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不求治愈 但予启迪

来源:海南日报2024-09-10 11:06

  ■ 曾庆江

  近日,热播电视剧《凡人歌》使得20世纪90年代李宗盛创作的歌曲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并产生强烈共鸣:“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凡人歌》聚焦生活于北京的三对夫妻、情侣,直面他们的职场和生活痛感,很能让大众产生共情。但是,琐碎的生活和残酷的职场,并不只是一地鸡毛,而是引导人们思考未来的指向在哪里。

不求治愈 但予启迪

  《凡人歌》剧照。

  谁在黑夜里哭泣

  《凡人歌》聚焦于小人物,属于典型的微观叙事,其中既有残酷的职场奋斗,也有琐碎的家居生活,很有生活质感。

  在剧集开篇,三对夫妻或者情侣各有安排:那伟和沈琳两口子住着大洋房,儿女双全,一个是公司高管,拿着高薪开着豪车,另一个是五年的全职家庭主妇,雍容华贵低调闲适,属于典型的成功家庭。沈磊和谢美蓝从大一就开始恋爱,最终修成正果,一个是名牌大学研究生在体制内工作,而且有令人羡慕的北京户口,另一个则在投资公司工作,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那隽和李晓悦是一对分分合合的恋人,一个是名牌本硕毕业拿着百万年薪的大厂程序员,一个则是二本毕业及时行乐而性格开朗的北漂女孩。但是,生活如此开始,却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结局。

  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发生改变。那伟和沈琳两口子作为北漂成功人士,前一刻还自得于“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后一刻则遭遇双双失业而再就业困难重重,陷入吃老本的窘境。表面上岁月静好的沈磊和谢美蓝夫妇在家里老人病重欠下巨额医疗费去世之后,生活也陡转直下,最终两口子只能以离婚而告终,沈磊更是在心理崩塌之后逃避到终南山隐居。百万年薪的大厂程序员那隽在高强度工作中患上惊恐症,但是为了保住工作而拼命掩饰,这和“没心没肺”及时行乐的女友李晓悦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价值冲突,最终两人只能是渐行渐远。

  人物命运的极速变化,让人不胜唏嘘。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只看到别人生活的表面,有谁听到他们在黑夜里哭泣?在光环的外表背后,有多少眼泪和酸楚?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其实我们并不孤单

  在《凡人歌》中,既有五味杂陈的生活感悟,又有挫折面前的负重前行;既有走投无路时的自我崩溃,也有面对压力时的自我调适,这些很能让当下的都市青年男女产生强烈的共情。其实,我们并不孤单。你以为艰难,其实别人可能比你更艰难,你以为一无所有,没想到别人更是一地鸡毛。在生活面前,谁是幸运儿,谁又是倒霉蛋?两者之间可能就是一夜之间,一念之间。谁又能逃脱命运的摆布,或者完全具有抗拒风险的能力?我们彼此其实都是一样的。

  那伟、沈琳两口子,初始羡煞了多少北漂族,但很短时间内,二胎嗷嗷待哺,房贷压力倍增,这种陡转直下的命运,像一双看不到的巨手,将人物直接推向最残酷的境地。在经历月嫂、小公司等多种回归职场的碰壁之后,沈琳最终选择摆摊卖卤货实现再就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那伟也积极奔波在创业的道路上。全家甚至从市中心搬到了偏远的郊区,以赚取房租差价。但是,这种陡转的命运,更让两口子领会到生活的本质,最终是相互扶持前行。表面上看,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下降了,但是却让彼此的心里不再孤单,而是更加温暖。

  沈磊、谢美蓝两口子岁月静好的生活在压力和诱惑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假如是我们,又将如此自处?是果断放弃推倒重来,还是身心崩溃选择逃避?或许我们并不认同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结局,但是这会让我们更能领会生活的本质。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面前,我们需要学会妥协学会调适,更需要体现相应的智慧。

  那隽和李晓悦之间之所以渐行渐远,固然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却也彰显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当我们对生活索取越多时,势必意味着我们的付出越多,甚至是身心的超负荷运转,究竟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真的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你为了得到安全感,源源不断地制造不安全感。其实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怖。”看了这句话,你那孤单的心,是否不再那么孤单?

不求治愈 但予启迪

  《凡人歌》中的职场精英形象。

  未来终究要负重前行

  《凡人歌》表明,所谓的完美夫妇、神仙眷侣或许只能存在童话之中,“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未来,我们终究要负重前行。《凡人歌》尽管直面现实的残酷,却不悲观。我们从剧中还是可以捕捉到未来的指向。

  在《凡人歌》中,最能够让大众感悟的还是那伟和沈琳两口子。那伟十几年兢兢业业,极度忠诚于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最终还是免不了失业。沈琳工作经验和能力都可圈可点,可还是不得不面对残酷的职场挑选,40岁的二孩妈妈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真的很难!但是,在压力面前,除了动动嘴什么也不会的那伟的工作室还是开张了,在沈琳眼中的卤货手艺原本只是满足家人们的大快朵颐,原来也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生活很残酷,也很现实,只要你认真打理,就一定不会无路可去。沈琳那两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堂兄弟,凭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却也能在北京拥有不错的生活。生活真的没有欺骗任何人,只要负重前行,终究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作为一部剧集,《凡人歌》实在是有些残酷,它把人们并不想正视的现实,毫不掩饰地摆在大众面前。但《凡人歌》又很温情,因为它向人们传达了一个很普通的理念,即命运始终应当掌握在自己手中。《凡人歌》并不寻求治愈,却能给人启迪:只要努力,生活就不会那么糟糕。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外方嘉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其他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2024-10-12 10:01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为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2024-10-12 10:00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2024-10-12 09:57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2024-10-12 09:56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为了通关甚至不惜晚睡熬夜。熬夜意味着睡眠时间大幅减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2024-10-12 09:55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咖啡因,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了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压等。
2024-10-11 10:36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相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2024-10-11 10:17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2024-10-11 10:16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技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2024-10-11 10:16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2024-10-11 10:14
10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4-10-11 10:12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2024-10-10 10:40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2024-10-10 10:39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2024-10-10 10:37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2024-10-10 10:33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2024-10-10 10:32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2024-10-09 04:20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09 04: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4-10-09 04:55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2024-10-09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