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焦俊艳:时间和经历会将演员打磨得深刻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焦俊艳:时间和经历会将演员打磨得深刻

来源:文汇报2024-10-29 08:23

  作者:张岩

  在刚刚收官的电视剧《大海道》中,焦俊艳扮演的沈笛是一位从外地到哈密、从事文旅策划运营的创业青年。这一职业设定,使得方方面面的人物通过她而彼此交织起来。在这个角色身上,观众既能感受到熟悉的、专属于“小焦”的真实与自然,又可以看到“沈笛”身上洋溢的生命力与青春色彩。演员与角色共情共生、相互映照又彼此成就。

  很长时间里,焦俊艳都被称为“剧抛脸”。这当然与她五官不算明艳有关,但更是对她“演谁像谁”的褒扬。在表演这条路上,焦俊艳先破后立不设限,一次次将自我揉碎沉入到表演中,厚积而薄发,展现了年轻女演员成长路径的更多可能。

  焦俊艳自小喜欢下象棋,在家时常和父亲对弈。在她眼中,人如棋,世如局,一步看三步的前瞻和谋略,通晓敌我的全局和视野,既是棋局的魅力,也是人生的智慧。她曾在采访中谈及:“马跳日,象走田,每个棋子都有它自身的局限”。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样的清醒也体现在她的自我选择中。

  小卒一去不回还:砥砺向前

  2005年,18岁的焦俊艳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却因老师的几句玩笑话而怀疑自己是被“误招”的。彼时,同班同学杨幂凭借《宫锁心玉》中的洛晴川一角大受欢迎,袁姗姗因饰演《秦香莲》的女主角获得南方盛典最佳新人奖。焦俊艳认为自己既不好看又没经验,如“小卒”一般发展受限。

  “卒”在象棋对弈中,没有选择,唯有勇敢冲锋、不断向前。四年时光没有为焦俊艳书写出逆袭的神话,她只能暗自努力,等待时机。

  恰逢此时,经纪人王京花看到了焦俊艳的潜质,决定以王珞丹、白百何为模板,将她打造成观众喜爱的“流量小妞”。毕业即签约,如同硬币的两面。成熟的商业运作和资源倾斜,能为初入圈的演员迅速打开局面、获得曝光;但新人作为市场的工具,在剧本选择、自身定位方面也鲜少有分辨力和话语权。焦俊艳开始频频出现在都市向影视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角色是外企总监杜拉拉(《杜拉拉之似水年华》)和阳光少女谢小秋(《遇见王沥川》)。前者让她饱受争议,一度迷茫无措;后者则成功出圈,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的现代言情经典。

  《杜拉拉之似水年华》里,她如大部分职场剧女主般努力地表演一种精英感,力求干练与深邃。可一不小心,25岁的青涩就会从她的笑容里闪现。同样是杜拉拉,徐静蕾通达、王珞丹直爽、谢楠睿智。相较之下,焦俊艳的表现确实乏善可陈。这一度让她感到迷茫:自己究竟适不适合演戏?怎样才算一名好演员?

  《遇见王沥川》的拍摄紧随其后,焦俊艳对“杜拉拉”的遗憾和不甘与“谢小秋”的倔强、执着巧妙融合。从剧作角度看,纯善灰姑娘与贵族病公子的虐恋故事本就吸引人,典型的偶像剧女主也容易被观众喜爱。甜时笑眼明媚、虐时悲痛落泪,角色扁平,焦俊艳的表演也很直白。恰巧,谢小秋需要这种直白。自我和角色交织间,人物显得真实生动了。

  象棋的棋盘中间有道分界线:楚河汉界。“卒”没过河,就只能稳步向前、一步一格走直线。焦俊艳在毕业后的五年里,踏踏实实地参演了20多部影视作品,有大女主,也有小配角,但始终不温不火。如何破局,成为她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小卒过河顶大车:转型蜕变

  《遇见王沥川》在拍摄四年之后才得以播出,当大家看着谢小秋找寻焦俊艳时,剧中的甜妹已然不见,她剪掉了一头长发,剥离了一副不合身的“甜妞”骨架。短发的她不再粘假睫毛,也鲜少画眼妆,白衣牛仔地再次走向观众,意外获得了“好看”的评价。

