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屏分众时代歌舞电影的重塑与启示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多屏分众时代歌舞电影的重塑与启示

来源:文汇报2024-10-29 08:21

  陈雪飞

  在短视频、微短剧、网络平台高分剧集等赛道瓜分电影观众的周期中,电影产业发展危机从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数据中可窥一斑。影院作为现代性文化大容器,如何在多屏分众时代纳新,实现生存和发展升维,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交和公共文化功能,是时代抛给现阶段发展的真问题。

  笔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以《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新龙门客栈》《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为代表的舞台作品改编电影相继亮相院线,有的甚至以高分领跑口碑榜,成为剧影联动大胆尝试的靓丽风景。这些小众题材和跨媒介改编文本的出现,呈现出观众偏好和参与性互动的诸多可能性,具有电影分层、分众互动消费的新特征,或许能为貌似进入了下行周期的电影产业带来启发。

  青绿腰·具身式:

  古画、舞剧、电影的卷积生成

  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最亲密,戏曲、舞蹈和电影关系也是历史悠久。但从古画到舞剧再到电影的改编案例并不多见。目前《只此青绿》有舞剧巡演版、银幕电影版,今后还将推出旅游演艺版本、海外国际版本等。走过舞台、电视、游戏和电影的全媒介链路,可谓是智能时代文旅市场消费的新宠,更是位列国庆档10部上映电影中豆瓣评分之最。

  舞剧到电影最大的困难在于思维的转化,演员们需要调整表演尺度,以适应电影镜头拍摄要求。其次导演需要与后期视效工作人员沟通,达成舞蹈柔美力量与影像视觉的合一。最后回到“青绿腰”动作形态的创新,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既有动作,丰富了古典舞体系动作形态。青绿腰动作,极大地挑战身体控制极限,对练习者静力性肌肉控制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观众模仿这个动作的热情是巨大的,具身性参与互动的热情,提升了舞剧和电影传播的原动力。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具身式审美令人震惊,体现在谍战题材故事元素的挖掘,对阁楼、电梯、报社和裁缝店场景戏的紧张感塑造是极为成功的。其次是在大舞段中把旗袍舞蹈的极致韵律,通过光影铺设和镜头移动体现出来。经历从电影到舞剧再到电影的传奇,舞剧电影版以历史黑白纪录片、舞剧大舞段和上海弄堂实景镜头三种方式结构电影,极大地尊重舞剧IP创作。

  笔者在点映现场和导演访谈环节得知,电影中的部分声音是采集自老上海弄堂原声基础上制作的,在震惊于创作团队的匠心和用心之余,还了解到导演团队十分珍视和骨灰粉互动的反馈信息,体现了网络时代主创对观众观影意图和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

  侠义情·环境式:

  哼着越剧唱腔,重塑高沉浸体验

  看到银幕上越剧版的《新龙门客栈》,年轻观众沉浸式坐在T型舞台两侧,演员的唱念做打就像是模特走秀,第四堵墙在一扇门开合中被打破,观众和演员一体化沉浸,可以看到年轻观众在越剧哼唱中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作为对越剧介入不深的笔者而言,理解年轻人文化消费的变化,是在影院这个空间中完成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行为。在硬科技和软件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越剧传统戏曲和科技融入生活的期待通过越剧电影消费来可视化。好的电影文本具有用户友好性特点,空间与环境的友好,精神需求满足上的友好。让观众体验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就是剧场,就是影院,走出家庭来到剧场和影院探索生活,这才是业界和影院经营方希望看到的。

  武侠题材的《新龙门客栈》,侠义情是人物深度关系的粘合剂,人物情感主要通过唱腔唱词来抒发,辅之戏曲身段和行动,为年轻观众提供强情绪价值。越剧电影作为戏曲电影在电影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让观众进入镜头,沉浸越剧舞台两侧,与演员一体互动的拍摄,还是第一次。

