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讨好的勇气讨好到你了吗?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不讨好的勇气讨好到你了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12-06 09:29

  ◎郭千华

  2024年元旦,导演董润年用一部《年会不能停!》开启了解构职场的创作新风口。随后,“打工人日常”以不同面貌出现在《逆行人生》《凡人歌》等热门影视剧中。职场剧也从以往的精英化、偶像化衍变为如今的“打工人嘴替”。

  近日,董润年奉上的剧集《不讨好的勇气》,尝试将脱口秀文化融入职场生态。类型嫁接无疑增加了创作难度,在“遍地是梗”的互联网场域,“讨好”观众似乎没那么容易:如果寻求情绪释放,观众完全可以听一场脱口秀而不是看一部脱口秀电视剧。“不讨好”的概念之外,剧集怎样才能避免沦为一个注水的段子呢?

  用脱口秀的方式重新审视生活

  一部讲述脱口秀演员成长故事的剧集,脱口秀表演是“点睛之笔”,却不是构思难点。拍聚光灯下的舞台表演容易,难得的是将脱口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融入剧情,剖析脱口秀表演火爆背后潜藏的个人动因、行业规则以及社会情绪。

  《不讨好的勇气》中,少女吴秀雅脱口而出的诙谐吐槽,时常精准戳中事情的本质;工作后,她与厚黑领导、极品同事的每一次“过招”,与“完美男友”的每一次冲突,都成为开放麦的笑料。剧中,不仅职场生活与脱口秀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导演还借由脱口秀延伸了社会议题的广度与深度,引领观众重新审视生活。

  “2015年5月20日,早晨9点27分,吴秀雅右脚的袜子缩到了脚后跟的下面。”剧集第一幕便打破预设,用一个“袜子硌脚”的简单桥段,引出大厂员工吴秀雅的职场困境及讨好型人格的前因后果。

  中学时因大胆发言遇挫,吴秀雅从此远离红裙与篮球,开始压抑真实率性的自己。进入职场,她有求必应,亲密关系中,她处处退让。十年如一日的自我规训刻入潜意识,就连袜子硌脚,吴秀雅也无法旁若无人地脱鞋提袜。类似细腻、敏锐的观察在剧集中随处可见,为观众带来“换一个视角看世界”的新体验。

  以科普引入的叙事方式,又将跷二郎腿的危害、连续失眠的临床症状与剧情相结合,直击都市人群的生存痛点;既展现“调虎离山”抢功劳等职场“宫心计”,也表现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助力,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理解职场文化多面性、个人价值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脱口秀是回应世界的一种方式。剧中,吴秀雅登台表演屡遭冷场,脱口秀演员史野和她分享心路历程,“冷场才是常态,快乐和得意都是一瞬间的事。如果你一直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有人的喜欢、所有人的关注,那你就只能活成一个虚假的人。”由剧情推动带来的思考,一方面彰显了脱口秀演员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成功消解了“不讨好”主题的说教味道。

  剧集反馈中,大篇幅旁白设计成为最大争议。起初,大量旁白会有让观众“出戏”之嫌,但随着剧情推移,“全知视角”的叙事者如同旁观生活的脱口秀表演者一样娓娓道来,不仅为剧集增添了淡淡的幽默感,还拓展了剧情外延,帮助观众多一重感悟。

  “生活流”叙事无“狗血”也成戏

  同样以“众和公司”为起点,《不讨好的勇气》延续了《年会不能停!》的“白描”风格,生动刻画了职场众生相。作为一部贺岁电影,《年会不能停!》风格夸张,通过一个“连升三级”的荒诞故事辛辣讽刺了“大厂文化”,凸显打工人的职场困境。

  而作为一部剧集,《不讨好的勇气》则是以女性成长为主线,使用“生活流”叙事,触角伸向了校园霸凌、原生家庭、职场难关、性别差异等更广泛议题。“生活流”叙事常见于台剧、日剧,近年来豆瓣高分剧集《俗女养成记》《风平浪静的闲暇》《不够善良的我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生活流”叙事,重在记录和呈现生活的真实状态、捕捉人物情感的微妙变化。“生活流”叙事意味着摒弃强戏剧冲突和感官刺激,通过日常点滴细节的堆砌,将观众拉入主角的生活情景,从而收获大批剧迷的好感。

