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吴刚:充足电才有力量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吴刚:充足电才有力量

来源:解放日报2024-11-01 09:43

  吴刚,一级演员。主要话剧作品有《茶馆》《哗变》《北京人》《天下第一楼》《古玩》《阮玲玉》《风月无边》《日出》《合同婚姻》《北街南院》等。他凭借《铁人》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凭借《人民的名义》获得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影视作品还有《战狼Ⅱ》《破冰行动》《夺冠》《狂飙》《庆余年》等。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个月内连上5部大戏。吴刚主演其中的《茶馆》《哗变》。

  虽然已经62岁,吴刚依旧在观察生活,在随时思考。

  “充电一定要充足。我在北京人艺跑了那么些年龙套,看先生们怎么演戏、怎么下功夫,给了我力量。”

  记者 诸葛漪

  每个角色都是摸着心演的

  吴刚比同龄人瘦削,随时保持出镜的状态。围在上音歌剧院后门求签名的观众异口同声:“‘达康书记’竟然是大长腿。”

  自律、用功、保持好奇心。在上海戏剧学院交流时,吴刚对上戏学生说,在校4年,如同上山拜师。“毕业后走向社会,是下山与别人比武。如果被打趴下了,你还得回山上接着练。”

  55岁时,吴刚火出了圈,从达康书记到陈萍萍,“把一个角色演活了,这一类角色谁都演不过你,单看你怎么‘玩’”。

  周末周刊:影视剧让更多观众认识您,您怎么看舞台与影视剧的关系?

  吴刚:以前我们排话剧,准备两三个月开始演出,一场也就1000多名观众。现在你演影视剧,没准才一天全世界都知道你了,诱惑力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剧院还是要求演员必须坚守舞台,这是我们的主业。

  我开始正经学习表演,就是在北京人艺。这个地方教会我做人和挣钱的本事。从老先生到新进剧院的青年演员,我们都把北京人艺当作自己的家。北京人艺每年底规划第二年演出,所有演出通知到灯光、服装、道具、化妆等各业务部门。你安排好第二年工作行程,剧院需要你登台,你必须准时报到。

  周末周刊:《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狂飙》等一部部拍下来,您经常演官员、警察,害怕被定型吗?

  吴刚:看似都是公检法题材电视剧,实则角色背景、时代环境不太一样。故事有的发生在广东,有的在海外。今天我是刑警队队长,明天是公安厅厅长,案件、与同事关系都不一样。我抓捕的是企业家还是毒贩?我们俩认识多年,还是刚认识?我要套话,还是要抓你?都要把人物关系演明白。

  《人民的名义》前,我见过最高职位的人就是我们剧院院长。当时我找了很多省市领导调研开会的视频,多感受,把人物关系捋清楚,就能演出差异化。

  周末周刊:以前影视演员多是科班毕业,现在拿起手机就能拍,成了网红就有机会拍戏。

  吴刚:时代在进步,但表演这件事,还得面对面教学。不像练书法,我请先生教,然后回家自己练。表演,你一个人在家怎么演?必须大家在一起,怎么排、怎么演,让老师给说说,几个人排好了,才能继续往下演。如果不用学,艺术院校都关门了。

  周末周刊:您拍影视剧时,遇到过“独美”、只想秀自己的演员吗?

  吴刚: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大家在一个剧组,三个月拍一个戏。影视剧是集体项目,导演拿主意,演员好好演自己的戏。没人会把戏往坏里演,都是尽一切努力把角色演好,才会有下一个机会。如果我在这个剧组嘚瑟,下一个机会可能就没了。想演独角戏,请回家自己对着镜子随便演。剧组讲究集体创作,我们拿的是团体分。

  一部戏播出,大家都不喜欢其他演员,只喜欢你一个?不可能!剧作首先是打集体分,剧爆了,观众才有可能喜欢某个角色,点评“这哥们演得不错,那哥们稍微差点”。

  周末周刊:影视剧播出后,您会看观众的评论吗?

  吴刚:我有时候会看看评论。

  我拍完一段戏,习惯现场看回放,觉得还行,这段戏就过了。我对所有角色都是100%全身心投入。每个角色我都是摸着心演的,然后交给市场评判。

  拍影视剧,早上六七点钟开始化装,这一天不会停。一天十多场戏,所有台词必须记清楚,节奏很快。中午吃饭20分钟,最多半个小时。演话剧,白天排练,晚上自己消化。一部话剧一演就是10年,每年都在演。每场话剧都与昨天的不一样,更与去年的不一样。演员对人物不断有新的理解,表演一天天丰满。这个人物,你一辈子演下来,别人撼动不了你。

  周末周刊:您认为,成为好演员有哪些必备要素?

