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路途中感受文化交流的力量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在路途中感受文化交流的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1-28 09:42

  记者 黄敬惟

  “世界那么大,哪些地方是非来不可的?”在旅行体验类节目《非来不可》第二季的先导片中,这个问题被开门见山地抛给观众。近年来,文旅行业愈发火热,旅行类节目成为不少观众“云旅游”的选择。

  将旅行与当地人文历史相结合,通过轻松的氛围和嘉宾之间的互动,传递人生经验和感悟……继承来自第一季的好口碑,《非来不可》第二季收获众多观众的喜爱。截至目前,节目在多个平台上收获好评,全网话题阅读量累计超38亿,全网热搜1407余次,多次登顶相关播放热度榜单。

  《非来不可》第二季由孟非、刘震云等嘉宾组成“非震式旅行社”,展现真实旅行途中的心路历程。在帕米尔高原上,见证一场塔吉克族的浪漫婚礼;在苏巴什佛寺遗址,感受穿越古今的文化力量;在撒马尔罕的大巴扎,尝一口《旧唐书》里的神秘金桃……节目穿越雪山草原、戈壁大漠、城市绿洲,用一路美食、美景为观众呈现美妙的人文之旅。

  节目海报。出品方供图

  “跳起舞的少数民族女孩明媚又自信,由内而外的快乐具有感染力。”“和好朋友一起的旅行是值得反复回味的珍贵经历。”“人生是各种体验的叠加,我们应该去到更多能触动人心的地方。”……评论区里,观众各抒己见,记录观看感受。

  在同类节目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做好一档旅行类节目”是主创团队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好的旅行节目应该让观众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发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激发灵感,提供动力,带来疗愈。”联合出品方聚仁传媒的制片人王辛表示,“节目希望让观众在旅行的过程中,看见世界、看见自己,寻找生活的‘解药’。”

  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内容更接地气。节目通过让嘉宾承担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角色,进一步强化“旅行体验”,同时增加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沉浸体验和“打卡”,减少说教,强化旅途中的见闻和感触。不少观众表示“第二季节目更轻松有趣,也更贴合真实的旅行”。节目总导演张龙表示,旅行类综艺的核心是“尽可能呈现嘉宾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记录旅途中的意外性”,希望通过“玩给观众看”,让观众感受旅行的乐趣和魅力。

  “我们的目标是将文化和旅行结合起来。”节目总编剧李娟说。新疆库车的苏巴什佛寺遗址,东晋高僧鸠摩罗什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在此开坛讲经。节目在这里设置了游戏环节,嘉宾需要猜测哪些语句可能是由鸠摩罗什翻译的。“观众会发现,许多如今耳熟能详且仍在使用的词语竟然与千年之前别无二致,这形成了一个现实与历史的连接。”李娟说。

  跨国旅行是《非来不可》第二季的一大亮点。在乌兹别克斯坦,节目以《一千零一夜》《撒马尔罕的金桃》《丝绸之路》三本书为框架,让嘉宾探索唐朝与撒马尔罕之间的丝路回响。在古城遗址朗诵千年前未能从敦煌寄出的书信,在博物馆中欣赏有描绘唐朝民众划龙舟场景的粟特壁画,在雷吉斯坦广场上看一场讲述古丝绸之路故事的灯光秀,与喜爱中国文化的当地居民深入交流……节目不仅展现了难得一见的异国风情,更用一处处细节见证着丝绸之路上从古至今的文明交流互鉴。

  如今,乌兹别克斯坦年轻人对学习中文的热情日益增长。节目录制中的一个小插曲令张龙印象深刻——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嘉宾需要搭乘有着“地下博物馆”美誉的地铁。由于突遇大雨,几位嘉宾差点“迷失”街头,最终在几位懂汉语的当地中学生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路。“越来越多的乌兹别克斯坦年轻人正在学习中文,将来找工作时更具优势。不少青少年计划着来中国留学。”他说。跨越山海,古老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鉴故事,如今正续写着新篇章。

  “有趣、有料、有温度、有深度”,王辛这样总结《非来不可》的节目特色。旅行的意义或许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一样,但共通的是在旅行中拥抱不同,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感受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28日 第 11 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 南开大学:让梦想“带电”,为祖国“发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2024-12-12 10:16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