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魔法坏女巫》是《绿野仙踪》的“还魂记”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魔法坏女巫》是《绿野仙踪》的“还魂记”

来源:文汇报2024-12-24 09:41

  ■记者 柳青

  电影《魔法坏女巫》是成功的,它创造了音乐剧改编电影的最高首周末票房,上一部能在电影市场掀起风暴的百老汇改编要追溯到1978年的《油脂》。这电影又不够成功,它得到了北美和欧洲评论界的认可,可是人们揶揄它的2小时40分钟的片长:“电影用了音乐剧全剧的时长,结果只拍了第一幕?”有评论家调侃,感觉自己看了半场演出,在幕间休息时被赶出剧院。

  音乐剧《魔法坏女巫》改编自小说《魔法坏女巫:西方坏女巫的一生》,小说是对美国家喻户晓的童话《绿野仙踪》的解构。电影《魔法坏女巫》的制作方环球电影公司很早买下小说的改编版权,在音乐剧之前就启动电影改编计划,然而音乐剧先一步取得巨大商业成功,打断了电影改编的节奏并延迟多年。电影《魔法坏女巫》不是把一部长红的音乐剧迁移到大银幕,它能突破《悲惨世界》和《猫》这些音乐剧杰作没能幸免的“电影版失败魔咒”,恰恰是因为它没有太忠实于音乐剧,电影大胆脱离百老汇深入人心的舞台意象,把音乐剧、原作小说和作为起源的童话《绿野仙踪》以及1939年的老电影,共同作为素材,在低幼的情节里创造缤纷的银幕奇观。

  这不是音乐剧粉丝了解的舞台剧了

  格雷戈里·马奎尔的小说《魔法坏女巫:西方坏女巫的一生》出版于1995年,作者颠覆式地想象了《绿野仙踪》里的“恶人”西方坏女巫被误解的一生,她先是因为拥有特殊的绿皮肤被排斥,之后因为识破奥兹国魔法师的谎言而被权力的话语污名化,捍卫被欺凌的弱者,并且反抗权威的“坏女巫”艾芙芭,是带着“反英雄”色彩的边缘人。这部小说看起来是重述经典的非主流,但延续着美国主流文化反复探讨的主题,为边缘人物正名,包容差异,允许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这也是好莱坞A类大制作反复使用的万金油主题,所以环球电影公司在千禧年前后就着手改编这部小说。只是歌舞片的计划先落地成音乐剧,《魔法坏女巫》于2003年10月在百老汇首演,这并不是它的首秀,真正意义的首演是5个月前在旧金山卡伦剧院。当年24岁的亚裔青年朱浩伟作为群演参与了在旧金山的两场试演,小伙子没想到20年后他将执导同名电影。

  弗兰克·鲍姆的《绿野仙踪》出版于1900年,女孩多萝西在奥兹国的历险和返乡,涵盖了20世纪美国流行文化的主题:在路上的自由,变成“更好的自己”,警惕权力及其谎言,以及冒险的尽头是回家。马奎尔的小说试图让童话的种子生长出政治表达,但这部分内容在音乐剧里被过滤了,音乐剧重拾《绿野仙踪》的童话气质,以西方女巫的身份重演多萝西的经历,看似平凡的女孩在陌生的地方爆发了她未知的潜力,识破权威的谎言,最终和家人团圆。

  音乐剧《魔法坏女巫》的成功,得益于词曲作者斯蒂芬·施瓦茨写出《没人同情坏女巫》《受欢迎》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输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舞台意象——大大小小相互嵌合的齿轮包围了舞台,象征魔法师把奥兹国变成机械般冰冷无情的地方;舞台灯光呈女巫三角帽形状,舞美细节和群演服装呼应艾芙芭的肤色,整个舞台呈现浓淡层叠的绿色,隐喻“坏女巫”带来希望和生机。“齿轮”和“绿色”是这部演了超过20年的音乐剧最具辨识度的元素,这个舞台既是发达冰冷的大都会,又是博斯画笔下的怪诞《人间乐园》。

