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好东西》:用脱口秀方式打开一部电影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好东西》:用脱口秀方式打开一部电影

来源:文汇报2024-11-26 08:56

  ■记者 柳青

  电影《好东西》里,女邻居小叶不能理解单亲妈妈王铁梅为啥要和她乐队里的鼓手小马约会,她看不上小马,但王铁梅告诉她:“能让自己开心的就是好东西。”其实,王铁梅并没有把幼稚的小马当作可持续交往对象,她把他们的关系定义为“课间10分钟的松快”。

  有人赞美《好东西》,有人则不,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大概相当于小马在王铁梅生活里的地位:能让自己开心一会儿,虽然只是课间10分钟的调剂。

  导演邵艺辉把上海形容为“女性友好城市”,《好东西》的上海何止是“女性友好”,电影里那片梧桐树覆盖的街区是小姑娘和大姑娘的理想“娃娃屋”:男人们很有自知之明地充当“女人的工具”,他们在饭桌上像开屏孔雀一样大搞“雄竞”,10岁、20岁和40岁的女性相亲相爱,妈妈可以是女儿,女儿可以是妈妈,妈妈可以是朋友,朋友可以是妈妈,就连来自过往原生家庭的、来自糟糕亲密关系的伤痕,都是为了到这个理想的“娃娃屋”里被疗愈的。

  这样的《好东西》是不是生活相对富足的城市女性的“小甜水”?是不是段子和金句比人物更生动?是不是电影充当了脱口秀的容器,于是视听表达“乱来”?如果电影里的“前夫哥”是女权表演艺术家,《好东西》本身是不是女权商品?即便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也不能否认它让许多观众、尤其是女观众开心了一会儿,这一条顶一万条——它可以够不上“好电影”,但还是被认可成“好东西”。

  创办了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老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说过:电影的成功总是和观众的渴望相关。《好东西》公映后的首周末票房1.6亿元,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制造的声量远远超过它的票房实绩。对照年初的“国民闺女”贾玲导演的《热辣滚烫》,《好东西》的观众基本盘是有局限的。不过,《好东西》不惧怕“脱离群众”和“不接地气”,它是以此为身份辨识的。这个大城市里的“女性神话”或“女性童话”,属于那些能在生活中随时接触到《那不勒斯四部曲》、泰勒·斯威夫特、伍迪·艾伦和阿瑟·米勒的观众,这部分人群,特别是这群人中的女观众,已经为了“主流电影不讨好女性”苦恼太久。在《好东西》的发生地上海,过去的两三年里,剧场里上演过讨论女性生育意愿的音乐剧《不好意思!生不生娃让我好好想一想》,驻场演出的亲密小剧场《好运日记》大胆分享夹在“被催生”和“自我意志”之间的女性为何主动选择“辅助生殖”,更不要说小众的青年戏剧创作领域的《杂食动物》《做家务女子的雕像》在有限范围内引发过热烈讨论。戏剧工作者公然在舞台上开辟出一块“姐妹淘”的交流场,而作为“大宗商品”的电影,在这个方向上滞后太多。《好东西》引发群体狂欢,未必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在华语电影里,这样的东西实在很少,也来得太迟。

  前夫哥一脸诚恳地说出“我为你去结扎”,女观众笑了;小马委屈地冲着王铁梅大吼“我把你拉黑了”,女观众笑了;前夫哥和小马的饭桌“雄竞”以小马被脱掉上衣、露出八块腹肌的闹剧收场时,女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自第一场点映后,这些“梗”脱离了前夫哥和小马这些人物,脱离了它们发生的情境,仅仅作为金句和名场面流传开去。电影院里很快出现了二刷、三刷的观众,甚至在还没有公映时,点映场里就出现了年轻观众们忍不住“抢答”电影里的出圈“梗”,此起彼伏的“金句接龙”宛如立体声混响。这样的观影现场,像极了偶像男团女团的表演现场——男团女团的舞蹈并不追求对音乐的有效演绎,那些动作不承担意义,但是能烘托情绪,并且易于复制,能让粉丝们踊跃“翻跳”。《好东西》不也是这样一种很特立独行的非典型电影吗?叙事电影里遵循的古典戏剧结构和人物塑造,在这里让位给观点和姿态的表达,小女孩王茉莉朗读作文“我还是喜欢做观众”,“六边形妈妈”王铁梅教育女儿“正直勇敢有阅读量”,小叶告诉王茉莉“小男孩很好玩儿的”……在这些瞬间,情绪就是剧情,情绪比情节更能调度观众的感情,这可不就是小叶讲给王茉莉的励志总结:“等你长大了,会有新的游戏规则。”《好东西》何尝不是跃跃欲试地在建立商业电影新的游戏规则。

  论“接地气”,有和《好东西》同天公映的《风流一代》,在贾樟柯累积了20多年的画面里,中国女性在公共生活中的缺席触目惊心,风流一代的江湖女儿老去以后在大同的城墙下夜跑,这样黯然的现实大抵没法让人“开心起来”。论“视听语言优越”,文德斯导演的《完美的一天》遭遇“影展和公映两重天”,影展放映时一票难求,公映时门可罗雀,甚至,连赞美《完美的一天》都要自省是不是“被欧洲白人男性的审美规训太久”。于是,对照老一辈男导演《完美的一天》和《风流一代》力不从心的票房,能吸引观众回到电影院的《好东西》还真是好东西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