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云·之/间》讲述40载命运交错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江/云·之/间》讲述40载命运交错

来源:北京日报2024-11-18 09:40

  记者 王润

  在赖声川导演的名剧《暗恋桃花源》中,江滨柳和云之凡这对眷侣在战乱中被迫别离40年,直至两鬓斑白才得以重逢。《暗恋桃花源》首演35年后,赖声川的第40部原创作品《江/云·之/间》将这段爱情故事再次搬上舞台,于1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赖声川(左)和胡德夫重温当年一起玩音乐的时光。 记者方非摄

  该剧通过二人之间长达40年的分离时光中写给对方的书信,记录了两个错置的情人和一个错过的时代。电影演员张震和“中国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首次登上戏剧舞台,共同讲述这个充满无奈与无常的人生故事。

  赖声川构建跨时空剧场诗篇

  赖声川将35年前的《暗恋桃花源》比作素描,而《江/云·之/间》是在故事主体结构之上,用更加细腻和丰富的笔触,娓娓道来江滨柳和云之凡二人交错的命运和时代洪流中的无尽思念;用富有哲思的场景,构建出跨越时空的剧场诗篇。

  “回忆就像一个盒子。”伴随《江/云·之/间》第一句台词响起,设计得像是一个古董“多宝盒”、又复杂得如同“华容道”一样的舞台在观众面前层层展开。每一格都是一段回忆,串联起不同时空中无数的人生沉浮。

  剧中还有很多封信,曾出演过《暗恋桃花源》的林青霞、丁乃筝都提供了不同时期角色的信件,增加剧作的文学美。其中,结尾时90岁的云之凡写给曾孙女的那封信是赖声川写的。

  张震和江滨柳有特别的缘分

  “《江/云·之/间》是对我多年从影的验收。”第一次演舞台剧的张震,表示自己和这部戏有“很特别的缘分”:“江滨柳是长春人,我的姥爷也是长春人,《江/云·之/间》讲的就是他们那一代的故事。所以演江滨柳,可以让我有更多机会靠近我的家人,让我回想起他们说话的样子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让我通过祖辈的生活线索,去发掘他们的人生。”

  但演《江/云·之/间》对张震而言也是一个挑战。最开始,他常常梦到自己没有背好词就被推上台,“永远都觉得稍显不足,哪怕是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都已经熟到不能再熟的词,可能跟观众一对到眼神,就什么都忘了。”

  他认为电影表演和剧场表演很不一样:“电影表演常常会被打断,情感会不断被调整重来。而舞台剧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可以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零,从头到尾重新演一个戏。”他会根据自己每天的心情,在每一场演出中做一些调整,“这也是演话剧好玩的地方,根据彼此之间的节奏感、氛围、流动,可以做很多有趣的调整,这样的表演体验很特别。”

  胡德夫自弹自唱演自己

  “我出生在东部一个小渔港。出生的时候我祖父从南边的卑南区上来帮我剪脐带,祖父给我取了个小名叫作‘新港’,就是那个小港口。妈妈跟我说,我出生的时候,哭声比太平洋的波涛声还大,左右邻居都听得到。后来我仔细想了想,从妈妈的怀中落地,我的第一件衣服就是太平洋的风……”这是胡德夫在《江/云·之/间》里的第一段台词,来源于他的真实生命故事。

  第一次出演舞台剧的胡德夫是剧中唯一一个饰演自己的人,他自弹自唱,浑厚苍凉的声音一响起,无论是《太平洋的风》还是《匆匆》,无论是《橄榄树》还是《500里路》,都让人忍不住想流泪。那充满故事的歌声,就像海风一般,抚慰着每个人的乡愁和记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