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悬疑《雪迷宫》开篇有点“迷”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悬疑《雪迷宫》开篇有点“迷”

来源:北京日报2024-09-10 10:20

  记者 邱伟

  近一个月,名导演坐镇的悬疑网剧接连上新,曹保平监制的《边水往事》高口碑收官后,优酷白夜剧场趁热接档张艺谋监制的《雪迷宫》。两部作品主题都与缉毒相关,也都是著名电影导演首次监制网剧,但从播放数据和播后口碑看,这次张艺谋对《雪迷宫》的把控没有达到开局惊艳的效果,让刚刚“吃得太好”的观众一下子有了落差感。

  《雪迷宫》剧照。

  《雪迷宫》故事开始于1997年,在虚构的东北老工业城市哈岚市,一场凶杀案牵连出一个隐秘的大型贩毒组织。剧情以“黑吃黑”的杀人案作为起点,进而层层渗透到哈岚市新型毒品的传输脉络。警方成立以刑警队长郑北(黄景瑜饰)为首、来自不同岗位精英干警组成的禁毒专案组,对犯罪分子展开追踪。

  《雪迷宫》是张艺谋监制的首部网剧,导演是因高口碑悬疑剧《无证之罪》而被观众认可的吕行。黄景瑜、章宇等青年演员领衔,梁冠华、丁嘉丽、刘威等戏骨助阵,让《雪迷宫》在开播前备受关注。从目前播出的几集来看,该剧场景、摄影构图都有一些张艺谋的风格,全剧开篇房间杀人案强烈氛围感的营造,又让人联想起吕行《无证之罪》开篇案件的气氛。

  但故事开局后,《雪迷宫》没有收获一致好评,剧集在叙事节奏和人物塑造方面遭到不少观众吐槽。

  人物塑造方面,主演黄景瑜的表现,与其说是一个刑警队长,不如说是在警队体验生活的明星,无论是执行卧底任务还是在闹市埋伏抓捕,本就帅气高大的形象搭配墨镜、皮衣、长风衣,将本应藏在人群中的刑警角色,塑造成了人群中最亮的那颗星。

  叙事策略上,《雪迷宫》力求将刑警日常生活与刑侦缉毒的紧迫感合二为一,开篇阶段不是单以破案作为主要叙事动力推进故事,而是先按群像剧章法塑造专案组这个主角团。

  在当下现实题材各种类型作品中,打造主角团是较为流行的创作思路,以群像刻画,来反映特定时代、特定领域的概貌。比如最近高口碑收官的《九部的检察官》《前途无量》,故事开篇先建构主角团,凭借生动的人物形象、适当的戏剧冲突、饶有趣味的情节,让观众轻松进入剧情。

  而《雪迷宫》是悬疑题材剧,这类故事通常线性推进,以案件悬念和侦破过程层层剥笋实现引人入胜的效果。把这种强情节的故事放到群像人物散点式布局中,节奏很容易被打乱。《雪迷宫》就体现出类型叠加后的顾此失彼,作品在舒缓生活流和凌厉罪案风之间生硬跳切,两种风格难以融合。段落间过渡突兀,节奏忽快忽慢,削弱了惊心动魄氛围的连贯性。

  剧中五位年轻刑警组成的主角团,人物间的互动围绕办公室日常的插科打诨、南北方人的地域差异制造趣味和笑点,再加上专案组一文一武双男主之间的拉扯,这些与侦破主线游离的戏份占用大量篇幅,却不抓人,显得拖沓冗长。

  可以预见,《雪迷宫》铺展开的群像不会漫无目的,人物线会随着故事发展收束,但目前开篇给人的印象就是较为松垮、故事密度不高。同样讲述职场群像人物故事,《前途无量》开篇就在主角团的生活戏中,加入了年轻人“整顿职场”的戏剧冲突,并将之融入金融反腐主线,剧情由此产生吸引人的故事张力。

  好在开篇过后,《雪迷宫》的故事逐渐走上正轨,整体切入了探案主线,剧集播放数据也终于出现小幅跳涨。但和大量“东北悬疑”剧集相比,《雪迷宫》特色还不够亮眼。张艺谋首次出手网剧制作,赛道转换能否成功尚有些结局难料。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