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脱口秀回归“新人”势头猛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脱口秀回归“新人”势头猛

来源:北京晚报2024-09-10 11:10

  记者 李夏至

  近期,由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别推出的《喜剧之王·单口季》和《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同期“对决”,伴随着“赛程”过半,脱口秀节目一直被诟病的人才危机似乎不复存在,新人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实力碾压“老人”的场面,曾经的脱口秀综艺格局也就此改变。

  ■竞争

  从一家独大到两家平台“对打”

  脱口秀综艺过去一直是以腾讯视频一家独大,以《脱口秀大会》为代表的脱口秀综艺,多年来塑造并培养了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脱口秀艺人,其中李雪琴、徐志胜、庞博等人更是走出了脱口秀的舒适区,广泛出现在各类综艺节目中。今年年初,庞博、杨笠、王建国等人陆续离开了当初的公司,《脱口秀大会》的幕后创作团队也同期加入爱奇艺成立了工作室,由此才诞生了此次爱奇艺的《喜剧之王·单口季》。

  看上去更有“传承“的腾讯视频推出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选择了从内容和阵容上出招。嘉宾阵容请回了张雨绮、大张伟和张绍刚,演员阵容则保留了呼兰、张博洋、徐志胜、何广智、小佳等脱口秀“老人”。节目将首期内容的特色定位于“重聚”,不少演员的表演内容也聚焦在脱口秀节目的回归上,打出了一手情怀牌。

  从赛制来看,《喜剧之王·单口季》延续了《脱口秀大会》的核心理念,增加了“魔王”挑战赛,更强调了新老对决的冲突感。与之相比,《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在赛制上的创新也大同小异,比赛将选手分为三个赛区,同时延续了车轮战和抢麦的赛制。

  有趣的是,首播节目中两档节目的赛点都出现在“魔王”被挑战成功的时刻,知名选手如小佳、哈瑞、继业都意外在首轮落选,而当强大实力的线下选手“杀到”线上,久未被撼动的老选手和“魔王”们也终于感受到了一些危机。

  两档节目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新人上桌”“老人惨败”的局面,《喜剧之王·单口季》中原先的“四大魔王”在首轮挑战赛中悉数落败,第二赛段甚至直接被拿掉了比赛资格,转而坐镇嘉宾席。能够“出圈”传播的脱口秀片段也大多来自新人,如东北慢性子史妍的“结婚恋爱故事”,在社交网络引起热烈反响。与之相比,过去屹立在脱口秀舞台上的脱口秀“老人”则显得普遍失去了斗志,包袱不响,抑或表达趋于保守而显得平庸。

  ■破局

  线下输送新人缓解发展困境

  自脱口秀节目在国内网络综艺市场诞生以来,过去一直围绕该类型的困惑便是人才的接替。以《脱口秀大会》为 例,该 节 目 最 早于2017年首播,延续至第五季时已被批评为“江郎才尽”。重复的演员阵容、难堪大任的新人,在最近几年已成为脱口秀综艺的瓶颈。历经一年的“停业整顿”,相对繁华的线下脱口秀市场反而为综艺节目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

  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原本久经沙场的各位“魔王”先后被打败,来自线下脱口秀市场实力雄厚的新人“来势汹汹”。这一季节目强化了地方脱口秀厂牌(注:即演出团体)的概念,将脱口秀节目的选人标准扩大到全国范围,比如一直为脱口秀节目输送优秀选手的单立人喜剧,就带来了已经通过喜剧类节目走红的“刘旸教主”,而小鹿、黑灯、鑫仔等已在线下积累了足够人气和能力的实力派选手,成了这届脱口秀节目“老人”们最直接的威胁。与此同时,来自猫头鹰、喜番、来疯等各种线下单口喜剧的宝藏级演员,借助综艺节目从线下来到线上,已播出的节目中,付航的“passion脱口秀”、哈哈曹讲述的“哈圈”那些事儿,都已成为今年脱口秀节目的高光时刻。

  两档节目同时强调线下厂牌,背后也隐藏着综艺节目未来将打通线上线下联动的可能。其中,《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就已经和不同城市的俱乐部联合开展线下点映活动,打通线上线下的营业空间。《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项目监制白洪羽表示:“脱口秀从小众赛道到爆款节目,再到现在成为有一定代表性的青年流行文化,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在他看来,资深的行业从业者一定都会为今天的“对打”感到高兴,“随着流行文化的推广,如果一个赛道能逐渐被观众认可,并有许多后来者入局,反而佐证了我们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大家都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