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梦如故》:独特叙事聚焦AI影视创作热点话题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一梦如故》:独特叙事聚焦AI影视创作热点话题

来源:政协号2024-12-19 14:40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影视剧制作各个方面,技术革新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AI能否代替人力的诸多讨论,面对技术冲击,我们更需要辩证看到人与新技术的不同价值所在。

  近日,芒果TV大芒剧场热播的古装爱情奇幻剧《一梦如故》就从AI技术对剧集制作的影响切入,将科技发展背景与微短剧制作相结合,捕捉现实热点,融入当下热议话题。对比长剧集制作,《一梦如故》发挥着微短剧“以小见大”的制作优势,精准的主题策划和高效的制作落地不仅为微短剧市场带来创新叙事,也彰显出大芒微短剧在AI科技向的探索和阶段性成果,打开“短剧+”制作思路。截至目前,《一梦如故》全网话题播放量2亿,Vlinkage微短剧播放指数Top1,猫眼剧集短剧热度值Top1,微博抖音等平台多话题上榜。

图片1

  人类 VS AI

  用个体意识改变代码世界

  剧情设置上,《一梦如故》以古今双时空叙事,巧妙将现实与虚拟结合,通过个体力量对抗AI剧本世界的戏剧故事,呈现出新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在现实时空,青年编剧顾晓萌有着创作理想和一股韧劲儿,甲方人工智能剧本创作软件研发者言溯则是典型理工男,当顾晓萌所创作的大女主“爽剧”被言溯所开发的AI生成剧本软件改成了“虐恋狗血剧”,这种颠覆性修改不仅违背创作逻辑,更让剧本主旨偏离,角色失去魅力。

  努力捍卫自己作品的顾晓萌和言溯理念不合,二人一番争吵后,意外进入到AI开发的剧本世界中。在这个时空,顾晓萌化身相府恶女千金顾一梦,言溯成为暴戾太子言君故,一心想要夺嫡的安王是幕后大反派。刚进入剧本世界,顾一梦和言君故险些按照原剧情双双下线。

  如何改变AI构建的代码世界在这里生存下去?意识觉醒的顾一梦努力对抗如纸片人一般的角色设定,并唤醒言溯记忆,对他人传递出“先爱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态度”的价值观,最终成功改写AI生成剧本的故事走向和结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得以跃然纸上。对于剧本创作,编剧杨快快分享保持自我的重要性,“在写言溯进入AI剧本中马上被‘纸片人’言君故吞噬时,我特别有感受,因为本质上我和他一样,最初没有自我认同感,渐渐地被唤醒、激活,找到真正的自我。”

  以AI影响影视创作的现实背景为切入点,微短剧的新颖设定既充满奇幻色彩,又具有现实意义,当主角自身的独立性激发角色自我意识的觉醒,凝聚在人本身的创造力彰显着剧集对于现实话题的观照。结局未定、绝处逢生,人类VS AI的戏剧冲突就让整个故事悬念重重。

图片2

  大时代与小切面

  凸显人类独有的情感创造力

  当创意与技术对垒,科技与情感碰撞,《一梦如故》以小切面聚焦大时代,在独特的创作视角中反思当下生活:不要惧怕技术浪潮,创意才是永恒的“金手指”。

  AI通过大数据内容生成剧本,虽然效率高,但在创意来源与深度、人物塑造、情节构建与故事逻辑等方面,AI剧本都不能取代传统编剧的创造力。制片人上官维和介绍,在创作《一梦如故》故事的时候,就将AI创作与人类情感进行对比,例如编剧的创意来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观察、想象力、情感以及对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够挖掘出深刻、细腻且具有独特人文视角的故事。而AI通过算法识别文本中的模式、情节结构、人物类型等信息,继而根据预设规则和指令组合元素来生成剧本,很难真正理解故事主题内涵,人物设定往往模式化、情节公式化,缺乏深度创意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无法拥有人类的审美与价值判断。

  基于现实思考,《一梦如故》的故事架构就体现着对于AI技术的反思性。在剧本世界闯关过程中,意识觉醒的言溯意识到AI生成剧本的种种局限,开始反省过于标签化的人设问题,例如端帝过于冷漠,并不关心子女,由此直接导致太子和安王之间肆无忌惮的争夺,这种一味造成矛盾冲突的人设生成忽视了人性本身的良善与温暖,失去了影视作品本身的温度。

  同时,言溯更坦言冷面太子这个角色以及整个软件的开发有着自我潜意识的投射。原来,在现实世界,言溯的父亲也是一名程序员,他告诉言溯情感是这个世界最没用的东西,久而久之,言溯就将自己潜意识里被抑制的情感植入到AI软件中,让AI生成的剧本显得毫无情感可言。

  回到现实时空,团队最终采用了顾晓萌此前的剧本正式开机,剧集也进一步诠释出具有创造力的情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数字、机器的独有天赋。正如执行制片人万子菱分享,“男女主角宿命的开端既是对自我价值观的坚持,也是对职业命运的叩问,两个独立灵魂的碰撞而引发的宿命奇遇,正是这个故事最大的看点。”

图片3

  文化+科技

  以匠心制作拓宽微短剧赛道内容想象

  在横屏微短剧的创作中,《一梦如故》对于影像品质的追求也独具匠心。古代时空中,古色古香的场景布置氛围感十足,角色的服装配饰颇有质感,当变化的影调和光线制造情绪,唯美柔和的日戏氛围与浪漫朦胧的夜戏环境就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

  剧中,在顾一梦和言君故携手对抗安王之际,言君故还用“皮影戏”这一古老的戏剧形式来还原顾晓萌所写的剧本场景:“大端朝丞相之女顾一梦,麒麟之女,得之可得天下。夺嫡二王争而娶之,谁也不知顾心中抱负,整顿朝纲,女子亦可不靠婚嫁,我顾一梦也想成就一番大业。”角色身上的理想主义和打破困境的决心颇具感染力,也只有这样的鲜活角色才能打动人心,将真情实感真正注入到故事的起承转合之中。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创新与情感是最强大的生命力,好的剧本是灵魂的对话,也是情感的共鸣。剧中,回到现实的言溯决定改变方向,优化AI软件,力图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成为为编剧服务的文字管家。

  如今,微短剧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野蛮生长”阶段加速进入到“全面提质期”。为了让世界观架构、人物设置更加新颖,在“科技+文化”的创作思路下,《一梦如故》有着对现实议题的探讨,也以戏剧化故事呼应人们对于新技术的好奇心。此前,在2024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活动中,《梦如故》发布的科技向预告就曾引发讨论。

  对于剧集的制作探索,网友分享“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鼓励更多的女性追寻梦想,勇敢地在人生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播出期间,《一梦如故》官微还在微博围绕“你认为AI剧本能否代替编剧?”话题发起投票活动,联动现实,《一梦如故》对于社会话题的映照和反思还将继续释放影响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