  吴刚:首先,天分要占一部分。我天分不高,有幸遇到北京人艺的先生们,与他们同台,这是福分。

  我们在人艺学员班“滚”了两年,和林连昆、童弟、尚梦初等老师都是忘年交。那时候年轻人穷,老师说:小子,想抽烟了?这儿拿。我们也不客气,直接拿了烟,陪老师喝点酒,让老师多给我们讲讲戏,真是一种福分。

  好演员的要素还有一点,那就是努力,努力是应该的。

  周末周刊:除了演戏,您平时忙什么?

  吴刚:看书,出去走一走。

  我今年夏天去了英国,看西区驻场音乐剧,场场爆满。除了游客对戏剧好奇,还有很多观众反复看这些剧。为什么?你要走出去,自己看一看,学习同行对表演、对戏剧的理解,看看博物馆,听听音乐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演员肚子里没货,没法引领观众。

  周末周刊:您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吴刚:专业类书籍看着看着就开始看烦了。我喜欢看人物传记,了解人物发展脉络,帮助塑造角色。韩国作家拿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也下载了她的电子书,正在看。她为什么能获奖,咱们得学习学习。另外,所有获奖影片,我基本上都看。

  学习无处不在。艺术要高于生活,首先得源于生活,瞎编不行。买菜做饭,逛街会朋友,这也是我的生活常态。我们小区里,大家都认识,见了面都会相互打招呼。

  在台上永远得提着一口气

  10岁时,吴刚考入银河少年艺术团。长大后,他做过两年警察。

  1985年,北京人艺表演培训班从3000多名报名者中录取15名学员,两年后8人毕业,包括吴刚与他未来的妻子岳秀清。

  同学冯远征对班长吴刚练功记忆犹新:“吴刚20多岁才开始练开胯。每天出晨功,同学把他摁在墙上,两边扳着他的腿。吴刚痛得叫唤,还在坚持。”

  周末周刊:您年轻时对做话剧演员有过踌躇吗?

  吴刚:没有。那时候先生们都是这样,全熏在戏里。

  我们排戏一整天,都不愿走。边上有一饭馆,我们请先生们一块儿继续聊戏,过瘾。我们年轻人排了一段戏,先让先生看看。先生说你这儿稍微差点,再感觉感觉。第二天接着改,稍微有点进步了,我就高兴坏了。

  演戏得全身心投入,体力劳动加脑力劳动,很累。我在《雷雨》里演周萍,一场戏下来,真要虚脱了。

  在台上永远得提着一口气,精神不能有丝毫闪失。人的思维是活跃的、跳跃的。比方说,我和你聊天,你听我说话,某个瞬间你可能会想到“等会儿得去买点菜”。演员也会这样。在舞台上如果思维散发开,瞬间就得把它抓回来,否则就完蛋了。

  周末周刊:您有特别想挑战的角色吗?

  吴刚:无论话剧还是影视剧,我都特别希望演一些没有接触过的类型。演员怕被固定在一个类型。当然,人都有局限性,我们看看能不能大胆突破一下。人艺45岁以下演员每年有年度考核,演员可以自选题材,想演王昭君、想演王利发,都可以。给演员最大的空间去尝试,这是对年轻人的锻炼,看看他们有没有更强的角色塑造能力。

  剧院每年演出剧目、场次就这么多,很多演员想登台,但没机会。怎么办?那就在考核中拿出真水平。考官一看,说“明天吴刚别演了,换人演”,这都有可能。

  周末周刊:您在北京人艺最早演出的剧目是什么?需要竞争上岗吗?

  吴刚:学员班毕业后,我最早演的台词比较多的角色是《天下第一楼》里的孟四爷,那也是我们剧院的保留剧目。我演完孟四爷,再在剧里跑俩龙套,一晚演两三个角色,真的挺锻炼人。

  北京人艺有导演和前辈艺术家组成的艺委会,确定演员名单。《茶馆》就是这样。剧院宣布复排《茶馆》时,所有演员期盼已久,等着哪天宣布谁在《茶馆》里演哪个角色。

  周末周刊:您和妻子都是北京人艺85级表演培训班学员,平时在家聊戏吗?

