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喜看“喜人”破题喜综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喜看“喜人”破题喜综

来源:文汇报2025-01-06 10:44

  ■见习记者 孙彦扬

  这两天,主打素描喜剧(Sketch)的《喜人奇妙夜》发出了第二季预告,演员秦昊的一句“到底什么是Sketch”也成为很多人的“嘴替”。新奇也好、疑惑也好,一大批概念新、形式新、演员新的喜剧节目在2024年势不可挡地被看见、被关注、被喜爱。

  回望一年,从《喜人奇妙夜》成为“夏天最大的惊喜”,到《喜剧之王单口季》与《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联袂”上演,再到《喜剧大会》与《单排喜剧大赛》在年末无缝“接棒”,“喜剧综艺大年”让喜剧成为理解时代情绪与表达多元故事的重要触角。业内对喜剧的判断是,市场对喜剧的需求是旺盛的。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喜剧综艺大屏端累计观看户次已达17.2亿,平均观看完成度较去年同期上涨18.7%;在网络端,喜剧综艺的上线数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社媒声量也同比高速增长,在艺恩数据近期发布的《2024年喜剧综艺年度报告》中,2024年喜综社媒用户互动量超3.82亿。

  这是一场寻宝,喜剧人带出新的喜剧形式与态度。这里有情绪价值“顶满”、以“Passion!”解除封印的“疯猴派”脱口秀演员付航,有不断探望传统相声与当代喜剧联系的阎鹤祥,有以“油雅霸总代言人”盘活赛道夺冠的演员李川,还有以喜剧“启明”更多社会议题的视障脱口秀演员黑灯。他们在向观众、向喜剧本身宣言:喜剧的边界在模糊,“喜人”现身江湖并非要重塑定义,而是在探索突破与寻取新声。

  “笑中带泪”的单口喜剧:理据的传达与时代的脉搏并不“搁浅”于笑意

  一句近乎嘶吼的“Passion”,脱口秀演员付航在舞台上的激情呐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未知与伪善的新式“乐观”。付航将社会议题的刺激、不停息的笑点以及丰满的表演共同交付给观众,周奇墨、大老王等喜剧人与现场观众“笑着流泪”,线上弹幕“直接爆哭”点赞超过万个。正如英国批评家、哈佛大学文学教授詹姆斯·伍德曾言:“带泪的笑”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喜剧发明,笑意与同情反复打断并加强,创作者与观众不再“隔窗相见”。

  付航的段子从生活而出,说到底,他呼应着时代的情绪。正如付航被观众称为“猴”,他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戏称,而是观众对他喜剧方式的简练概括,他拥抱人们的评价。郭麒麟评价付航:“你特像那种历经八十一难,现在就要给你册封斗战胜佛,你说去你的,我就当齐天大圣。”付航不以随大流的方式解读世界,而这样的“另类”恰恰唤醒了人们被时代大潮紧紧裹住的“个体性”,当寻求未来回报的“激情”消散,专注当下生命的“激情”引起了人们最朴素的好评。

  脱口秀仿佛一场表达时代的风,方式是“速写”而非精雕细琢。阎鹤祥曾在舞台上笑谈,与相声相比,脱口秀似乎没有结尾。脱口秀确实在表演中敞开:它用笑料呈现人们共情的“碎片”,碎片实际映射了更多,而脱口秀演员和观众默契地选择“收手”。于是,我们在脱口秀中能够看到生活,但又暂时地“断开连接”。

  轻盈自有其美妙之处,不必用以“油画”的方式评判“速写”。而或许,理据的传达与时代的脉搏并不“搁浅”于“笑意”。

  撕开人设与套路的旧剧本,直指与观众的“心灵碰撞”

  一声“李总”,“油耗”拉满,喜剧人李川成为网友心中“掌管古希腊霸总的神”。1米87的个子,一身笔挺西装,一副金丝眼镜,不管有无酒杯手里都“摇”着美酒,步伐自信,动作微晃,网文与微短剧中的“霸总”在喜剧人李川的戏弄式演绎下再次“出圈”。当李总去治病,他对自己的支气管说“未经我的允许,你竟然敢擅自发炎”。当李总发生交通事故,面对是否醉驾的询问,他答“生活这杯酒,谁喝谁不醉,敬生活”……

  借梗制造反差,用浮夸“答非所问”,容易制造爆笑时刻。“霸总”表演以及微短剧套路,让李川在《喜剧大会》一夜爆红,与张维威的成功组队也使他摆脱了前期训练营中导演组无法看懂其作品的窘境。为演好“霸总”,李川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用三年储备“霸总素材库”,最后被他搬上舞台的不及一半。

