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云·之/间》讲述40载命运交错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江/云·之/间》讲述40载命运交错

来源:北京日报2024-11-18 09:40

  记者 王润

  在赖声川导演的名剧《暗恋桃花源》中,江滨柳和云之凡这对眷侣在战乱中被迫别离40年,直至两鬓斑白才得以重逢。《暗恋桃花源》首演35年后,赖声川的第40部原创作品《江/云·之/间》将这段爱情故事再次搬上舞台,于1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赖声川(左)和胡德夫重温当年一起玩音乐的时光。 记者方非摄

  该剧通过二人之间长达40年的分离时光中写给对方的书信,记录了两个错置的情人和一个错过的时代。电影演员张震和“中国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首次登上戏剧舞台,共同讲述这个充满无奈与无常的人生故事。

  赖声川构建跨时空剧场诗篇

  赖声川将35年前的《暗恋桃花源》比作素描,而《江/云·之/间》是在故事主体结构之上,用更加细腻和丰富的笔触,娓娓道来江滨柳和云之凡二人交错的命运和时代洪流中的无尽思念;用富有哲思的场景,构建出跨越时空的剧场诗篇。

  “回忆就像一个盒子。”伴随《江/云·之/间》第一句台词响起,设计得像是一个古董“多宝盒”、又复杂得如同“华容道”一样的舞台在观众面前层层展开。每一格都是一段回忆,串联起不同时空中无数的人生沉浮。

  剧中还有很多封信,曾出演过《暗恋桃花源》的林青霞、丁乃筝都提供了不同时期角色的信件,增加剧作的文学美。其中,结尾时90岁的云之凡写给曾孙女的那封信是赖声川写的。

  张震和江滨柳有特别的缘分

  “《江/云·之/间》是对我多年从影的验收。”第一次演舞台剧的张震,表示自己和这部戏有“很特别的缘分”:“江滨柳是长春人,我的姥爷也是长春人,《江/云·之/间》讲的就是他们那一代的故事。所以演江滨柳,可以让我有更多机会靠近我的家人,让我回想起他们说话的样子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让我通过祖辈的生活线索,去发掘他们的人生。”

  但演《江/云·之/间》对张震而言也是一个挑战。最开始,他常常梦到自己没有背好词就被推上台,“永远都觉得稍显不足,哪怕是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都已经熟到不能再熟的词,可能跟观众一对到眼神,就什么都忘了。”

  他认为电影表演和剧场表演很不一样:“电影表演常常会被打断,情感会不断被调整重来。而舞台剧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可以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零,从头到尾重新演一个戏。”他会根据自己每天的心情,在每一场演出中做一些调整,“这也是演话剧好玩的地方,根据彼此之间的节奏感、氛围、流动,可以做很多有趣的调整,这样的表演体验很特别。”

  胡德夫自弹自唱演自己

  “我出生在东部一个小渔港。出生的时候我祖父从南边的卑南区上来帮我剪脐带,祖父给我取了个小名叫作‘新港’,就是那个小港口。妈妈跟我说,我出生的时候,哭声比太平洋的波涛声还大,左右邻居都听得到。后来我仔细想了想,从妈妈的怀中落地,我的第一件衣服就是太平洋的风……”这是胡德夫在《江/云·之/间》里的第一段台词,来源于他的真实生命故事。

  第一次出演舞台剧的胡德夫是剧中唯一一个饰演自己的人,他自弹自唱,浑厚苍凉的声音一响起,无论是《太平洋的风》还是《匆匆》,无论是《橄榄树》还是《500里路》,都让人忍不住想流泪。那充满故事的歌声,就像海风一般,抚慰着每个人的乡愁和记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

  • 内蒙古扎赉特旗:水稻迎来插秧季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