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草根”剧团深耕乡土二十载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草根”剧团深耕乡土二十载

来源:人民日报2024-11-25 09:00

  记者 郑海鸥

  11月10日,浙江杭州临安区峡谷源村,不到下午1点,4岁的儿子拉着王秋冉就往村文化礼堂走。今天,杭州新青年歌舞团来村里惠民演出。许多孩子围拢过来,看搭台、看彩排,还想摸摸道具。等到2点半演出开始时,现场已是人山人海。

  “我们等候的时间比演出的时间还长呢!”王秋冉说,“经常是这样,盼着他们常来。”

  20年来,杭州新青年歌舞团始终扎根乡间沃土、惠民服务,从一个“草台班子”成长为全国首家新三板挂牌的民营文艺院团、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找到了一条民营院团发展的新路子。

  图①:新青年歌舞团在萧山区三头村文化礼堂演出。朱凌海摄

  图②:专业舞蹈老师给村民排练舞蹈。记者 郑海鸥摄

  送文化——

  每年送戏200多场,扎根乡间创排作品,抓住老百姓的心

  萧山区衙前镇,一场大雨突然降下,台下的村民却迟迟不走,演员们转头一看,喊一嗓子:“都去长廊!”于是,演员们在长廊里继续演,观众蹲在一旁看,站不下的,就打着伞围着看。

  “我们始终被大家喜爱和需要,十分感动。同时也如履薄冰,一定要把服务搞得更好!”杭州新青年歌舞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钎说。

  2004年,舞蹈专业出身的张钎来到杭州组建新青年歌舞团。七八位演员聚在一起,在城乡接合部租下一间民房,地面坑坑洼洼,夏天是闷罐子,冬天到处漏风,演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演员们将舞台搭在老百姓“家门口”,最多时一天在各个村辗转演出两三场。舞蹈演员、现任新青年歌舞团团长的曾凡思一年最多演出200多场。

  可是,新青年歌舞团的发展模式与其他民营院团并无多大差别——被动等演出、主动要演出。由于缺乏自主性和竞争力,濒临解散。

  2007年冬天,为应对发展危机,队员们讨论后认为:制约院团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没有“金字招牌”“拳头产品”,“有戏才能‘有戏’!要主动创作优质作品,抓住观众的心,积攒人气,稳固地位。”

  戏从哪里来?一年在村里演出200多场,新青年歌舞团对老百姓的喜好太了解了——现实题材作品和传统文化节目最受欢迎。大家意识到,“我们过往3年的奋斗经历,有血有肉、有笑有泪,不正是很好的素材吗?”

  集中精力搞创作。2008年,情景舞剧《在路上》被创排出来,讲的是一群外来务工者在生存的挑战中挣扎、拼搏的故事,几乎每个情节都取材于真实生活。

  曾凡思坦言:“每次跳完都会哭,这是我们自己的经历、岁月的苦累、心中的梦想啊!”

  戏到哪里去?排练完成,《在路上》首先走到工地。“这不就是我们的故事嘛!”不少观众边看边抹眼泪。台上台下的共鸣,无缝契合。

  演员们知道,“我们抓住老百姓的心了!”

  《在路上》先后在各个工地演出几十场,场场爆满。

  各界好评如潮,《在路上》获得包括浙江省戏剧节剧目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

  从扎根人民中得到艺术的馈赠,多部优秀作品相继问世——《词风·水调歌头》展现中华传统诗词文化,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寻找雷锋》讲述青年进城务工者助人为乐的故事,人物鲜活生动,弘扬了正能量;反映田间地头劳作场景的群众文艺作品舞蹈《作裙》,深受老百姓喜爱……

  金杯银杯和老百姓的口碑都赢来了,新青年歌舞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路上》盈利30余万元,《词风·水调歌头》盈利400多万元……”张钎说,2013年起,新青年歌舞团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演出稳定增长,团队扩大到百余人,还参与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等国家级演出。

  走得再远,新青年歌舞团的坚守始终没变——时刻不能脱离基层。于是在机制上特别强调:所有编导和演员晋升的首要标准是送戏下乡必须超过500场,否则一票否决。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我们始终的坚守。政府支持,群众欢迎,还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有戏演、有钱赚,院团就有前景、有希望。”张钎说。

  新青年歌舞团在萧山区尖山下村表演川剧变脸。图为受访者提供

  种文化——

  调动资源专业服务,留下带不走的队伍,服务群众1200多万人次

  “一条运河村中穿,我家是那新新的岸……”晚上8点,萧山区临浦镇通一村的文化礼堂灯火通明,婉转的村歌传得很远。“发音要更准一些,气息要稳,注意连贯性……”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硕士研究生朱昶宇,逐字逐句地给村民合唱队队员辅导。“老师很专业,也很耐心,我们都在努力学,争取唱出咱村的精气神!”拄着拐还认真学唱的村民涂晓琳说。