  《不讨好的勇气》不只谈及女性的普遍困境,也揭示了“为什么陷入困境”。都市白领吴秀雅可谓“一帆风顺”,拥有体面工作和“优质”男友(郑昊),却又结结实实地对生活不满、感到迷茫。因为“很好用”而无法升职、劳动果实被同事“摘桃”、男友习惯性插手自己的工作、不断妥协却沦为男友陪衬——表面上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吴秀雅,被社会期待和“男本位”价值观牢牢锁住,苦闷无处可诉。

  在人物塑造和人物关系设置上,《不讨好的勇气》展现出不拘一格的脱口秀精神。魏大勋饰演的脱口秀演员史野,是中国荧屏上少有的男主角形象:主动脱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身份,勇于追求能力范围内的自由和真实,鼓励、支持女友从事热爱的职业。史野与吴秀雅亦师亦友,是彼此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他们为观众提供了一份成熟婚恋观的范本。

  以往剧集涉及到都市女性,“狗血”剧情总是无法回避。为了制造话题“出圈”,往往依靠打造极端人设,追求强戏剧张力。从这一点来看,《不讨好的勇气》没有“讨好”当下剧集市场,一反都市女性题材“恋爱脑”“撕小三”“斥渣男”的老套路,并摒弃“性别对立”叙事。正是因为郑昊“不渣”,甚至还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男友,“不讨好”的故事才更有力度,被遮蔽的“女性失权”才更具讲述价值。

  脱口秀演员跨界有利也有弊

  上线以来,《不讨好的勇气》被贴上了不少标签:以脱口秀演员为主角,爆款电影《年会不能停!》的班底成员,新晋金鸡“影后”李庚希和最佳女配角刘丹,魏大勋“升咖”前的最后一部戏……当然,还有众多一线脱口秀演员的加盟,为剧集保驾护航。

  《吐槽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和《脱口秀大会》的爆火,带热了线上线下的演出。头部脱口秀演员凭借超高人气纷纷转型,综艺、影视成为脱口秀演员再就业的新出路。

  而这部剧中生动鲜活的细节离不开脱口秀演员的贡献。史野、吴秀雅为什么步入脱口秀领域,又如何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剧集借棒喝酒吧呈现了中国早期脱口秀演员的发展轨迹,骑着单车赶开放麦、段子被抄袭、脱口秀与本职工作相冲突等段落,拍出了脱口秀演员群体的真实经历与心路曲折。

  至于脱口秀演员在剧中频频露脸,利弊都很鲜明。他们本身作为一个喜剧符号出现在轻喜剧剧集之中,尤其是本色出演,不仅毫无违和感,还自带流量和话题。不过,说得了脱口秀,就一定能演好脱口秀演员吗?

  2015年,尔冬升导演的电影《我是路人甲》大胆起用了横店群演,用真正的路人甲来出演路人甲,其蹩脚的台词和生涩的演技遭到观众吐槽。影视表演是相当专业的领域,不是谁都能轻易分一杯羹的。同理,《不讨好的勇气》中的程路、ROCK(杨磊)等脱口秀演员明明在演自己,镜头却呈现出“尬聊”氛围,台词生硬、表情僵硬,若要真想转型,逐梦演艺圈,恐怕在表演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说到底,脱口秀演员若要跨界影视,需要放大自身优势,找到合适的角色才行。此前,童漠男出现在《年会不能停!》中就不显突兀,因为他饰演的高管本就是一个脸谱化的喜剧角色,与电影夸张荒诞的喜剧风格相辅相成;而在现实感很强的《不讨好的勇气》中,童漠男就仅客串了一段舞台演出。如果没有适合的剧本和角色,脱口秀演员还是跨界执笔就好。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