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白天看景 晚上看戏”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举办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白天看景 晚上看戏”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举办

来源:光明网2024-09-04 12:56

  9月3日下午,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对艺术节参演剧目有关情况进行发布,安徽省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爱武对艺术节活动进行发布,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海燕主持发布会。

  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旨在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更好汇聚创新要素,集中展演展示近年来我国黄梅戏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白天看景 晚上看戏”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举办

  图为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演出+研讨”百花齐放,畅享文化盛宴

  全国黄梅戏优秀剧目展演是艺术节的核心板块,本届黄梅戏艺术节期间,来自6个省、市的黄梅戏院团将带来18部新创剧目、8部保留剧目进行集中展演。新创剧目中,有《皖山情》《郎对花姐对花》《张恨水》等,保留剧目中,既有名家领衔主演的《徽州女人》《红楼梦》等精品力作,也有青年演员主演的《西楼会》《女驸马》等青春版、传承版剧目,以及《墙头记》等复排优秀传统剧目。

  此外,本届艺术节还首次搭建黄梅戏小戏全国展演平台,遴选出《审舅舅》《春风吹绿茶园村》等21部反映乡村振兴、廉洁文化、民族精神的新创黄梅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为加强理论评论建设,发挥其对艺术创作的引导作用。本届黄梅戏艺术节,邀请国内戏曲专家组成观演评论小组,对参演的18部新创剧目进行“一剧一评”,并举办黄梅戏发展学术研讨会,深入研讨新时代黄梅戏传承发展路径。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全国黄梅戏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从全国遴选出30名创作人才集中培训。

“白天看景 晚上看戏”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举办

  图为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7类100场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艺术节按照“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活动定位,将举办7大类22项近100场主题活动。

  9月22日晚举行的艺术节开幕式,将邀请全国黄梅戏“梅花奖”获得者和其他剧种戏曲名家欢聚安庆,“回顾”历届艺术节精彩瞬间,“展望”黄梅戏发展未来。10月8日晚的艺术节闭幕式,将演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黄梅戏《六尺巷·宽》。

  此外,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将举行戏曲展演、戏曲交流、群众共享、普及推广以及文旅商贸融5类重点活动。推出“京黄故里”石牌戏会、黄梅戏曲本典藏工程发布会、长三角大湾区戏曲交流暨黄梅戏巡演、“唱响中国”黄梅戏大家唱、黄梅戏校园课间操展演、黄梅戏广场舞展演遴选、“云端有戏”黄梅戏短视频展、第四届“唱黄梅、兴安庆”圆桌会议等系列活动。

  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擦亮文旅品牌

  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坚持讴歌时代、传承创新、专业标准、惠民乐民、群众主体、节俭办节和融合发展。整个艺术节突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突出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节点,紧扣“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主基调。

  此外,以艺术节为契机,安庆市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做好“戏曲+”文章,推动“游客成戏迷、戏迷成游客”,持续培育“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大黄山、黄梅戏“两黄”融合发展样板区。

  发布会结束,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以“戏”为媒,深情推介“有戏安庆”,引用黄梅戏经典唱词为开篇,分别讲述文化安庆、山水安庆、人文安庆和宜游安庆的独特魅力,邀请大家来安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戏。(记者刘希尧)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挪威首相斯特勒

  • 民俗活动迎中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介绍,我国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2024-09-09 10:16
正是中国力量,让今天的中国铁路网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成为现代化中国壮阔征程上的绚丽篇章。
2024-09-09 10:14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培养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青少年在创新过程中的自信心。
2024-09-09 10:09
朱先生一生科研硕果累累,获奖20余项,发表论文210多篇,研究成果形成了五本专著。
2024-09-09 10:05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成为支撑科研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4-09-09 09:58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