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故事为桥,传递温暖力量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以故事为桥,传递温暖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4-11-05 08:31

  廖 莎

  感悟生命意义,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创作的原动力,也是纪录片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在纪录片的制作中,创作者始终在探寻如何通过作品给予观众正向价值引导。正如我们创作《闪闪的儿科医生》系列,这一探索之旅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两季作品上线后,在哔哩哔哩平台累计播放量超3.6亿,网友们热烈讨论,还分享着自己身边的医患故事,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鼓励。

  纪录片不应只是记录现实,创作前想明白“我们要表达什么”非常重要。在思考医疗题材如何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时,我们意识到一部优秀的医疗类纪录片,不仅仅是纪录医护工作,更承载着人类朴素而真实的情感,在对生老病死的关注中,给观众带去“治愈与自愈”的力量。观众透过发生在医院里的故事,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看到社会的进步,看到普通人不惧艰难、向阳生长。

  故事讲述是传递价值的重要手段。第一季开门见山,用1岁幼儿恩希绝处逢生的故事,展现家人和医生对幼小生命无私的爱。恩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因早产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自出生便几乎与呼吸机相伴,但她的父母从未放弃,四处奔走求医。医生凭借着专业知识、敬业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敬畏,突破重重难关。一句铿锵有力的“交给我,我保证她活”,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最终,医生们兑现了这一承诺。这些情节如同灯火,摇曳着温暖的光芒,让观众感受到希望的力量在默默涌动。

  这样坎坷却有爱的故事还有很多。第二季中,有一名8岁男孩,扩张性心肌病让他处于危险边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医生们得知数千里之外有适配的心脏供体,旋即起程,开始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残酷赛跑。在6小时的极限时间里,医生们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让男孩重获新生。我们记录下这些故事,是想证明,即使病痛令我们身处困境,即使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但仍然有人在把爱的火种传递。

  创作中,我们力求塑造立体、真实的医生形象。医院就像一个微缩的社会,尽显人间百态。医生们性格不同,言语犀利、衣角带风是他们,眼神温柔、不疾不徐也是他们。他们专业技术高超,但也面临着压力与挑战。我们希望观众能通过这些故事,深入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真实情况,从而在情感上拉近医患距离。

  纪录片对治疗过程的展示,也是对医学科学的有力诠释。医生们深知医学并非总能创造奇迹,只能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去挽救孩子们的生命。并不是每一次救治都可以顺利完成,命运的骰子也不会总是掷向幸运的一面。一个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经医生全力救治,还是敌不过无情的病魔……在悲痛之余,父母做出决定,捐赠孩子器官,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两个孩子因此重见光明,三个孩子重获生的希望。比起“医学创造奇迹”,观众更加体会到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也充满着人文关怀。

  纪录片是以真实见长的艺术。近些年来,这一艺术形式深受欢迎,各类题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人们的文艺生活中大放异彩。身为从业者,观众的信任与喜爱,让我们更加珍视纪录片的艺术特色,更加自觉地去思索纪录片的功能与价值。纪录片不仅是对某个具体事件或人物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对生命、对社会关系的一种思考和诠释。从观众的期待中,我们能看到,优秀纪录片在记录现实的基础上,要能巧妙融入价值观和正能量,就像盐溶于水,看似无形却能给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观众在情感上受到触动的同时,在思想上也有所收获。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每一个积极的举动、每一份被唤起的希望,最初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光亮,但这样的光亮聚集起来,就能形成巨大的能量。感悟生命意义,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创作的原动力,也是纪录片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作者为纪录片导演)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