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都市生活剧如何重塑“罗子君们”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都市生活剧如何重塑“罗子君们”

来源:文汇报2024-09-26 08:40

  作者:艾志杰

  自大女主题材风靡以来,相关题材的都市生活剧频繁采用一种模式化叙事,即刻画女性经历婚姻波折后,如何涅槃重生,重返职场,此类情节在《我的前半生》《我们的婚姻》《妻子的新世界》等作品中屡见不鲜。而《凡人歌》虽未能完全跳脱出中年危机、职场潜规则等常见情节,但该剧尝试摆脱家庭主妇受背叛后逆袭的传统模式,转而致力于探索家庭纽带的深层力量以及平凡生活的非凡意义,为此类题材都市生活剧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规避“婚变”话题,寻求家的力量

  在都市生活剧中,家庭主妇的形象往往被置于一个充满张力的戏剧性框架内。其中,遭遇家庭背叛,尤其是丈夫的出轨,似乎成为了这些女性角色觉醒与成长的必经之路。这种情节设置固然增强了故事的冲突性和可看性,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家庭主妇形象,让她们的故事似乎总是围绕着“被背叛—觉醒—复仇或成长”这一固定模式展开。《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马伊琍饰),《好事成双》中的林双(张小斐饰)、《无所畏惧》中的罗英子(热依扎饰),以及热播短剧《引她入室》,均是这一叙事模式下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种人物塑造的方式,实质上是对女性自我价值的一种片面解读。它将女性的成长与觉醒,简单地归结为对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从而忽略了女性内在的动力和追求。家庭主妇的角色似乎唯有在经历如背叛般的重大变故后,方能如梦初醒,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并踏上寻找自我的旅程。这种设定,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女性的主体性。

  相较而言,《凡人歌》中的沈琳(殷桃饰)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她并未遭遇家庭的背叛或解体,而是源自于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生活深邃的洞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重返职场的征途。这充分说明,女性的“自我追寻”之路,并非必然建立在家庭破碎的基础之上。相反,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同样能够为女性提供成长的空间和动力,让她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因此,都市生活剧的独特吸引力,在于其重新构建一种稳定且和谐的家庭关系典范。《凡人歌》中的沈琳,以其稳定的情绪和强大的内心,与丈夫那伟(王骁饰)携手共创了一个充满理解、尊重与扶持的家庭环境,这不仅为她在职场上的奋斗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也为观众呈现了一种令人向往的家庭模式。这种家庭关系,摒弃了以往剧集中常见的权力斗争与情感纠葛,转而以相互间的深情关爱与坚定信任为基础,深刻展现了都市生活剧中家庭关系的积极面向与深远意义。显然,女性的自我成长,未必一定要伴以家室之离散、情感之波折;相反,在一个稳定且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女性更能觅得其所,实现自身价值。

  关闭“爽感”模式,回归人的平凡

  在众多都市生活剧中,家庭主妇的职场故事往往落入一种“升级打怪”的故事范式之中。按照这一模式,家庭主妇们在遭遇婚姻危机或生活挑战后,往往能够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主角光环的加持或是他人的鼎力相助,迅速完成自我救赎与成长,最终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

  以《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为例,她原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家庭主妇,在遭遇丈夫背叛后,迅速调整心态,重返职场。在闺蜜唐晶(袁泉饰)及其男友贺涵(靳东饰)的帮助下,罗子君不仅在职场上逐渐站稳脚跟,还收获了新的爱情,实现了人生的全面升级。这种叙事模式,虽然满足了观众对于“逆袭”故事的期待,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相比之下,《凡人歌》中的沈琳,则以更为质朴、生活化的笔触,勾勒出了家庭主妇的另一番面貌。她不具备罗子君式的主角光环,亦未曾轻易跨越生活的重重难关。对她而言,重返职场的路途,是一连串挫败与挑战的累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到后勤服务的尝试,再到涉足月嫂行业,沈琳的每一次尝试都以“碰壁”告终。

  显然,“罗子君们”的故事轨迹正经历着一场从高歌猛进到急转直下的微妙转变。在两部剧中,都巧妙地设置了女主角在服务行业偶遇旧识的情节。罗子君在高档鞋店邂逅老同学米雪儿,面对对方的嘲笑,她凭借出色的口才成功开单;而沈琳在初尝月嫂工作时,意外发现雇主竟是她曾解雇的员工白寒宁(马苏饰),这份工作最后也因男雇主的性骚扰而告终。正是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失败,铸就了沈琳对生活深度的理解与感知,激发了她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她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微小却坚实的生存之道——经营卤货生意。这一选择,虽不显赫,却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与不屈的精神,是对平凡人生价值的深刻诠释。

  通过对比罗子君与沈琳不难发现,《凡人歌》在讲述主妇故事时,选择了突破“爽感”模式,回归人的平凡与真实。剧集不再追求那种逆境崛起、完美逆袭的理想化叙事,而是更加侧重展现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挫败与下沉。这种叙事选择,不仅塑造了更加真实、立体的家庭主妇形象,也引发了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共鸣。

  不过,沈琳重返职场的道路因过多巧合而略显生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她得以进入人力资源公司,全因面试官胡海莉恰好是她昔日的下属,这一转折虽开启了她的职场新篇章,却略显突兀,缺乏足够的铺垫。同样,她踏入月嫂行业也是源于与前保姆的偶遇,这些巧合虽然增强了剧情的戏剧性,但频繁使用却使得沈琳的成长轨迹显得不够自然流畅,仿佛她的每一步都被精心策划。

  顺着“主妇”轨迹,辐射生活的多面性

  在《凡人歌》里,通过追踪沈琳这位“主妇”角色的生活轨迹,我们得以窥见都市生活繁复而深邃的多面性。而那些围绕“罗子君们”所展开的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实则宛如一面面棱镜,折射出人生选择的无限多样性与可能性。

  谢美兰(陈昊宇饰)对精致生活的狂热追求,超越了单纯对物质世界的无尽探寻,而深深植根于她内心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渴望之中。她的每一步攀爬,都紧密贴合着都市丛林的生存法则,让人不禁思考:在都市的喧嚣中,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又为何而追求?

  沈磊(秦俊杰饰)的选择,则是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一种反叛与逃离。他毅然决定归隐山林,投身于乡村支教事业,这是自我心灵的救赎,也是对都市快节奏、高压力生活的深刻省思。在婚姻中,他从曾经的执着转变为最终的放下,展示了人生中并非只有不断攀登才是唯一出路,适时地放下与释怀,同样蕴含着智慧与勇气。

  那隽(张哲 华 饰),这个永远都在“卷”的城市打工人,即便身患惊恐症,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这无疑是对都市高压环境下生存状态的一种极致描绘。他最终连女朋友都被“卷”没了,这一戏剧性的结局,让观众对都市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产生深刻的质疑。

  《我的前半生》与《凡人歌》,两部剧集虽叙事风格迥异,却共同触及了都市生活的核心。前者带领我们领略了精英阶层的耀眼光芒及其背后的艰巨挑战,而后者则为我们铺展开了一幅更为质朴、真实的都市生活长卷。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与选择,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些选择背后所隐藏的无奈与抉择。

  都市生活剧的魅力,并不在于对都市生活的简单描绘,而在于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挖掘。它让我们看到,都市生活并非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更有其复杂、深邃、甚至残酷的一面。一部优质的都市生活剧,应该能够触及人心,引发观众对当代社会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这样的剧集,才能真正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成为映照生活、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后、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