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短视频里的“小帅小美”会不会把电影“玩坏”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短视频里的“小帅小美”会不会把电影“玩坏”

来源:文汇报2024-11-15 08:36

  ■记者 王彦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他的女友叫小美”——类似电影解说视频日前被大导演张艺谋吐槽“无语”。

  近期一次采访中,张艺谋呼吁观众走进电影院,亲身体验大银幕带来的视听享受,而非仅通过手机快速浏览几分钟的电影解说。他强调,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沉浸感无可取代,希望人们能回归传统方式观影,尊重电影的艺术本位。

  连续两天,“张艺谋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很无语”的话题霸屏社交网络,一线导演的呼吁激起千层浪。许多人力挺张艺谋,称“电影人苦短视频久矣”“劣币不能驱逐良币”;持不同态度的声量也很可观,“烂片可避雷,佳作能安利”“电影还需自身品质过硬”是这部分网友的鲜明观点;更有人提醒,数字时代文娱消费习惯的迭代不可逆,如何从“存在即合理”促就“双赢”是破局关键。

  一个无法忽略的背景是,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次、总票房较2023年同期下降均超43%。随着今年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相继落幕,年总票房比去年减少至少100亿元,能否赶上2015年的数据仍是个问号。正因此,张艺谋一番话可谓折射了电影人的普遍痛点。短视频里的“小帅小美”会不会把电影“玩坏”?电影人何以在发展的攻坚期纾解痛点?除了防上瘾,网友刷此类短视频该注意什么?我们对话不同身份的采访对象,希望从这场互联网辩论中找寻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长久动能。

  智库专家:法律问题先于艺术问题

  “先谈合不合法。”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开门见山。她认为电影解说类短视频存在相对普遍的引用限度不合理问题。“一个人一台电脑甚至一部手机,就能将片方的投资和创作者几年的心血‘拿来’,经剪辑后变成自己的,这一定是侵权的。”背后是平台没有承担起基本的监管责任,任由侵权视频侵蚀影视内容创作,进而侵蚀影视产业的肌体。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徐瑄也把版权问题置于辩论的焦点。“注意力经济时代,对影视作品进行二创并由此获得流量后,怎样厘清博主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有没有因相关视频产生盈利是很难界定的。”她介绍,目前相对明确的,是电影解说短视频若按二创自己的理解歪曲原意,就构成了对电影作品的有意破坏。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著作权包括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互联网有记忆,影视剧与短视频对垒舆论场并非首次。2021年,“小帅小美”曾引发版权大战。彼时,多个行业协会、视频平台、影视公司、艺人等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推进版权内容合规管理,清理未经授权的内容。

  三年时移世易。数字文娱的注意力争夺战里,“短”内容已长驱直入,据《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5亿人。而挑选剧情片段到短视频平台宣发,业已成为电影、电视剧推广的必要动作,被电影人自嘲“打不过就加入”。“连《流浪地球2》这样的大片,都能通过切条看个大概,还有什么样的电影能躲过短视频的围猎?”更极端的例子发生在本月,贾樟柯新作《风流一代》将于11月22日公映,11月7日,导演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发文,恳请大家拒绝观看已在网络流传开的新片盗版。

  支菲娜认为,影视作品版权规范化是必须的。眼下,一些短视频平台吃尽流量红利,却对侵权视频消极作为、不作为,“整治平台应是当务之急,因为视频侵权从本质上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只有对原创作品进行有力保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行业生态环境。

  短视频从业者:谁说“电子榨菜”毫无营养

  相对年轻的短视频行业里,偶成算是老资历了,为MCN机构工作,之前曾是某头部电影类自媒体主编。姑娘说得坦诚:“每个人基于各自立场、人生经验,会对同一件事持不同看法。我理解张艺谋导演,但站在用户立场,大家何尝不喜欢在看片前先做快速了解、排雷?这是一种用户需求。”

  以短视频从业者的立场,她认为解说类视频之所以掀起热度,一方面是广泛的用户需求使然,另一方面解说类视频相对易入手,会激发网友的二创热情,供需两旺,所以双向奔赴。

  再以“审美”为例,在广大电影人及爱电影人的眼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电子榨菜”毫无营养。尤其影视解说备受质疑和诟病的,是其对作品的压缩一定程度造成了“肢解”,加剧了文化“速食主义”。比如“3分钟看完××电影”“10分钟看完××电视剧”的剪辑,所有男主角叫“小帅”,女主叫“小美”,反派一律喊“丧彪”,将作品简化为直白、简陋的故事梗概。张艺谋此次言及的“电影艺术本体”,恰被认为短视频容不下的异类。当时长榨干了镜头、调度、隐喻、蒙太奇等艺术性,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都可能成为面目相近的“故事会”。

  话筒递给短视频业界,偶成告诉记者,如同现在的微短剧也在追求精品化一样,电影解说类短视频固然有所谓套路,“但也是一门技艺”。剧情关键片段的捕捉、背景音乐的选择、文案的品质、讲述的节奏感、末尾留悬念以制造“未完成的紧张感”等,在一个良莠不齐、相对粗放型生态里,是甲之模板、乙之“技法”进而“艺术追求”。毕竟,榨菜也能提鲜,只要原片里有真材实料。

  电影学者:数字时代躲不掉,关键还在因势利导

  技术越进步,人们越繁忙,耐心越成稀缺品。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反复强调“时代”,他认同稻田丰史写在《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中的一些现象。我们身处“倍速时代”,互联网技术让我们轻易获取海量知识,也使我们接触的信息越发碎片化。当时间和耐心成为奢侈品,短视频作为一个高效的信息传播载体,能使人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换取高密度内容。电影解说类短视频无非是人们追求信息传播效率的必然结果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观众习惯的改变,不能拒绝时代的脚步。”陈晓达说,既然技术迭代不可逆、数字时代躲不掉,对电影人而言,与其责难“短视频杀死电影”,不如思考怎样因势利导,善用短视频的触达逻辑,同时坚守电影艺术精品的追求,用好作品把观众请回电影院。“短视频、微短剧领域而今生机勃勃,呈无人浇水也能自发生长的原生态。为何不能把这些‘植物’放在文艺的百花园里作为其他样式的补充?因势利导总比放任自流好。”他觉得,短视频里的高效率、强互动是抓住今天年轻网友的“灵魂”要素,或许能为传统电影叙事带来启发。

  硬币的另一面,观众无法被苛责,但观众亦需要引领。譬如完善文艺评论体系、社会评价体系,以鼓励观众更注重电影的内涵和价值,而不仅仅追求视听层面的一时之爽;譬如推动美学教育,让更多年轻一代既能欣赏视觉奇观,也能看懂影像间蕴藏的生活教益、历史之思、人性真谛;既能玩转风驰电掣的游戏、电竞,也愿意在光影里享受心灵的安静与平和。

  “电子榨菜”吃多了会不会造成大众惯性的“向下兼容”?陈晓达直言,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它的出现也曾被文学视作“猛兽”,但人类文明史已经证明文学不朽。电影也一样,“电影《神鞭》里的主人公,本是用辫子格斗的高手,但枪炮时代,他摇身变为神枪手,换了武器,但灵魂不变。”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