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马蹄寺石窟:千年古刹奏响石窟艺术中的多元文化交响曲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马蹄寺石窟:千年古刹奏响石窟艺术中的多元文化交响曲

来源:光明网2024-10-23 13:07

  光明网讯(记者 郝梦晗)在甘肃张掖,除了闻名遐迩的丹霞地貌,位于祁连雪山脚下的马蹄寺石窟群同样引人入胜。10月18日,“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第四站探访了这座将栈道镶嵌在山体之内的石窟,在肃南感受裕固族的民俗风情。

  马蹄寺石窟,坐落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境内,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据马蹄寺旅游景区讲解员赵建蓉介绍,马蹄寺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一处栈道修筑于山体之内的石窟,与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并称为河西佛教圣地三大艺术宝窟。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马蹄寺石窟:千年古刹奏响石窟艺术中的多元文化交响曲

马蹄寺石窟(光明网记者 郝梦晗 摄)

  肃南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贾伟明介绍,肃南县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部,处在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核心地带。在肃南,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河流瀑布、湿地湖泊、丹霞彩丘、大漠戈壁梯次分布,汇集了除海洋和热带雨林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宛若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马蹄寺石窟:千年古刹奏响石窟艺术中的多元文化交响曲

祁连风光(光明网记者 郝梦晗 摄)

  马蹄寺石窟群由千佛洞、马蹄南寺、马蹄北寺等多个单元组成,共有37个尚存文物遗迹的洞窟,窟内保存着从北凉到明代的珍贵塑像500余身,壁画1200多平方米。

  “马蹄寺石窟群所在地山岩多系红砂岩,石质结构粗糙,易风化,各窟造像主要为泥塑。”赵建蓉详细介绍了石窟的构成,“在马蹄寺石窟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三十三天石窟’。这个从北朝开始开凿,历时几百年的石窟群,开凿在普光寺的红砂岩壁上,距地表43米,共7层21窟,这个历经几百年开凿的石窟群,将栈道修建在岩体内部,形状如同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百米多高的绝壁悬崖之上,游客需穿越仅能容一下一个成年人的陡峭狭窄栈道,方能领略到窟内精美绝伦的佛像。”

  值得一提的是,马蹄寺所在的肃南县是甘肃独有少数民族——裕固族的聚居地。裕固族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以畜牧业为主,同时也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农业活动,他们擅长养殖羊、牛、马等家畜。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裕固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包括丰富的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和手工艺等文化遗产。裕固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民歌具有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的鲜明特色,在保留了诸多民族民歌特点的同时与现代匈牙利民歌有许多相似之处,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更是蒙古族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对于挖掘和保护传承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基础性作用。2006年裕固族民歌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裕固族的服饰文化也绚丽多姿,具有浓郁的古代北方草原马背民族的服饰文化特征,其特色因各部落生产生活习俗不同而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东部服饰和西部服饰两大类,且均有“衣领高、帽红缨”的特征。2008年,裕固族服饰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马蹄寺石窟:千年古刹奏响石窟艺术中的多元文化交响曲

裕固族人民吟唱民族歌曲 (光明网记者 郝梦晗 摄)

  马蹄寺景区管委会主任佘占林表示,马蹄寺景区的核心资源有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雄浑壮丽的祁连风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他强调,马蹄寺石窟群作为景区的核心资源,需要在保护中开发,在保护中利用。石窟群的所有参观点,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聘请专家进行论证,精确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

  未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入口将设在马蹄寺石窟片区,让游客在石窟文化的引领下走进祁连山,也将通过建立模拟石窟、数字石窟AI展示等方式,向全社会展示文化艺术瑰宝。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老铁路上的跨国文化联欢演出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