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焦俊艳:时间和经历会将演员打磨得深刻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焦俊艳:时间和经历会将演员打磨得深刻

来源:文汇报2024-10-29 08:23

  作者:张岩

  在刚刚收官的电视剧《大海道》中,焦俊艳扮演的沈笛是一位从外地到哈密、从事文旅策划运营的创业青年。这一职业设定,使得方方面面的人物通过她而彼此交织起来。在这个角色身上,观众既能感受到熟悉的、专属于“小焦”的真实与自然,又可以看到“沈笛”身上洋溢的生命力与青春色彩。演员与角色共情共生、相互映照又彼此成就。

  很长时间里,焦俊艳都被称为“剧抛脸”。这当然与她五官不算明艳有关,但更是对她“演谁像谁”的褒扬。在表演这条路上,焦俊艳先破后立不设限,一次次将自我揉碎沉入到表演中,厚积而薄发,展现了年轻女演员成长路径的更多可能。

  焦俊艳自小喜欢下象棋,在家时常和父亲对弈。在她眼中,人如棋,世如局,一步看三步的前瞻和谋略,通晓敌我的全局和视野,既是棋局的魅力,也是人生的智慧。她曾在采访中谈及:“马跳日,象走田,每个棋子都有它自身的局限”。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样的清醒也体现在她的自我选择中。

  小卒一去不回还:砥砺向前

  2005年,18岁的焦俊艳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却因老师的几句玩笑话而怀疑自己是被“误招”的。彼时,同班同学杨幂凭借《宫锁心玉》中的洛晴川一角大受欢迎,袁姗姗因饰演《秦香莲》的女主角获得南方盛典最佳新人奖。焦俊艳认为自己既不好看又没经验,如“小卒”一般发展受限。

  “卒”在象棋对弈中,没有选择,唯有勇敢冲锋、不断向前。四年时光没有为焦俊艳书写出逆袭的神话,她只能暗自努力,等待时机。

  恰逢此时,经纪人王京花看到了焦俊艳的潜质,决定以王珞丹、白百何为模板,将她打造成观众喜爱的“流量小妞”。毕业即签约,如同硬币的两面。成熟的商业运作和资源倾斜,能为初入圈的演员迅速打开局面、获得曝光;但新人作为市场的工具,在剧本选择、自身定位方面也鲜少有分辨力和话语权。焦俊艳开始频频出现在都市向影视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角色是外企总监杜拉拉(《杜拉拉之似水年华》)和阳光少女谢小秋(《遇见王沥川》)。前者让她饱受争议,一度迷茫无措;后者则成功出圈,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的现代言情经典。

  《杜拉拉之似水年华》里,她如大部分职场剧女主般努力地表演一种精英感,力求干练与深邃。可一不小心,25岁的青涩就会从她的笑容里闪现。同样是杜拉拉,徐静蕾通达、王珞丹直爽、谢楠睿智。相较之下,焦俊艳的表现确实乏善可陈。这一度让她感到迷茫:自己究竟适不适合演戏?怎样才算一名好演员?

  《遇见王沥川》的拍摄紧随其后,焦俊艳对“杜拉拉”的遗憾和不甘与“谢小秋”的倔强、执着巧妙融合。从剧作角度看,纯善灰姑娘与贵族病公子的虐恋故事本就吸引人,典型的偶像剧女主也容易被观众喜爱。甜时笑眼明媚、虐时悲痛落泪,角色扁平,焦俊艳的表演也很直白。恰巧,谢小秋需要这种直白。自我和角色交织间,人物显得真实生动了。

  象棋的棋盘中间有道分界线:楚河汉界。“卒”没过河,就只能稳步向前、一步一格走直线。焦俊艳在毕业后的五年里,踏踏实实地参演了20多部影视作品,有大女主,也有小配角,但始终不温不火。如何破局,成为她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小卒过河顶大车:转型蜕变

  《遇见王沥川》在拍摄四年之后才得以播出,当大家看着谢小秋找寻焦俊艳时,剧中的甜妹已然不见,她剪掉了一头长发,剥离了一副不合身的“甜妞”骨架。短发的她不再粘假睫毛,也鲜少画眼妆,白衣牛仔地再次走向观众,意外获得了“好看”的评价。

