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微短剧以影像描绘诗与远方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微短剧以影像描绘诗与远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2-03 09:05

  作者:杨洪涛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从剧本孵化、精品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一揽子计划,确立将郑州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的战略目标。

  《又见鸾鸟起舞时》海报。

  之前,北京、江苏、浙江、广东、陕西、安徽等地也纷纷布局微短剧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布局。

  其中,文旅微短剧成为抢眼的创作类型。

  2024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塑造一批古今辉映、联通中外的文化标识和符号,通过微短剧实现全球传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消费新模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还陆续发布4批“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其中许多作品为文旅微短剧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创作样本。

  “轻骑兵”跑出加速度

  微短剧与长视频相比,具有投资小、周期短、门槛低、上线快的优势。微短剧与文旅行业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以拓展产业赛道、拓宽产业边界,进一步挖掘新质生产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微短剧是名副其实的“文旅轻骑兵”,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的推广效果,提升目的地的吸引力,满足观众需求。

  微短剧对于文旅行业的宣传推介效果立竿见影,尤其有利于季节性、周期性要求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如东北银装素裹的冰雪奇观、新疆的独库公路壮丽风光、杭州钱塘江壮观的潮涌等,如果能够提前布局,适时推出“带货”能力较强的微短剧与旅游目的地形成呼应,就能快速、有效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如微短剧《天下嵩山》牢牢抓住少林功夫这个顶级IP,以弘扬武术精神、守护公理正义为故事内核,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竖幅构图为审美参照,展现嵩山标志性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将故事融入场景,用功夫引爆话题,推动嵩山旅游发展。

  微短剧主要通过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等载体传播,借助大数据算法实现精准投放、高效营销。对具有旅游意向但选择多样的用户来说,文旅微短剧既是说明书又是时间表和路线图。文旅微短剧对比较小众或新开发的旅游产品的推广效果更加显著。如《你的岛屿已抵达》取景于湖南常德,以慢节奏、田园风展现桃花源景区的美景;《等你三千年》取景于河北邯郸,通过古今爱情故事,体现“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你的岛屿已抵达》剧照。

  双向赋能助力创新

  微短剧可以利用视听艺术的传播优势,用影像语言助力文化和旅游资源实现转化和创新。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旅游目的地需要好故事、名场面、打卡地和情感连接点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的好口碑和影响力。各大景区的实景演出、花车巡游、非遗体验和变装秀等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恰好能为游客提供具有沉浸感的旅游体验。微短剧中的神话传说、逸闻趣事等,让山水田园、琼楼玉宇有了历史回响和诗意提升;剧中角色之间情感沟通的场景,如雨中漫步、策马奔腾等,往往成为游客争相效仿的名场面;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的镜头,如日照金山和三潭印月等,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地,鼓舞他们努力追寻诗与远方。微短剧《一梦枕星河》用温婉唯美的视听语言,展现街巷园林和高楼大厦,将苏扇、评弹等具有苏州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美景、美食、美物和美人吸引观众目光,敲击旅客心门,成为呈现苏州独特魅力的窗口。

  文旅行业同样可以赋能微短剧。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城市面貌能呈现不同的影像格调,热情、华丽、质朴、神秘等种种气质都可以在特定场景的加持下,自然而然地融入作品,为微短剧带来美感和新鲜感。微短剧《又见鸾鸟起舞时》的创作灵感源于河南的老君山、鸡冠洞等景区,剧中宛若仙境的美景赋予作品既绮丽又神秘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微短剧《“洛”花如有意》串起龙门石窟、东周王城、二里头等历史遗迹,尽显“神都”河南洛阳的富丽繁华。

  让精品化成为创作潮流

  微短剧与旅游业有着天然契合点。微短剧能够提供解压、圆梦、愉悦、共情等体验,与旅游的主要诉求不谋而合。随着旅游免签“朋友圈”的扩大以及微短剧海外传播的持续发力,文旅微短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笔者认为,要从创作层面和管理层面持续推动文旅微短剧良性发展。

  视听工作者应进一步摸索微短剧创作规律,增强故事情节与旅游目的地的关联性和融入感。目前创作播出的微短剧中,有的项目急于上马,作品少有戏剧冲突和叙事逻辑,微短剧成了旅游广告。今后的文旅微短剧创作要注重剧本的原创性和艺术性,用故事关联景观,用剧情吸引消费,用人物实现情感共鸣,用文化赋能口碑传播。此外,要推动文旅微短剧的经典桥段、角色设置成功转化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新消费场景和网红打卡地;也要开发周边产品和线下消费体验,联动大屏、小屏和景区屏幕,深度挖掘微短剧的附加值。

  相关部门也要针对文旅微短剧的类型、风格、故事和价值引领等,做出政策引导和谋划布局,加大资金扶持和评奖力度,提供行业样板。目前一些制作机构对于文旅微短剧的行业标准、创作导向和拍摄手法还不甚明晰,有的沿用以往的创作模式生搬硬套,导致作品的推介效果不佳。因此,要针对竖屏和横屏文旅微短剧采取差异化创作策略,积极拓展旅游目的地的定制业务,让精品化、IP化成为文旅微短剧的创作潮流。也要加强文旅微短剧的海外传播,打造具有中华文化标识、展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微短剧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旅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片来自网络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观古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举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