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差评中看到“桥梁”的意义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差评中看到“桥梁”的意义

来源:解放日报2024-10-28 10:26

  ■曾于里

  电影是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形式,但导演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一部电影遭遇市场冷遇、票房失利、口碑惨淡时,导演也是第一责任人。不同导演面对这一局面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导演坦然接受,反思不足;有些导演难以接受现实,对批评产生过激反应。

  近来,个别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的新作口碑与票房皆遇冷,他们在社交媒体作出的反应令人意外。有的直接与网友对峙,强调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认为观众和影评人未能领悟作品的深层含义,不懂艺术;有的控诉差评是有人恶意操纵的结果,是对自己作品的不公平对待;有的选择采取法律手段,控告给出差评的网友是恶意攻击……从舆论的反应看,公众并未因导演的辩驳而理解导演、接纳作品,而是认为电影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艺术形式,其成功与否本离不开观众的评判。

  有时,导演面对差评的过激反应不免让人困惑:导演为何就看不出自己作品的问题?

  这首先与导演陷入“信息茧房”有关。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导演身边围绕着一群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员,如制片人、监制、演员、摄影等。同为创作团队的一员,他们身在其中,有时很难跳出来看到问题,甚至为了维护团队的和谐,他们往往乐于对导演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这样一来,导演就很难听到真实的声音,无法准确判断作品的质量。

  有的创作团队会给导演提出意见,但导演并不采纳。这些导演在以往的作品中取得了成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誉。这种成功让导演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创作方式和方法就是唯一正确的。于是,一些导演自命不凡、固执己见,无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会限制作品的多元性和创新性,甚至使作品脱离观众的实际需求和审美趋势,最终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接受度。

  此外,电影创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导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创作过程中,导演往往会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与角色和故事产生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长时间的停留和投入,有时会让导演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一种“情感依赖”,难以客观地评价它。

  对于自己的心血之作未能获得观众广泛接纳,创作者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实属人之常情,但面对差评,仍应采取理性与开放的态度。首先,坦然接受失利这一现实。这意味着承认作品可能存在不足和缺陷,而不是试图逃避或寻找借口。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创作过程,无论前期准备多么充分,最终成品都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而是影视行业中的常态。

  正视问题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过客观分析影片为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剧本、表演还是制作层面的问题,都能帮助创作者识别出具体的改进空间。这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对于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以及未来项目的成功率都至关重要。就像导演李安说的,“我个人从失败经验中学到的比成功多得多,没有人喜欢失败出丑,但真的学习到更多往前进步的知识和体会,对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过剩的导演,作品的失利其实是一种重要的提醒:在未来的创作过程中,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积极接纳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与建议。这包括但不限于创作团队、同行、影评人以及普通观众的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影体验和审美偏好,这些多元化的反馈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与观众心理。

  当然,有些导演会说我要保持我的创作个性,而不是迎合观众。这种坚持自我的态度,体现了他们对于个人风格和理念的执着,有时这也确实是推动电影艺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导演选择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冒险——探索未知领域、挑战传统观念,并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呈现故事。

  只是,这样的冒险也意味着必须做好不被所有观众接受的心理准备。毕竟,任何创新尝试都伴随着风险。而只要创作者能够坦然面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反馈甚至负面评价,他们的冒险与探索就值得尊重。但不能既要坚持个人风格与创作理念,又强求所有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其魅力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多样的情感与思考,而导演作为这一艺术形式的引领者,更应具备宽广的胸怀与深远的视野。面对差评,不应将其视为对个人能力的贬低,而应看作自己与观众、与市场对话的一个桥梁。通过积极的反馈循环,不断调整自我,既保持个人表达,又不失对观众需求的敏感洞察,这样的创作者方能在电影创作的征途中越走越远。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