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跨时空叙事,观众在意的是什么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跨时空叙事,观众在意的是什么

来源:文汇报2024-11-22 09:41

  ■记者 王彦

  重案组,一个能勾起许多观众港剧记忆的名称。本周,又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跨时空缉凶罪案剧《太阳星辰》开播,把人们带入全新的港风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腾讯视频上线,该剧还是中国内地首部与奈飞同步同时更新的亚洲罪案剧集,之后也将陆续登陆多家海外流媒体平台。在罪案剧已是全球流媒体平台重要类型的当下,新剧何以突围?

  从前6集来看,跨时空缉凶的戏剧架构、时空错位带来的伦理命题,以及不同年代的中国香港社会风貌,共同构筑了剧集的特色。如果说,《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鉴证实录》等早期港剧作品拓宽过一代观众关于类型剧的想象,也在二三十年前丰满着不少70后、80后内地观众对香港的认识;那么2024年,当《太阳星辰》面对视野与审美都在进阶的受众,许多类型上的技法未必多么诱人。在这个跨时空叙事里,见多识广的观众真正在意的已返璞归真,回到人的情感、侦缉日常所嵌入的世情世相。

  把戏剧张力交付人的关系

  故事从1993年开始,重案组警察杨光耀追查一起连环凶案,过程中,他意外来到了2018年。在25年后的时空里,旧案尚未了结,新的血案又发生了。

  双时空的缉凶之旅固然是奇观,但主创早早建立共识——把戏剧张力交付普遍的“人”。编剧唐耀良觉得,罪案类型的剧本创作,其实是引观众在人性的迷宫里与主人公共同经历冒险,“不受困于自己布下的悬疑迷阵,而是拨开迷雾,抓住人物内心”成为剧本的创作基调。导演黄国强也为故事蕴藏的情感吸引。亲情、兄弟情、爱情以及关于赎罪与复仇的表达等,悉数被导演视作盛放人物与戏剧的容器,他希望从中探讨“人性灰度”,“很多人在环境及人际中挣扎求存,到底如何去评价善恶,值得观众去思考”。

  前6集上线后,剧中几对人物关系呈现出了两难与拉扯,而来自人性深渊的探照亦初露端倪。杨光耀与叶诚,25年前的师徒在新时空重逢后,引导与守护依然在,可随着时空漂泊者站在新处境里再审视,却发现迷雾重重。杨光耀与麦志鸿,第一集就亮明身份的警与匪。可身处2018年的杨光耀渐渐意识到,无论当年的大胆挑衅,抑或中间25年的静默,再到新时空里砸下“你身边有内鬼”的当头一棒,这场“猫鼠游戏”的主宾关系似乎得重新定义,而麦志鸿的人生来时路也可能换来一声喟叹。更让人牵挂的人物关系还有杨光耀与陈凯晴,“我”遇见了同龄的女儿并与她成了同事,非典型的父女二人都将在此后剧情里经历对自我身份的探索、认同,及至情与法的再抉择。

  控制与反控制间的权力博弈,人性黑白灰交织但终究邪不胜正的较量,相互试探又半路结盟的双向救赎……《太阳星辰》的故事行至此处,人的关系已成观众追剧的一大动力。

  融香港文化于人的命运

  1993年、2018年,故事里的杨光耀以一名普通香港警察的身份,穿越了两种制度下的香港。《太阳星辰》继承港剧的叙事传统,从具体的生活场景进入、从人物命运着手,用大众熟悉的香港文化让奇幻故事轻轻落地。正如黄国强所说:“很难有一个项目,可以让我把心中不同时代的香港特色呈现出来,《太阳星辰》提供了可能性。”

  美术置景上,剧组努力还原1993年和2018年人们的生活给城市留下的痕迹。祠堂、庙街、唐楼、霓虹灯错落的巷子等,都以浓郁港味为观众开启时光任意门。这并不仅仅出于营造不同时代香港城市风貌的功能设置,事实上,有别于维多利亚港湾的高楼大厦,这些散落于市井的唐楼、餐厅等,才是普通香港人通常的社会交际点。此间有过客匆匆也有熟人熟事,杂糅又快捷,既是香港文化的直接注脚,五方杂处中也暗藏人性龃龉。

  再以音乐与影像为例,剧中已多次出现Beyond的歌声。其中《情人》以原唱、女声版、变奏版呈现,呼应着人物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关系。另一首《无悔这一生》则为杨光耀直抒胸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缉凶探案有了全新的手段和迭代的技术支持,现场勘察、审讯拘捕等也都相应有了更加规范、科学的流程要求,但警察缉凶的不懈努力和对正义的坚定追寻始终不曾改变。而电影《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也意外契合地写就麦志鸿的角色判词。

  浓浓的港风港乐里,《太阳星辰》与观众认知里的港剧味道“对”上了。而故事仍在继续。接下来,介入未来的杨光耀会否扭转旧时空的秩序?这一穿越命题下对“伦理困境”的探讨,或将最终决定剧集能否兑现观众对新港剧的深层期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