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助力十大金曲出圈的《有歌2024》做对了什么?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助力十大金曲出圈的《有歌2024》做对了什么?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4-12-28 15:45

  “希望每一份热爱,每一份努力和坚持,都能够有回响,都能够圆满。”《有歌2024》第十二期“巅峰盛典”上,凭借《你的太阳》拿下“十大金曲”第一名的王天阳真诚感谢着这方舞台。从每天要穿越五十一个红绿灯、开车上下班单程一个半小时的兼职音乐人,到凭借歌曲火爆出圈的年度音乐人,王天阳的故事,证明《有歌2024》实现了最初的愿景。

  2024年,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推人、推歌的新渠道,也需要让市场对新音乐感兴趣的新逻辑。而截至收官,已经打造多首热歌的《有歌2024》,实际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节目找到的新逻辑到底是什么?不妨结合三个数据说话,到节目里找答案。

  年产7000万首歌

  新人、新歌却更难被看到?

  近年来,音乐行业推新人、新歌的困难进一步凸显。这一方面是基于短视频的音乐传播路径日益拥挤、市场钝感突出,对于音乐人来说,实现冷启动已经越来越难,即使打造了金曲也会“速朽”或陷入“歌红人不红”的窘境;对于全行业来说,短视频推歌成本逐年走高,撬动流量杠杆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前期音乐营销红利带动了音乐产能爆炸,全年生产新歌7000万首。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短视频“神曲”满地且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多样性,而大量好歌却在通道淤堵的环境下无法被看到。

  如何让好音乐被看到成为全行业的痛点。正如寻歌官蔡健雅在《有歌2024》中所说:“我们不缺好歌,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而在这个过程中,音综变成“翻唱综”正是行业困境的一种表现,如何找到好的新歌、让观众听新歌,对音乐综艺来说是一件越来越吃力的事;当这条传统推歌渠道被关闭,又反过来成为行业问题的一部分。

  幸好,有《有歌2024》这样做“冒险却正确的事”的节目出现,好音乐等到了自己的舞台。王天阳的《你的太阳》曾在奥运期间作为重要时刻的BGM为人所知,而此次通过节目,其收获的800万和王天阳一样“打工人”的共情,让歌曲真正实现破圈并持续占据多个热榜高位;还有在音综里从未有完整舞台的Dobi陈志、跑过几乎所有音乐相关职业的“野人”孟维来、歌曲被传唱本人却无人知晓的周林枫……当这些新生音乐人们成功出圈,《有歌2024》已经带来了改变,而这是一种区别于视觉化传播的全新传播途径,回归让音乐人被看到、好音乐有回报的“内容为王”模式。

  热搜1077个

  回归价值为行业“供氧”

  截至第十一期播出,《有歌2024》全网累计热搜1077个,微博相关讨论量破15.85亿,全网话题播放量破43.6亿。在年轻人聚集度很高的小红书,《有歌2024》相关话题词内笔记超700万条,话题浏览量4128.4万,充分说明了节目在市场主流人群中获得的认可。

  基于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歌2024》成功助推节目歌曲出圈,在各大音乐平台累计上榜326次,收藏量破1145万。而且被看到的绝对不只最后的“十大金曲”,如李宇春&邓见超《老照片》、张信哲&江皓南的《褪黑素》、汪苏泷&黄建威的《十里亭》、蔡健雅&宋瑀哲的《海藏》等大批歌曲都获得了诸多叫好;尤其是周林枫的《阿嬷》,在只有90秒展示的情况下获得全网热赞而被“捞”回节目,最终登上“十大金曲”榜单第七名。

  实现如此推人、推歌的能力,得益于《有歌2024》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内容为王”机制,重构了歌曲传播各个环节的逻辑,从前期由顶级音乐人和乐评人“严选”,在上千首歌里找到真正具有内容优势的好歌;到通过头部音乐人作为寻歌官“带货”,以个人能力、资源和流量实现产品包装;最终以音综平台为原点,形成下游传播终端裂变,这套逻辑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优质原创内容兑现价值。

  在此基础上,《有歌2024》通过赛制进一步提升音综的“好看”,以良性竞争模拟行业场景形成一个音乐筛选的机制,也让最终杀出重围的歌曲真正具有生命力。至此,一个具有内容、市场和社会多元属性的传播链路完善了起来。

  从“7秒副歌”时代突围而出

  为当代人创造歌单

  当蔡健雅与宋瑀哲带来的《海藏》拿下第五期第一名,一条高赞弹幕写道“口水歌的时代应该要过去了”。伴随着类似的实验性音乐也频频在节目里获得好评,以内容为最高标准的《有歌2024》成为音乐价值回归的一块阵地,而建造这块阵地的砖石来源于所有人共同的热爱,呼唤改变短视频以“7秒副歌”进行传播的现状。

  其中有寻歌官们的热爱,他们不仅用心打造舞台,而且尽可能地把自己作为绿叶,张信哲会愿意在自己不算舒适的音域演唱,去衬托周林枫、希林娜依·高等选手的表现,表示“只要让他们的音乐好,我要干吗都可以”,汪苏泷还把音乐推荐人带到自己的演唱会,在节目之外为歌曲“拉票”;也有音乐推荐人的热爱,他们不仅带来了摇滚、说唱、民谣等多元类型,也有《你的太阳》《阿嬷》《茶花开了》这样情感厚重的表达,更有如《红绣花》《雁归》这样的宏大主题;还有尽可能提供歌曲展示机会的节目组,以及在现场高喊“好听”、在弹幕区安利音乐人其他好歌的观众,围绕节目的一切,都在用心、用力地把每一首歌举得更高,“为好音乐全力以赴”。

  正如孟维来化用《野人》歌词的感言所说:“漫山遍野的‘花骨朵’终将绽放。”怀揣音乐梦想与才华的音乐人们,正通过《有歌2024》从“花骨朵”盛放开来。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