  电影《魔法坏女巫》在熟悉的、雷霆般的《没人同情坏女巫》大合唱中开场,然而影像带来的冲击是直观的:这不是音乐剧观众了解的舞台剧了。随着“好女巫”格琳达的旁白讲出“坏女巫融化在一桶水里”,镜头离开阴森城堡,全景是奥兹国的彩虹田园,多萝西和伙伴们的背影惊鸿一瞥地出现在画面边缘。《魔法坏女巫》开始在《绿野仙踪》开始的地方,是小说写到的多萝西从梦中醒来所见奇异景象:在无比美丽的土地上,盛开五颜六色的鲜花,绚丽的飞鸟在树丛里翻飞,人们戴着带铃铛的帽子唱歌跳舞。“坏女巫”的这抹绿色,被投入到杂色的调色盘里:格琳达是粉色的,翡翠城是浓绿的,金色的道路穿过七彩花田。电影《魔法坏女巫》不是把音乐剧再现到银幕上,而是用音乐剧的载歌载舞方式,再次唤醒《绿野仙踪》的世界,让1939年的银幕童话穿越时空复苏在2024年。

  唤起好莱坞大电影的乡愁

  《绿野仙踪》在1939年上映时,票房为300万美元,同一年《乱世佳人》的票房是3.9亿美元。《绿野仙踪》的首轮放映以米高梅公司损失110万美元收场,它没有在第一时间被美国观众接受,却在未来几十年里塑造美国电影的风貌——用简单的情节串联丰富的视听奇观,从1940年代起,这成了刻入好莱坞大制作的DNA。马丁·斯科塞斯、大卫·林奇和斯派克·李这些影响了美国电影方向的导演,都是《绿野仙踪》的影迷,美国电影界的怪才约翰·沃特斯说:“成为西方坏女巫是任何一个不愿做乖仔的野孩子的梦。”

  《魔法坏女巫》是“野孩子”渴望的《绿野仙踪》,导演朱浩伟非常敏感地把这则童话新编塑造成一场梦的戏剧。音乐剧和电影的“女巫飞天”的场景同是高潮段落。在剧院里,舞台空间和特技是有限的,演员不可能原地起飞,但是假定性的表演结合激昂的演唱,让观众短暂地获得精神层面的超越感。电影展开了实在的世界,塔楼是具体的,乌云密布的天空也是具体的,特效画面制造了字面意义的“一飞冲天”的不可能的场面。变换的镜头带来了多样化的景别,观众既从全知的视角俯瞰艾芙芭的蜕变,又进入女孩的主观视角,沉浸式地体会“反抗重力”。女主角辛西娅·埃利沃的表演让这个段落看起来是奇迹显灵的时刻,就像沃特斯形容的,这是惊恐交织着渴望的“野孩子的梦”。清醒地体会一场不可能的梦,这是电影施展的特权。

  导演强调,这部电影的时间太长,因为他不能舍弃原剧任何一段歌舞。电影从舞台转向奥兹国实景时,原先的唱段成为规模更庞大的奇观。剧中的男主角费耶洛唱《轻舞人生》,是发生在图书馆里的校园日常。转校生费耶洛性格奔放,点燃了死气沉沉的校园,电影放大了音乐唤起的主观感受,“大闹图书馆”成为一场肆意的校园马戏。导演和布景师设计了三个摞满图书的巨大滚筒,他们称之为“风火轮”,扮演费耶洛的乔·贝利和群舞演员们在三个滚筒之间奔跑、舞蹈、歌唱,这个段落把来自剧场的素材改造成吸引力电影独有的视觉奇观。同样,导演利用镜头带来的景别差异,突出格琳达的主观视角,有意识地渲染费耶洛这段炫目的舞蹈是“格琳达看到的他”,这是女孩浪漫的想象,也是来自女性的凝视。

  朱浩伟导演的兴趣在于“更大的声量,更大的场面,更大的奇观”,这让影片显得膨大臃肿,但不至于难看,热闹的歌舞、糖果般的色彩、帅气的王子和玫瑰色的幻想总是赏心悦目的。留恋旧好莱坞的影迷也许比剧迷更能接受这部电影,因为看它如同看《绿野仙踪》“还魂”,它并非给百老汇作品《魔法坏女巫》在过去21年的成就庆功,而是唤起好莱坞大电影的乡愁——用天真的叙事给观众造一场绚烂的白日梦,如今能带来梦幻感的电影实在是不多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青岛:小小蓝莓果 致富金豆豆

  • 甘肃敦煌开通两条新航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