  小卒过河顶大车,外型的改变为焦俊艳带来了辨识度,也赋予了她新的表演张力和角色宽度。

  《法医秦明》是她转型时期的代表作,剧中的李大宝机敏又果断,被观众戏称为“抗抑郁的快乐源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设定,也源自焦俊艳松弛的表演。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认为:“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这面具是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角色,也是我们想要成为的真正自我。李大宝的浑然天成离不开焦俊艳戏外的自在,她找到了一种更舒服的职业状态和自我定位。当彼时的“小花”们还在古偶玄幻、现代甜宠作品中追求“美”“仙”和“少女感”时,焦俊艳已转身成为“飒”“真”和“少年感”的代表。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电影《陆垚知马俐》中,焦俊艳饰演一位金色背头酷女孩方灰灰,出场时制造了暴力强吻男主的视觉“爽感”,获得爱情后却只剩谢小秋式的可爱。割裂的性格色彩让人物失去了原本的张力和可信度。

  焦俊艳希望短发的自己能有机会表达更多独立、有个性的现代女性角色。实则,外在形象的改变只能为转型提供契机,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才能助她真正地通往理想角色。即便如此,我们仍欣喜地看到了年轻女演员的自我探寻和勇敢蜕变,也深信过了“河”的“卒”必将更加势不可挡。

  一车十子寒:自在生长

  过河之卒似车却非车:卒只可进、不可退,车纵横进退、攻守自如,棋谱中素有“一车十子寒”之说。焦俊艳这几年在专业上的精益,让她的表演层次愈发深厚,技法与心法相得益彰。

  《麓山之歌》中,焦俊艳认真练习电焊技术,亲自开挖掘机,只因金燕子就是如此。拍摄期间,她的脸被电弧的紫外线灼伤,索性就无妆素颜完成了后面的表演,力求人物的真实,体现出对角色的尊重。于焦俊艳而言,向外打开式的表演是她熟悉的,向内生长的角色则更具挑战性。

  在《我们这十年·一日三餐》里,焦俊艳与实力派演员侯勇搭档演绎父女。她的表演接得住老戏骨传递的沉静气韵,游刃有余和人情练达在她素净的脸上毫无违和,俨然没有了杜拉拉时期的青涩和用力。无论是与父亲的争执和怄气,还是对父亲的关爱与疼惜,焦俊艳的表演始终是克制而内敛的,如清泉缓流入心。

  时间和经历将一个有潜质的演员打磨得深刻,那些曾经的不谙世事,最终被沉淀为一种圆融、宽广的力量。《大海道》中的沈笛逐梦也逐利,看似精明洒脱,实则柔软善感,在处世与为人的过程中展现出一种女性的、柔韧中的刚毅,这与剧中男性角色的硬朗、冲动却脆弱形成了反衬与互补,使得大海道年轻人的群像更加立体和丰满。

  沈笛的出场与十年前《新编辑部的故事》(焦俊艳参演的首部电视剧)中的欧小米有相同的场景:摩托车自远处疾驰而来,焦俊艳跨步下车,摘下头盔。曾经的欧小米深具都市感,她皮衣长靴、妆容精致,慢镜头下甩一甩柔顺的栗色长发,摇动手中的车钥匙;沈笛则更加直接地进入叙事情境,她摘下头盔后快速甩动短发,没有刻意地回眸与停留便问话“老三,什么情况啊”,让观众立刻感知到她的干练和飒爽。这种“飒”不是源于外部特征,是来自生活锤炼过的决然,它不再依靠符号化的肢体语言去表现,而是融于演员情态与一系列贯穿动作中。阳光下微蹙的眉头、睁不开的双眼和阴影下的法令纹,都让人物和场景真实可信。

  从最初迷茫无措、备受质疑到后来自我转型、寻求突破再到今日笃定自如、收获肯定。一路以来,焦俊艳对自我与角色间的边界和距离反复试探,试图找到一种彼此适应、相互助益的生长关系。她的自知和自觉越清晰,对角色的表达就愈加自如和自信,能够从“努力地塑造角色”到“松弛地与人物相融”。这份松弛是她内生出的幸福感,这种成长是一个个角色给予她的。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艺术的真相很难描绘,但也不是无法企及。当它与艺术家合二为一,与观众融为一体的时候,艺术会更加让人愉悦,更能深入人心。”

  诚然,“自如”会成为演员的舒适区,“合适”也可能变成选角的安全牌,新的课题已然显现。一部剧给予演员的表达宽度可能是有限的,但演员终其一生对自我与角色的探索是无尽的。下一个十年,我们期待过河之“卒”历练为真正之“车”,能入战场,亦可归家,进退有度,自在生长。

  (作者为传播学博士,影视评论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