  吴刚:聊!从年轻时一直聊到现在。比如演《茶馆》前,我们在家先遛遛词,每年如此。虽然词儿比较熟,但是你重新看一遍剧本,可能有新的认识,这也是《茶馆》是北京人艺镇院之宝的原因。我去年演《茶馆》没有悟到的感觉,今年突然找到了,角色塑造又能有提升。

  周末周刊:这几年北京人艺恢复表演培训班,您有没有去上课?

  吴刚:岳秀清当了班主任,出于情分,我得给她开个车吧。她教学生累着了,我得去看看,也跟学生们聊聊。剧院是一个家,家里边有点什么事儿,必须全力以赴。北京人艺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周末周刊:什么样的人可以通过表演培训班进入北京人艺?

  吴刚:近年的两届演员培训班都是全国招生。岳秀清带的班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最近一个班,我们对年龄段放宽了,有影视剧、话剧表演经验的人,也能到我们剧院回炉。一年学习结束后有甄别,您是很优秀的演员,但不适合北京人艺,可能就进不来。生、旦、净、末、丑,我们剧院都得有。打个比方,如果这回就想招几个小生,您是花脸,戏再好,我们这儿有三个花脸,您可能就得去其他地方试试。

  周末周刊:现在年轻演员面临的竞争,比您入行时更大吗?

  吴刚:我们那时影视剧拍摄机会不多,进了剧院,一门心思跟先生们演话剧。北京人艺只有一个剧场,后来慢慢多了一个小剧场,现在有4个剧场。剧场多了,竞争压力也大。你的表演是不是受欢迎,戏是不是叫座,全靠真功夫。不过,现在影视剧也多,年轻演员有机会出去锻炼,这是他们的优势。

  老想着面子,这剧怎么出彩

  北京人艺从1958年开始以团带班的形式培养演员,年轻演员和家里的孩子一样,和“大人”一块生活、学习、巡演。

  吴刚还记得,1988年坐着火车来上海演出,每个年轻演员负责一位老先生,他被分配到夏淳导演。老先生们岁数大了,年轻人帮着提行李。后台黑漆漆的,年轻人给他们登台前扶把手。

  谢幕后,大家聊的还是戏:今天这场戏,你接词慢了一点,明天还得恢复以前的节奏。“现在我们下台后还是这么聊,已经成了习惯,都尽可能让戏更完善、丰满。”

  周末周刊:这一个月,北京人艺再次来上海驻演,在上音歌剧院连演五部大戏。

  吴刚:上音歌剧院真挺棒,非常能聚拢演员的声音。北京人艺有习惯,演员表演时不戴麦克风,全靠自己说词,把台词“打”到最后一排观众。北京人艺所在的首都剧场有900多个座位,上音歌剧院有1200座,我们在北京还有些担心。远征和《茶馆》复排导演杨立新、技术团队提前来看台,说声音很棒,完全不用担心。事实的确如此。

  周末周刊:这是焦菊隐版《茶馆》时隔36年来到上海。

  吴刚:我们从培训班一毕业,就跟着《茶馆》剧组。1988年,北京人艺五个戏来上海,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先生们带着我们。那时候我们还小,都跑龙套。我们班唯一有台词的演员是我媳妇岳秀清。她演小丁宝,与先生们有面对面的接触。其他人都演群众,甲乙丙丁,在舞台上一晃就过去了。

  老先生们排练,场地非常安静。导演席摆着一个钟,只要一敲钟,大家鸦雀无声。我们在边上静静地看先生怎么塑造人物。那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老先生们的博学、对舞台的掌控、对戏剧艺术的追求与热爱,太浓烈了。

  1999年,我们这代演员接过《茶馆》。对每段台词,大家都一起想办法。于先生那代人经历过《茶馆》的年代,我们离那个年代有点距离,怎么追上?大家讨论戏完全没有“遮挡”,演得不好就是不好,明天必须改;接词接得不对,为什么不对?哥几个一块聊这事儿,得聊透了,把问题彻底解决。直到现在,我们依旧互相对表演提出建议,比如“你这段刚才接晚了,在想什么呢”,都是直说。家里人说话就这样,不能拘着面子。老想着面子,这剧怎么出彩?