  涂晓琳坦言:“搁在以前,村民是很难找到专业老师培训的。”

  每年送戏下乡200余场,新青年歌舞团也看到了基层文化的短板——设施利用率不高,活动不成体系,文化队伍不多……

  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变化也被看在眼里。张钎说,早些年,老百姓常常是里三层外三层把演员围起来。为什么?看稀罕,连演员化装都好奇。往后,老百姓就问我们:“能不能不要演完就走,再教我们几个节目?”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表示,近年来,我国基层尤其是农村的公共文化硬件设施都建了起来,但普遍面临有阵地、缺服务的问题,尤其缺乏长期、专业服务,其症结在于缺乏人才。

  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新青年歌舞团马上开始探索——在基层留下带不走的专业队伍。

  2016年,新青年歌舞团创新推出文化管家服务模式——由政府购买,新青年歌舞团按照服务清单和百姓需求,派出专人长期驻扎基层一线,向老百姓提供一揽子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管家”也成为老百姓对派驻人员的亲切称呼。按照老百姓的说法,“光是在村子里看见一个个90后、00后文化管家青春的活力,便想跟着唱唱跳跳。”

  在衙前镇,企业多、年轻人聚集,文化管家李丹迪便有针对性地请来书法、八段锦、瑜伽等专业老师,让上班族有一个充实的午间。

  “文化管家做培训、建队伍、搞活动,我们有求必应,请来的老师水平高!”村民何飞娜说。

  “诸生妙制、名噪洛阳”,说的是萧山区戴村镇顾家溪村的省级非遗项目顾家溪手工造纸技艺,可年轻人却很少了解。文化管家走村入户时了解到传承人宣传推广的期待,便迅速联系新青年歌舞团的国家二级演员李建平。李建平来到一线,创作了舞蹈《纸曰》,乡村舞蹈团凭此在全省获得群众艺术金奖,许多年轻人也对这项非遗产生了兴趣。

  有了文化管家的助力,更多村民从“灶台”走向“舞台”,更多传统文化被更好地挖掘、传承、弘扬,文化礼堂也更热闹,空间效能稳步提升。截至今年10月底,文化管家打造一镇一品项目近200个、一村一品项目近1000个,培育近1万支群众文艺团队,服务群众1200多万人次。

  李国新表示,作为专业的社会力量,新青年歌舞团创新服务机制,有效拓展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文化管家一方面对接老百姓的需求,让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一方面调动自身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资源,让民营院团的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用武之地。这一举措实现了文艺与人民的“双向奔赴”。

  戴村镇村民艺术团的演员表演越剧《盘夫索夫》。图为受访者提供

  优服务——

  “红色文艺轻骑兵”走村入户,推动乡风文明更上层楼

  孔璐瑶出生于1999年,喜欢跳舞、主持,大学时就是文艺骨干。毕业后,她应聘成为文化管家。“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影响更多的人,很开心。”孔璐瑶发现,通过文化活动,村民和村子有了可喜改变,“比如,为排好一个节目、为村里争取一项荣誉,大家眼里都是带光的。一段时间下来,乡亲们积极向上、团结进取、密切沟通,个人面貌和集体面貌都焕然一新。”

  像孔璐瑶一样,更多年轻的文化管家在乡土间找到了事业的方向和人生的价值,也慢慢改变着农村的精神面貌。

  柴燕丹曾在乡镇文化站工作15年,2019年加入新青年歌舞团成为文化管家。柴燕丹说:“背靠新青年歌舞团团队,平台大、资源多,有能力和渠道找到更多高水准的老师为村民服务。”

  文以化人、润物无声,新青年歌舞团送戏下乡、文化管家驻扎基层,无疑是巩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清清楚楚……”在萧山区党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青年歌舞团用一场快板书开展理论宣讲,赢得阵阵掌声。村民马玉说:“接地气、有感情,老百姓都听得懂!”

  “新青年歌舞团开展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内容丰富、群众欢迎,推动乡风文明更上层楼!”党湾镇党建办副主任孙春芳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走得更实更深。”

  对一个个文化管家、文艺工作者,老百姓总是用朴实无华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喜爱——递过来的热水和板凳,亲切的招呼和拥抱,亲手晒的萝卜干、自家种的瓜果……

  “我们的舞台在乡间。农村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说这话时,孔璐瑶嘴角上扬,自信而坚定。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