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新闻里的“燃灯校长”更鲜活可敬了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新闻里的“燃灯校长”更鲜活可敬了

来源:文汇报2024-09-14 15:20

  大山里的夜,刚从医院挂水归来的张桂梅尚未进校门,耳畔朗朗读书声、眼前的点点烛光,轻轻扫去心头阴霾。转瞬,教学楼重亮灯光,与星光一道映照出老师的笑。那一刻,人民教师的大爱、山区教育的进行时、一趟众志成城的跋涉涓滴汇流,抵达了人心。

  第40个教师节当晚,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在CCTV-1黄金档和腾讯视频开播了,它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原型进行创作,讲述其坚定创办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呕心沥血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人生的故事。

  张桂梅为什么执意要办一所女子高中?在茫茫滇西的深度贫困地区建一所完全免费的新学校有多难?女孩们走进校园、走出大山,又为什么始终有人回到这里,把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续写下去?随着电视剧的镜头探入生活肌理、时间纵深,答案就在其中。借用网友的评价,人们从新闻报道里认识的“燃灯校长”更鲜活、更可爱、更可敬了。

  平地“起楼”,凸显教育之于山区的深层意义

  剧中有一幕在社交平台上大量传播。“我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来读书,这是我的梦想。”张桂梅向记者阐述梦想:“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让自己不再成为依附他人的藤蔓,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山花烂漫时》从2007年讲起,那一年,张桂梅的女高梦第一次被大山外的世界知晓。华坪女高的“前传”里,资金、舆论、师资、生源,到处是难关。比如生源,剧集开篇就是张桂梅翻山越岭阻拦学生过早嫁人,谷雨是她带过的优秀初中生之一,可贫困的家境、酗酒的父亲、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女孩决定为了三万元彩礼辍学。而在张桂梅的工作手册里,相似境遇的女生名字记满了一页又一页。

  比如交通,若非画面震撼,许多人恐怕很难想象,女孩们从大山深处走进华坪女高的那天,雨有多急、路有多泥泞;人们也很难预见,山路又一弯,“车队”出现在视线内,自行车、拖拉机、马车、牛车、驴车,老师和乡亲带上女孩们,出深山、穿索道、蹚激流……山区女孩的上学路有多艰难,电视剧在此刻具象化了。而后剧情中的两校共用食堂、厕所,女高学生基础差、师资短缺、财政告急,凡此种种,都是山区教育、欠发达地区教育面对的资源不公平现象的注脚。

  《山花烂漫时》选择把人尽皆知的热血女高故事细说从头,正是回应着现实的深层思考——教育之于山区的意义是什么?欠发达地区教育面临的真正挑战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变欠发达地区教育的面貌?就像剧中主人公的台词:“看似是读书,其实牵连到乡村生态的方方面面。”

  扎进泥土,还原教育家的一片丹心

  大众认知里的张桂梅校长,用不屈的信念撑起大山里的女校,用无私的大爱托起山村女孩的未来。不过,演员宋佳回忆拜访张桂梅的情形,迄今记得“了不起”背后的另一面:“全国人民都爱她、敬她,她的精神、信仰感动了无数人。但见到她本人时又有种强烈的感觉,她不只有苦难、严肃、伟大,我觉得她更是一个很乐观、积极、阳光的人。”宋佳提及拜访时的小插曲,“我俩一起去洗手间,结果走错地儿了,我发现张老师一直在捂嘴笑”,纯粹的人身上总有特别的孩子气,演员把捂嘴笑的细节放在了表演中。

  那是非亲眼所见、面对面感受气场,所无法生造的模样。事实上,主创团队一早就达成共识,要秉持“人物有依据、创作有底气、戏剧有升华”的理念,以真实为创作起点。2020年起,创作者历3年考察调研,扎进大山,重走张桂梅老师的家访路,在女孩们、乡亲们、张桂梅“战友们”的述说里找寻关于讲好张桂梅故事的片片拼图——她是孩子们信任、依赖的“张妈妈”,但她也是严师。于是剧中的女高日常,既看得到张桂梅为孩子们躬身亲为料理生活起居、操心身心健康的细腻温情,也有升旗仪式上她要求学生们高声读校训、高声唱国歌的振奋燃情。

  张桂梅身上凝结着为教育不求回报的伟大与宽厚,那是大众熟悉的“燃灯校长”的A面。而扎进泥土的创作还挖掘出时代楷模背面的普通人张桂梅:一个自带东北基因幽默感的人、一个有韧性亦有智慧的人、一个烟火气与性格魅力并存的人。所以在剧中,人们看到她风风火火四处奔走,为了办女高、找老师、招学生,与方方面面“斗智斗勇”。可亲可爱的B面既调剂了故事的情绪节奏,也让楷模的刻画平添常人的体温,令剧中还原的教育家丹心一片更可信可敬。

  群像叙事,勾勒基层人民教师的薪火传承

  《山花烂漫时》饱含使命感地塑造了张桂梅校长,但剧作不只讲张桂梅,而是再现了大山里一幅有血有肉的人物图谱,有乡情民风,也有基层人民教师、基层党员干部的多维群像。

  如华坪女高的第一批女教师们,都为张桂梅的教育情怀所感召。任教语文的魏庭云,为张桂梅的事迹深深打动,她没被艰苦条件吓退,没被中途退场的同行人影响,她决心和张老师一起干到老,共同为女孩托起人生的希望。又如姚小山、陈四海两位女高的男性教师,女高最困难时,他们亦不离不弃,走近张桂梅、理解张桂梅、致敬张桂梅,直到与张桂梅校长并肩,为女高的教育事业奉献自我。爱、责任、奉献、坚守……在这群基层教师的身上,为人师表的品质有了最直观的显现。

  而作为华坪女高的第一批学生,女孩们也在校园生活的历练中不断成长。坚韧善良的女高“001号”学生谷雨、严于律己的蔡桂芝、天真可爱的柳细莺、性情豪爽的宁华等,她们从怯弱到自信、从犹豫到笃定,一条条热血励志的故事线也将把顽强刻苦、自强自立的精神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剧中,张桂梅曾在深夜登上女高教学楼顶,她冲着星空里的大山唱《红梅赞》。如果说,“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是属于华坪女高的“前史”,那么当张桂梅燃尽自己也要照亮他人的生命能量在华坪女高薪火相传,“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终会是华坪女高乃至山区教育的现在及未来。记者王彦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互的乌镇漫步:一场古镇与数字的对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