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锦绣霓裳 五福纳喜 欢娱影视闪耀2024国风大典尽展东方美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锦绣霓裳 五福纳喜 欢娱影视闪耀2024国风大典尽展东方美

来源:中国青年网2024-12-16 15:11

  近日,2024抖音国风大典在浙江嘉兴濮院时尚古镇落下帷幕。众多明星嘉宾、国风达人及国风爱好者汇聚古镇,共同穿越千年时光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娱影视应邀参展国风大典,携战国、唐、北宋、明代为背景的影视剧中的精美婚服亮相“欢娱华服馆”演绎千年华章。欢娱影视演员梁永棋、张婉莹担任“国风星尚官”现身“国风美焕夜”,着国韵服裳,绽放国风秀场,一展东方美韵。 

  一针一线展千年风华,“欢娱华服馆”尽显传统服饰魅力 

  一针一线皆故事,传统服饰演绎东方审美风尚。在“欢娱华服馆”内,欢娱影视结合“五褔”寓意选取《皓镧传》《骊歌行》《五福临门》《尚食》和《玉楼春》中的五对吉服进行展示,展出的服装采用勾金绣、盘金绣、螺钿镶嵌等非遗技艺及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在“欢娱华服馆”中还开设了互动打卡点,吸引了众多国风达人及古风爱好者前来打卡合影留念,感受东方美学的魅力。 

 

  绣球飞舞 水上婚礼,《五福临门》演绎传统婚俗文化 

  通过“欢娱华服馆”述说传统华服之美的同时,欢娱影视借由《五福临门》在国风大典现场献上了一场沉浸式传统婚嫁习俗展示秀。《五福临门》中饰演沈慧照的梁永棋与饰演好德的柯颖在古镇坊间秀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抛绣球”婚俗展示。媒婆牵线、绣球招亲,传统的婚嫁环节就这样全景、生动地展现在大众视野。 

  水上婚礼是一种独特的地域婚庆习俗,在抛绣球仪式结束后,梁永棋与柯颖携手登船,给在场游客带来了一场浪漫的水上婚礼展示,让大众沉浸式体验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国风璀璨,美焕之夜绽芳华 

  “国风美焕夜”是一场集国风文化展示、表演艺术呈现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盛会。欢娱影视演员梁永棋、张婉莹作为“国风星尚官”现身“国风美焕夜”领秀,身着传统服饰,尽显东方古典之美。 

 

  欢娱影视始终以传播优秀的中华?化为己任,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通过“影视+非遗”的方式创作饱含东方美学的优质视听文化内容,通过精美的服饰、道具、美术场景,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欢娱影视仍将继续坚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源头,助推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以更新颖的面貌、更多样的方式、更迷人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让东方之美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 离家的行囊装满爱与牵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