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600年昆曲和600年故宫的相遇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600年昆曲和600年故宫的相遇

来源:文汇报2024-11-19 10:29

  ■记者 王筱丽

  周一上午九点半《中秋奏凯》全体鼓笛参加、周二下午一点半《江州送酒》全体、周三上午九点半排练《长生殿·重圆》……上海昆剧团小楼入口外的白板写得满满当当,该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排练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12月11日至12日亮相北外滩友邦大剧院。

  “600年昆曲和600年故宫的相遇,自然会有别开生面的气质。”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知名导演田沁鑫久违地接受邀约担任演出的总导演。她特地从北京赶到上海执导,在紧凑的日程中为演员说戏、与幕后团队开会讨论。田沁鑫透露,首演之时,崭新的剧场将搭起戏台,“希望给上海观众带来梦回紫禁城看大戏的感受”。

  宫廷承应戏再现当代舞台

  “对于昆曲,我没有拒绝的能力。”田沁鑫如是表达对昆曲情感浓厚。自小,她就参加了北方昆曲剧社,在老师的组织下欣赏到上昆的作品。早在为昆剧担任导演之前,田沁鑫就会唱昆曲。她说,昆曲与故宫的组合令她充满创作的冲动。“宫廷剧本经历过千锤百炼,大多是很优秀的剧本,这次创排是对昆曲剧本来源一次意义深远的挖掘和整理。”

  据了解,第一季的剧目以“中秋”与“重阳”两大节令为主题,将选自故宫馆藏的清代宫廷承应戏《江州送酒 东篱啸傲》《全福庆》和清代宫廷常演的传奇戏本《长生殿》进行改编与创排,为观众呈现《江州送酒》《中秋奏凯》《长生殿·重圆》三出折子戏。

  “演了这么多年的《长生殿》,我们从未这样‘重圆’过。”担任艺术指导的张静娴和李小平两位老艺术家忍不住感慨。昨天下午的俞振飞昆曲厅,田沁鑫与演员们正为这段不一般的《重圆》打磨。四本《长生殿》是上海昆剧团的代表作之一,相较于四本中的《重圆》,此次演出将进一步完整丰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天宫的剧情,并呈现近8分钟的昆曲大场面名曲——众天女的【羽衣三叠】。

  在排练中,田沁鑫多次向演员们强调,要关注人物多层次的内心状态,除了表演好戏曲的程式动作之外,也要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仙气”。“导演对我们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饰演杨贵妃的罗晨雪对记者表示,“唐明皇与杨贵妃到了天宫,挥别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他们对大爱的理解要化进表演的细节中。”

  “回到古戏台”寻找戏曲本体

  11498册、6467部、3200余种,这些数字代表着故宫所藏的清宫戏本。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透露,此次合作,故宫向上昆打开了宝藏,在浩瀚的名录里选出适合自身再创作的剧本,上昆经历了五年时间。2019年,上昆首次踏入故宫的大门,开启了互访之旅。2023年,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遵循文物活化的宗旨,围绕学术研究、剧目创作、文化传播开展深度合作。

  在两小时的演出中,三出戏将给观众提供多元化的欣赏体验:以陶渊明为主角的《江州送酒》唱做兼有,将迎来首度昆曲舞台化呈现;《中秋奏凯》文武同台,年轻的“昆五班”将一展实力;大文戏《长生殿·重圆》由“双梅花”挑梁,再唱恍惚重逢的缠绵爱恋。

  在谷好好看来,创演、改编故宫戏本是上昆一次“回到古戏台”、寻找戏曲本体的探索。当前昆曲面临着优秀原创文本稀缺的境遇,传统剧目也日益减少,“我们不仅是创作一部戏,更期待通过深入挖掘故宫馆藏剧本、音乐、服饰,追溯昆曲创作的源头,以‘修文物’的工匠精神,激活宝贵的文化遗产、激发演员的表演潜力”。谷好好透露,第二、第三季故宫系列创作已被提上日程,“让现代与古代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赋予戏曲更强的生命力”。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2024-12-12 10:16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