  周末周刊:您这次演的另一出戏《哗变》,与《茶馆》相比,风格又是一变。

  吴刚:感谢北京人艺的前辈艺术家,他们真正具有前瞻性眼光。英若诚先生亲自翻译剧本,把《哗变》引到中国。剧院请电影《宾虚》的主演、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查尔顿·赫斯顿担任导演,他也演过《哗变》。那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我们观察外国演员在舞台上怎么演戏,戏剧理论是不是相通,搁在中国舞台上是不是可行。《哗变》舞台调度别具一格,全程只有辩护律师格林渥在走动,其他角色如证人、陪审团都坐着,靠台词塑造人物,非常契合北京人艺。“话剧姓话”,演员得把话说清楚,让观众听明白。

  《哗变》排演,提前一个多月集结剧院中青年演员,朱旭老师饰演凯恩舰舰长魁格,任宝贤老师饰演辩护律师格林渥,那真不得了。排《哗变》时,美国驻中国大使夫人到现场看,把鞋脱掉,光着脚走进去,怕影响演员状态。我们都是趴在门缝里头看,不敢打扰先生们。

  周末周刊:您是如何与《哗变》结缘的呢?

  吴刚:扮演凯恩舰哗变者、被告马瑞克的演员临时有事,导演让我顶上。我有幸和朱旭老师、任宝贤老师同台演戏。我第一次演《哗变》在首都剧场,很紧张。任宝贤老师饰演律师,第一个上台,我是第二个。候场时,任老师突然拍了我一下,“小子别紧张,放松”。他的鼓励真的让我不紧张了。

  有一轮《哗变》演出前,任宝贤老师突然失声,票已卖出去。剧院说,吴刚你赶快准备,顶替任老师演律师。任鸣导演帮忙排了一个星期,我把格林渥的台词全记下来了,这时宝贤老师声音又突然好了,可以继续演出了。

  格林渥是《哗变》的灵魂人物,整个戏节奏由他来掌控,对演员有极大的锻炼。那次没演成,我就一直想演这个角色。

  2006年《哗变》复排,先生们年龄大了。人艺前任院长、任鸣导演给我打电话,想恢复《哗变》。我说太好了,我只有一个要求,想演辩护律师格林渥,如果演不了这个角色,我就不参加了。现在回想,我那时候胆子也挺大,敢跟领导提要求。后来我如愿以偿,一直演到现在。

  周末周刊:您的《哗变》与上一代相比有什么特色?

  吴刚:导演要求我们上台要精神、要帅,与先生们同台演出时,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是你在诠释这个角色,每个人对角色都要有自己的理解。

  《哗变》的难点在于台词环环相扣,逻辑性极强,有一句台词说错了,后边剧情就圆不上。每个演员上台,一直说说说,接着律师对每个人开始提问。对象不一样,律师的提问也不一样。今天排格林渥和马瑞克两个人的戏,明天排格林渥和魁格两个人的戏。一天结束,头昏脑涨,得慢慢消化。两个多月排练,每天琢磨戏。

  现在一些青年演员扮演剧中的陪审员、法官,他们上台感受《哗变》,了解应该怎么演,与我们刚毕业时候看先生们演戏,其实是一个道理。

  周末周刊:您演完《茶馆》,接着演《哗变》,连轴转,感觉如何?

  吴刚:现在环境太“躁”了,演戏,还是要静下心。

  我习惯下午休息,保证晚上演出状态。北京人艺演出队要求演员下午五点半到后台。很多演员四点半、五点就陆陆续续到了。我们在北京演出也是这样,养成了习惯。

  晚上七点半演出,我们基本五点就到了。大家沏杯茶,聊一聊,开始化装。一点点化装,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进入人物。从老先生们开始,我们剧院都是这样。我们学着先生这点习惯,没有啥规定,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流程。

  周末周刊:北京人艺今年72岁了,今后发展有哪些规划?

  吴刚:时代在发展,一定要跟上时代潮流。我们剧院每年请国外优秀剧目来北京参加展演,我们也会研究国外同行的戏剧。

  我们排演了不少新剧本。北京人艺现在有4个剧场同时开锣,有实验性剧目、优秀引进剧目。在与观众近距离的交流中,我们不断尝试探索,去应对时代的选择。同时,我们还要排演自己的优秀保留剧目,这对演员而言是一种学习,也是对剧院传统的一种传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