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曾于里
电影是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形式,但导演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一部电影遭遇市场冷遇、票房失利、口碑惨淡时,导演也是第一责任人。不同导演面对这一局面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导演坦然接受,反思不足;有些导演难以接受现实,对批评产生过激反应。
近来,个别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的新作口碑与票房皆遇冷,他们在社交媒体作出的反应令人意外。有的直接与网友对峙,强调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认为观众和影评人未能领悟作品的深层含义,不懂艺术;有的控诉差评是有人恶意操纵的结果,是对自己作品的不公平对待;有的选择采取法律手段,控告给出差评的网友是恶意攻击……从舆论的反应看,公众并未因导演的辩驳而理解导演、接纳作品,而是认为电影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艺术形式,其成功与否本离不开观众的评判。
有时,导演面对差评的过激反应不免让人困惑:导演为何就看不出自己作品的问题?
这首先与导演陷入“信息茧房”有关。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导演身边围绕着一群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员,如制片人、监制、演员、摄影等。同为创作团队的一员,他们身在其中,有时很难跳出来看到问题,甚至为了维护团队的和谐,他们往往乐于对导演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这样一来,导演就很难听到真实的声音,无法准确判断作品的质量。
有的创作团队会给导演提出意见,但导演并不采纳。这些导演在以往的作品中取得了成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誉。这种成功让导演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创作方式和方法就是唯一正确的。于是,一些导演自命不凡、固执己见,无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会限制作品的多元性和创新性,甚至使作品脱离观众的实际需求和审美趋势,最终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接受度。
此外,电影创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导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创作过程中,导演往往会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与角色和故事产生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长时间的停留和投入,有时会让导演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一种“情感依赖”,难以客观地评价它。
对于自己的心血之作未能获得观众广泛接纳,创作者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实属人之常情,但面对差评,仍应采取理性与开放的态度。首先,坦然接受失利这一现实。这意味着承认作品可能存在不足和缺陷,而不是试图逃避或寻找借口。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创作过程,无论前期准备多么充分,最终成品都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而是影视行业中的常态。
正视问题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过客观分析影片为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剧本、表演还是制作层面的问题,都能帮助创作者识别出具体的改进空间。这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对于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以及未来项目的成功率都至关重要。就像导演李安说的,“我个人从失败经验中学到的比成功多得多,没有人喜欢失败出丑,但真的学习到更多往前进步的知识和体会,对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过剩的导演,作品的失利其实是一种重要的提醒:在未来的创作过程中,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积极接纳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与建议。这包括但不限于创作团队、同行、影评人以及普通观众的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影体验和审美偏好,这些多元化的反馈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与观众心理。
当然,有些导演会说我要保持我的创作个性,而不是迎合观众。这种坚持自我的态度,体现了他们对于个人风格和理念的执着,有时这也确实是推动电影艺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导演选择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冒险——探索未知领域、挑战传统观念,并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呈现故事。
只是,这样的冒险也意味着必须做好不被所有观众接受的心理准备。毕竟,任何创新尝试都伴随着风险。而只要创作者能够坦然面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反馈甚至负面评价,他们的冒险与探索就值得尊重。但不能既要坚持个人风格与创作理念,又强求所有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其魅力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多样的情感与思考,而导演作为这一艺术形式的引领者,更应具备宽广的胸怀与深远的视野。面对差评,不应将其视为对个人能力的贬低,而应看作自己与观众、与市场对话的一个桥梁。通过积极的反馈循环,不断调整自我,既保持个人表达,又不失对观众需求的敏感洞察,这样的创作者方能在电影创作的征途中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