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粹京韵之彰显,它们必不可少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国粹京韵之彰显,它们必不可少

来源:文汇报2024-12-24 08:49

  ■记者 李婷

  “由衷高兴为我的这批爱琴找到最好的归宿,期待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的专家、研究者们能尽早让它们重获新‘声’,将京胡艺术的丰厚内涵更好地传承下去。”京胡收藏家楼庄东动情地说。从18岁时母亲为他买下第一把老京胡算起,他的藏琴之路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日前,这位共和国同龄人倾半生心血收藏的70余把京胡传世珍品,被纳入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的艺术档案馆藏。它们涵盖了清末以来各个时期名家的典型用琴,既有被称为“清末胡琴四大家”的梅雨田、孙佐臣、陆彦庭、王云亭的珍贵用琴,也有梅兰芳、谭鑫培的琴师——徐兰沅的用琴和所制之琴,还有为马连良操琴的李慕良用过的珍贵遗琴等。彼时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就是在这些遗琴的伴奏下,度过了他们精彩的舞台生涯。

  集齐“清末胡琴四大家”珍贵用琴

  国粹京剧之京韵的彰显,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京胡必不可少。京胡,又名胡琴,个头虽小,简单的琴担、琴筒、弦轸、马尾弓,演奏声音却响亮并且贴近演员的嗓音,是戏园子里当之无愧的重要角色。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200余年来,许多流派唱腔是演员和琴师共同创造出来的,京胡撑起京剧唱腔的半壁江山。

  以居“清末胡琴四大家”之首的梅雨田为例,他是梅兰芳的伯父,京胡演奏流派创立者之一,曾任京剧代表性人物谭鑫培琴师。在谭氏传世的唱片里可以听到梅雨田为《卖马》《洪羊洞》等唱段伴奏的真声。京剧界评价梅雨田对京剧乐队“六场通透无一不精”,他的京胡艺术音色纯净,指法、节奏、托腔圆熟,被业界誉为开创了儒雅琴派。

  作为一代宗师的梅雨田,其百年前所用京胡初看尽是岁月印痕,周身斑驳似可见当年舞台上松香飞扬的激越,而琴筒上马尾的槽痕和左手握把处泛红的包浆,则印证了梅氏劲弓柔弦的琴艺风采。“梅琴”相比现代京胡规制明显尺寸小,但仔细端详却可见这把琴的福建黑紫竹琴杆粗细适中,竹节平整而棱线分明,历百余年依然挺拔不躬,实为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这把京胡的原收藏者是柳尧章——20世纪中国早期著名国乐团体“大同乐会”的民族音乐家,曾将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为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在琴筒底部,他手书了“梅雨田(梅兰芳叔父)拉奏的琴”(应为伯父)并留名签。

  京剧史料中有大量聚焦徐兰沅艺术人生的图文资料,可谓艺高声远。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段便是1921年徐兰沅替生病的茹莱卿傍梅兰芳赴港演出,从此梅、徐开启了长达28年的默契合作,为梅兰芳历任琴师之最。他不仅操琴,还制琴、研琴,甚至开设了自己的胡琴铺——竹兰轩。

  本次入藏的徐兰沅遗琴有两把。一把是他20世纪上半叶长期使用的爱琴,见证了梅、徐两位长期合作的大家,如何在台下对戏切磋、编曲创腔,如何在台上心气相通、珠联璧合的艺术风采。另一把是晚年用琴,陪伴徐兰沅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这把琴除了琴筒内可见徐兰沅的私印外,更是完好保存了竹兰轩镶竹包筒(窄长条薄竹片直立并排布满琴筒周身)的工艺。京胡自定型以来,镶竹包筒或为京胡最大的改观,这种费时费力的工艺业内少用,市场少见。

  为中国传统乐器学提供重要研究基地

  此次入藏的京胡中,不少出自马良正、史善鹏、吕顺昌、周井千等京津沪的著名制琴铺。这些老铺的兴衰苦乐和名师匠心,让人们看到不同地区文化、水土所孕育的不同京胡制艺特色,体察在时代审美中京胡制艺的历史变迁。那些能够因琴师施艺、因行当配材、因流派调琴的制作师,更是彰显了不一般的乐器文化和制作技艺的底蕴。

  “在看到这批收藏前,我觉得自己算得上是专业出身,但看到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京胡后,发现上海之外的天地那么大,很多对我来讲是空白。”民族乐器专家沈正国感叹,自京剧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相关的研究受关注,细分出戏曲服装、舞台美术等多个领域,但乐器研究鲜有人涉足。“200多年来中国京胡的集大成被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一网收入,为后来者提供重要研究基地。”

  “不到20平方米的书房里,摆列着5只展示柜,密密麻麻陈列着他倾注半生心血追索而得的宝贝。这些胡琴凝聚着时代沧桑,是京剧文化的实物见证。”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萍回忆她六年前走进楼庄东家的情境,依旧历历在目。收藏家花费了大量心血,单单是集齐“清末胡琴四大家”的琴就花了20年的时间,目前国内可能“仅此一份”。而上海的诚意也打动了收藏家,“有外地机构找过我希望收藏这批京胡,但我决心要留在上海。”楼庄东说,“虽然我的祖籍不是上海,但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这里是我真正的故乡。”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沪苏湖高铁通车运营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

  • 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箭楼恢复向社会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