  小卒过河顶大车,外型的改变为焦俊艳带来了辨识度,也赋予了她新的表演张力和角色宽度。

  《法医秦明》是她转型时期的代表作,剧中的李大宝机敏又果断,被观众戏称为“抗抑郁的快乐源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设定,也源自焦俊艳松弛的表演。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认为:“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这面具是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角色,也是我们想要成为的真正自我。李大宝的浑然天成离不开焦俊艳戏外的自在,她找到了一种更舒服的职业状态和自我定位。当彼时的“小花”们还在古偶玄幻、现代甜宠作品中追求“美”“仙”和“少女感”时,焦俊艳已转身成为“飒”“真”和“少年感”的代表。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电影《陆垚知马俐》中,焦俊艳饰演一位金色背头酷女孩方灰灰,出场时制造了暴力强吻男主的视觉“爽感”,获得爱情后却只剩谢小秋式的可爱。割裂的性格色彩让人物失去了原本的张力和可信度。

  焦俊艳希望短发的自己能有机会表达更多独立、有个性的现代女性角色。实则,外在形象的改变只能为转型提供契机,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才能助她真正地通往理想角色。即便如此,我们仍欣喜地看到了年轻女演员的自我探寻和勇敢蜕变,也深信过了“河”的“卒”必将更加势不可挡。

  一车十子寒:自在生长

  过河之卒似车却非车:卒只可进、不可退,车纵横进退、攻守自如,棋谱中素有“一车十子寒”之说。焦俊艳这几年在专业上的精益,让她的表演层次愈发深厚,技法与心法相得益彰。

  《麓山之歌》中,焦俊艳认真练习电焊技术,亲自开挖掘机,只因金燕子就是如此。拍摄期间,她的脸被电弧的紫外线灼伤,索性就无妆素颜完成了后面的表演,力求人物的真实,体现出对角色的尊重。于焦俊艳而言,向外打开式的表演是她熟悉的,向内生长的角色则更具挑战性。

  在《我们这十年·一日三餐》里,焦俊艳与实力派演员侯勇搭档演绎父女。她的表演接得住老戏骨传递的沉静气韵,游刃有余和人情练达在她素净的脸上毫无违和,俨然没有了杜拉拉时期的青涩和用力。无论是与父亲的争执和怄气,还是对父亲的关爱与疼惜,焦俊艳的表演始终是克制而内敛的,如清泉缓流入心。

  时间和经历将一个有潜质的演员打磨得深刻,那些曾经的不谙世事,最终被沉淀为一种圆融、宽广的力量。《大海道》中的沈笛逐梦也逐利,看似精明洒脱,实则柔软善感,在处世与为人的过程中展现出一种女性的、柔韧中的刚毅,这与剧中男性角色的硬朗、冲动却脆弱形成了反衬与互补,使得大海道年轻人的群像更加立体和丰满。

  沈笛的出场与十年前《新编辑部的故事》(焦俊艳参演的首部电视剧)中的欧小米有相同的场景:摩托车自远处疾驰而来,焦俊艳跨步下车,摘下头盔。曾经的欧小米深具都市感,她皮衣长靴、妆容精致,慢镜头下甩一甩柔顺的栗色长发,摇动手中的车钥匙;沈笛则更加直接地进入叙事情境,她摘下头盔后快速甩动短发,没有刻意地回眸与停留便问话“老三,什么情况啊”,让观众立刻感知到她的干练和飒爽。这种“飒”不是源于外部特征,是来自生活锤炼过的决然,它不再依靠符号化的肢体语言去表现,而是融于演员情态与一系列贯穿动作中。阳光下微蹙的眉头、睁不开的双眼和阴影下的法令纹,都让人物和场景真实可信。

  从最初迷茫无措、备受质疑到后来自我转型、寻求突破再到今日笃定自如、收获肯定。一路以来,焦俊艳对自我与角色间的边界和距离反复试探,试图找到一种彼此适应、相互助益的生长关系。她的自知和自觉越清晰,对角色的表达就愈加自如和自信,能够从“努力地塑造角色”到“松弛地与人物相融”。这份松弛是她内生出的幸福感,这种成长是一个个角色给予她的。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艺术的真相很难描绘,但也不是无法企及。当它与艺术家合二为一,与观众融为一体的时候,艺术会更加让人愉悦,更能深入人心。”

  诚然,“自如”会成为演员的舒适区,“合适”也可能变成选角的安全牌,新的课题已然显现。一部剧给予演员的表达宽度可能是有限的,但演员终其一生对自我与角色的探索是无尽的。下一个十年,我们期待过河之“卒”历练为真正之“车”,能入战场,亦可归家,进退有度,自在生长。

  (作者为传播学博士,影视评论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桥梁自愈、装备隐身,带你了解“物质世界设计师”

  •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