  重塑观众高体验的环境式越剧电影是近年来探索的新类型,对于电影类型的拓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来说是具有探索勇气的,也是新国风时尚的缔造者。多个文艺团体尝试此类创作的初衷是希望为电影类型的多样化作出贡献,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戏曲电影作为记录电影,以前更多归属于歌舞片类型。智能时代的戏曲电影是否可以有更多样化的呈现,是创作者思考的重点。这样的创作冲动是以越剧文化为依托的。电影是突破时空的艺术,力求用光影定格年轻越剧演员的青春激情和展现的华彩瞬间。在电影市场化的背景下,更具话题性的题材往往更受关注。但此类小而美的戏曲题材,一定会有喜欢它的观众。正是这种特别的存在,才构成了电影艺术的百花齐放。

  体育场·怀旧式:

  成功的演唱会电影需要专业化制作

  演唱会电影的巨大商业潜力在迈克尔·杰克逊时代就显露,不止于此,还能体现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等软实力指数。2024年3月,电影《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取得了全球2.67亿美元、内地累计超过一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超过《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保持的纪录,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演唱会电影。

  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在内地获得了4830万元的高票房。受该片启发,作为华语乐坛极具影响力的摇滚乐团五月天乐队先后在2011年、2013年和2019年上映了演唱会电影《追梦》《诺亚方舟》和《人生无限公司》,票房最高超过4000万元。除了五月天乐队,邓紫棋、王力宏、郎朗等都推出过现场演出的电影版,但票房收效远不及演唱会本身,邓紫棋电影版《一路顺风》只收获307万元,而郎朗《热情奏鸣曲》仅收获7.4万元。

  反观今年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傲然业绩的背后,是明星团队对舞台效果和场馆表演模式的精心打磨,是经历一场场世界巡演后经验的累积,更是对VR技术让观众可以沉浸式、不限次数反复观看等新技术开发的赋能结果。

  国内的演唱会市场在疫情后爆发,线下演唱会强势回归。线下演唱会变现快,消费者分级分层特征明显。据灯塔专业数据统计,2024年截至10月9日,我国演出市场票房170.65亿元,期中158.45亿元是由音乐市场贡献的。以地区划分,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四川位列前五。演唱会消费上升趋势是可见的,但演唱会电影的跟进则显得敏感度和投入度不足。其中原因复杂,但电影界对此领域关注不足是肯定的。演唱会电影是弥补线下观众触达不足的有效路径,影、会联动让歌迷有机会感受,然后吸引后续的参与。大麦网显示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张杰、邓紫棋、刘德华、张学友等都是演唱会追捧热度较高的明星。其中周杰伦演唱会热度一度影响腾讯音乐美股的走势。

  本文所列举的这几部电影,突出特点是观众偏好属性突出,属于兴趣驱动的产品,具有分众产品的典型特征。

  越剧等戏曲领域,观众历来有戏迷、票友等分类,普通戏迷和票友是不同等级的爱好者,是有分层划分序列的。《只此青绿》也一样,偏向于对传统山水画和舞蹈爱好者或新国风爱好者更有吸引力。舞蹈爱好者中有能做青绿腰的舞者,也有不能挑战的爱好者,但大家都想观看参与后试一试。对于演唱会电影迷来说,怀旧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某一首歌,在某一个时间点曾经击穿他们内心的某个痛点,至今记忆犹新,所以至今还很怀念那一刻。

  这一类分层分众电影,如果在软硬件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是可以成为消费不振情况下电影类型拓展的新方向的。智能时代的电影产业,生存与发展与消费环境关联更是凸显,具体是积极的关联还是消极关联,要看产业同行在发展思维、行动力等维度的尝试是否充分。舞台作品改编的电影是二次创作,但一定是因为一次创作的成功才有了后续的电影化改编。暂且不论这些作品是否属于“后电影”,在短视频和微短剧横行时代,观众观影习惯的维持,是需要业界和学界想尽办法解决的问题。只要电影能吸引观众进影院这个容器,一切的化学、物理反应才可能发生,电影和其它艺术的关系才可能生成。

  (作者为澳门科技大学博士)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只开店、不管店”问题;“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售……12月新规,一起来看!
2025-11-28 17:11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