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回归都市剧本质:忠于生活的辩证认知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回归都市剧本质:忠于生活的辩证认知

来源:文汇报2024-09-12 09:08

  记者 王彦

  电视剧《凡人歌》播出10多天,收视热度持续上升、领跑多个榜单,包括数次夺得中国视听大数据(CVB)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第一,酷云实时峰值收视率最高2.2536%。故事里,镜头对准三对男女及其周遭人的家庭、工作,拍生活的柴米油盐、职场的披荆斩棘、情感的百转千回。

  以类型看,都市剧常有,聚焦中年人或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剧也不少;倘以话题论,婚恋抉择、家庭消费观抑或职场人际关系等,常能从私域泛化为公共话题。可网络交互时代,面对人人都有发言权的当代都市生活,剧集的延伸讨论是柄双刃剑,怎样直击痛点、难点但又不冒犯大众,成了创作者解析人心、解构生活乃至社会议题的秘钥。事实上,那些生活里左右为难的人就是这部作品的忠实观众,而它在剧情过半后依然守住口碑,无非是回归了都市剧创作的本质——忠于生活的辩证认知。

  编剧纪静蓉坦露创作初衷:“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各种困难,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在尽力用自己微小的能力,慌慌张张、跌跌撞撞前行,为家人、为自己咬紧牙关去克服这些困难。在这个意义上,每个平凡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创作者想用一部剧记录下自己在时代图景中的真实心境。

  “凡人歌”的“凡”,是凡夫俗子尘世人间

  李宗盛的《凡人歌》在那伟和沈琳双双失业那晚的街头排档上响起,那伟举杯高歌,沈琳笑着举起手机拍摄,一转头已是泪流满面……那些在凡尘里打滚、留下切己经验的词,字字扎心。

  电视剧《凡人歌》亦如此,剧中的“凡”,不以家庭资产多少为度量衡,也不以地域、文化教育背景等为参考标准,而是接了今天的“地气”,那伟、那隽、沈琳、沈磊、谢美蓝、李晓悦,这主角六人组,一个个都是凡夫俗子身在尘世人间。

  那伟是很多人眼中的好男人。对家庭,他是一家四口的唯一经济来源,把妻儿捧在手心、扛在肩上;在职场,他忠心耿耿、业务过硬,为人处世能屈能伸。但他在天降八十万债务准备用家里的存款还时和不知真相的妻子大吵并怒言“钱都是我挣回来的”,他当时对夫妻共有财产的认知、对全职妻子缔造价值的忽视,落在了时代情绪的背面。而妻子沈琳,有过被赞“人间清醒”的消费观,也在暌违数年后重返职场,透着被光速运行的时间抛开的某种钝感。

  那家弟弟那隽,通常意义的“天之骄子”,北大本科、清华硕士,而今年入百万,在程序员的岗位上也是“卷王”一名。年轻有为又专情,用世俗眼光看,妥妥的婚恋市场热门人选。但女友李晓悦与他分分合合,归根结底是两人的价值观取向出现了分歧。那隽将人生过成精准的钟表,每一步都得按计划走,可一番振振有词的人生规划过后,观众与过得随性自在的李晓悦一起生出了压迫感。

  被观众发过“好人卡”的角色各有各的瑕疵,早早就烈火烹油冲突升级的小夫妻,则随着剧情推进在细节中召唤出了两人断崖式离婚的有迹可循。沈磊与谢美蓝从稳固到分崩离析,长辈的绝症、遥遥无期的买房计划、夫妻间不对等的收入等,层层裂痕似都与财富挂钩,但生离死别之痛、追求更理想生活之盼、两性关系里无效沟通之累,更让人共情。

  “凡人歌”的“歌”,是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凡人歌》改编自纪静蓉的小说《我不是废柴》,由作者本人执笔,她是编剧新人,但胜在书写细腻。剧本到了素以“细节控”著称的正午阳光团队手中,简川訸执导,殷桃、王骁等实力演员汇聚。编导演共塑了逻辑自洽的角色,而真正让人代入其中、为之共鸣的,不是平行世界的主角们拼社交、卷学区、斗“小三”等空中楼阁的烦恼,归根结底,它站在观众的这一侧,一起解构家家户户难念的经。

  就像凡人没有非黑即白的设定,世间事也绝非只有扎心和凌厉一个基调。那伟与沈琳最难之时,她认出青蛙人偶里的他、隔着人群相望那刻,伴侣间的温情体谅、相守扶持,无声胜有声。暖心的情感力量催动了观众泪水,更让人相信,人间有情终能翻越千层浪。那隽找回李晓悦之时,长年紧绷的身体发出预警,与其说是“996”让人心有戚戚,不如看成角色在自我审视、自我调整后,等待重新出发、寻求幸福的内心修行。

  纪静蓉说,这些人物选择中寄托着她的思考:“不论何时,‘何为人的价值’的终极讨论都有意义,这一思考也永不过时。”在她看来,人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基于此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平静喜乐的生活,而不该陷在扁平单一的价值观里。不然,不仅让自己焦虑万分,也会助推社会氛围浮躁功利。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曾提到,近年来都市剧的创作发生了多重变迁:“从乐见高大上的生活到更多关注烟火人间,从青年人的甜蜜爱恋过渡到压力与温情并行的中年人内心,从人人都爱她/他的团宠式主角到推崇人性复杂的真实人格,从‘性格即命运’的个体叙事扩展到‘每一个过往都在塑造当下’的社会成因或时代症候。”《凡人歌》恰恰折射了这些转变,它能卷起共鸣,就是忠诚于对生活的辩证认知。扎心又暖心的背后,是它读懂了当代都市生活在物质和精神层面施与凡人的动力与压力、给予与剥夺、希望与沉沦、机会与陷阱;也写出了人在坚持和放弃之间选择着、挣扎着、转变着的自我寻找,并且这种寻找,可能直到作品结束时依然未完待续。

  每天的太阳依然升起。无论如何,《凡人歌》的“歌”或许也是阅尽千帆的那句歌词: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外方嘉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其他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2024-10-12 10:01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为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2024-10-12 10:00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2024-10-12 09:57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2024-10-12 09:56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为了通关甚至不惜晚睡熬夜。熬夜意味着睡眠时间大幅减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2024-10-12 09:55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咖啡因,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了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压等。
2024-10-11 10:36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相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2024-10-11 10:17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2024-10-11 10:16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技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2024-10-11 10:16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2024-10-11 10:14
10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4-10-11 10:12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2024-10-10 10:40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2024-10-10 10:39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2024-10-10 10:37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2024-10-10 10:33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2024-10-10 10:32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2024-10-09 04:20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09 04: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4-10-09 04:55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2024-10-09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