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年短剧“风口”需良性引导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老年短剧“风口”需良性引导

来源:北京晚报2024-10-22 08:44

  记者 邱伟

  近来,老年霸总剧在微短剧领域异军突起,很多爆款作品的关键词都是“闪婚”“豪门”“50岁”“保姆”,在俘获大批中老年粉丝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议。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有关专家和法律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促使其规范化、精品化,实现良性发展。

  ●专家解析

  引发争议的根源在于格调不高

  有数据统计,今年9月的微短剧热力榜前十名中,老年微短剧占据三席,其中《闪婚老伴是豪门》是目前老年微短剧赛道的现象级作品,有5亿多的播放量。争议也在网上随之而起。反对者认为,老年人沉迷霸总甜宠故事,令人不适。而支持者认为,偶像剧里年轻人可以爱得死去活来,难道老年人就不配有“玛丽苏”幻想?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注意到舆论的众说纷纭,“大家莫衷一是也很正常,因为中老年甜宠剧是有一定幻想性的短剧。中老年群体对情感的想象一直被边缘化,原本就处于社会的所谓灰色地带,现在这些需求从灰色地带‘走’出来了,会有很多人感到不习惯。”

  从“假靳东”风波,到短视频博主“秀才”“一笑倾城”走红,再到老年微短剧成为爆款,近年来关于老年人的网络热点不时引发舆论热议。张颐武分析,这个观看群体以50后、60后和部分70后为主,他们与当下年轻人成长的时代环境不一样,年轻时错过了很多,“实际上就是一些愿望、一些想象、一些浪漫的想法没有得到感性的满足,心理需求在年轻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原本社会对中老年人这些需求不太重视,现在长期被忽视的需求终于被发现、被看到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他的观察中,中老年人的这些需求首先在直播和短视频的平台上被放大,现在又转移到了微短剧赛道,成为一种新的创作趋势。

  在张颐武看来,观众看“霸道总裁爱上我”不会真到生活中去找“霸道总裁”,针对老年人制作霸总微短剧算不上“围猎”,更称不上“诈骗”,只是说面对庞大的市场,制作方精准挖掘了老年人短剧消费的潜在需求。不过,在价值取向上缺乏向上引导,是这类短剧诞生之初在创作上的一个遗憾。他指出,老年微短剧引发争议,根源就在于没有达到很高的格调,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期待在这个新赛道中,能够出现既满足中老年人情感需求、又能让人向上提升的精品佳作。”

  ●律师建议

  探索“适老化”微短剧消费模式

  老年微短剧火爆,随之而来的还有老年人沉迷问题,有老人看剧上瘾,不知不觉花费近万元。如何让微短剧服务于老年群体,又不至于让老年人感觉“被坑”?

  当下,微短剧已进入备案时代。今年6月1日起,微短剧采取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不得上网传播。记者浏览各平台发现,目前上线的微短剧都标注了“播出平台简称+网微剧备字”的微短剧备案号。打开付费页面,一些平台还标注了“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应在监护人监护、指导、同意下进行付费充值、付费观看等相关操作”的警示提醒。不过让人难以一目了然的是,几乎所有付费页面都把付费金额转换成了“K币”“珍珠币”等虚拟币,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选购微短剧的具体花销,还有平台自动勾选“开通自动连播”选项。种种对老年人不“友好”的页面设计,可能会形成付费陷阱。

  北京广衡律师事务所主任赵三平表示,微短剧剧情简单、容易理解,故事跌宕起伏、紧抓人心,会让一些中老年观众欲罢不能。市面上的短剧往往是前期免费试看、后期收费的形式,这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模式。但关键在于,老年人往往对网络付费操作一知半解,尤其是烦琐复杂的付费模式,可能会让老人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产生高额费用。

  赵三平认为,我国正在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移动互联时代的法律法规。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去年11月广电总局还提出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从制度层面对微短剧作出规范,帮助微短剧行业良性发展。

  赵三平建议,平台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老年版APP,让消费条款和退费渠道更加便捷透明,或者设立监管账户对老年人观看短剧的支付流程进行管理,还可为老年人设置亲情账户,让家人清晰知悉老人的花销用处。同时,进一步发展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组织老年人学习基础网络知识,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法律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强化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