  以“霸总”人设解构“霸总”,它对现实的讽刺效果有限,微短剧套路不能持续有效。李川坦言:“我是在讽刺赛道,并非要成为这个赛道的人。大家笑了,说明我把讽刺霸总的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虽与“李总”角色暂别,但其影子还在,李川接续演绎爱豆、公公、经纪人、异世界小弟、帅气发小等不同角色,将“霸总”消化为一种演活角色的逗笑方式,时常在表演中“微油两秒”,其颇具标志性的神态成为演员与观众心有灵犀的爆笑时刻。

  回到原点,为什么是“霸总”?李川在其决赛作品中幽默缕析:前偶像剧演员的信念感让他“无痛”成为霸总,为跨圈演喜剧解题。为什么是喜剧?李川夺冠后表示“因为喜剧是件美好的事”。在李川眼里,“霸总”不仅是角色,不仅是一种喜剧方式,更是打通生活的出口,而观众在心中会意。舞台上十分钟的亮相,人设与套路只是一种讽刺手段,喜剧演员最终要处理的是与观众的关系,李川做的只不过是把角色演“亮”,把故事讲“活”,再与观众开展一场“心灵碰撞”。

  不断模糊的喜剧形式,不断现身的“喜人”

  去年爆火的几位喜剧人都有“不破不立”的决心,他们用行动反复诉说:喜剧是自由的,喜剧人没有边界。而《喜剧之王单口季》将节目重心放在“喜人”上,屡破综艺热度纪录,频出爆款话题,也说明了喜剧在向“喜人”转变。

  当相声演员站在脱口秀舞台上,传统与时兴的张力无比庞大,被戏称为“德云太子妃”的阎鹤祥毫不保留地剖析自己的困惑,并在《喜剧之王单口季》总决赛的舞台上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对跖点”。这是地理学概念,更是阎鹤祥的生命体验。在面对“退无可退”的中年处境以及传统相声如何适配当下喜剧的困惑时,阎鹤祥骑摩托车“出走”到南美草原,这是他家的对跖点,更是“离自己所有困境最远的地方”。由此,他也找到了相声与脱口秀的互通之道——“如果喜剧是个圆,脱口秀的舞台是相声的对跖点,如果走心的话,我们是最近的,如果不走心,我们是最远的”。这成为了很多网友“心目中的最佳段落”:“这是前所未有的真诚。包袱响了,台下鼓掌了,我的眼泪也流下来了。”

  传统相声向单口喜剧等当代喜剧形式的探望,阎鹤祥是“走心”派。他讽刺自己老本行的弊病,同时为它的生命力“正名”:首场表演,他一激动用相声“现挂”脱口秀,连问三个排比句炸场。末场谢幕,他回归相声演员,走上回“家”的路。阎鹤祥认为,虽然喜综赛场的选手不是一个行业的,但都在做喜剧,他们时刻交流各自的创作观念。“不同喜剧形式的创作原点不同,漫才有一些吐槽,跟‘捧哏’类似;而相声创作多站在第三视角,现在通过做脱口秀觉得以后可以更重自个儿的表达与感受。我不想让观众觉得在搞笑这件事上相声不行了。”阎鹤祥即将走上《喜人奇妙夜》(第二季)的舞台,他又会寻出何种喜剧宝藏?

  传统喜剧“不守旧”,更多喜剧人在开拓喜剧的边界。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战玉冰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喜剧有某种代际性,我们可以说一代有一代之喜剧,或者一代有一代之笑点。”中国传统喜剧创作中追求完整的叙事方式在被不断反思,素描喜剧、脱口秀、单口喜剧等喜剧形式获得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今年的喜综也展现出脱口秀产业的内部“活性”:仍有更多从业者在线上线下、厂牌与形式的破题中寻求新的可能。或许有网友会问,“这不是我熟悉的脱口秀”或是“这不是我熟悉的相声”,但人们笑了,人们有所思,喜剧有所生长,这又何尝不是件美事?

  随着各行各业涌入脱口秀,“喜人再就业”的话题也引起讨论。不少喜剧人从舞台走向影视、从剧场走向互联网、从演艺走向文旅。阎鹤祥曾参演电影《祖宗十九代》和网剧《飞驰人生热爱篇》,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走红的演员史策出演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狗剩快跑》和《黑土无言》,而电影《年会不能停》中则涌现出脱口秀演员童漠男、漫才组合肉食动物等身影;带着长沙“塑普”的漫才兄弟与哈哈曹也因其脱口秀中含“长”量的上升,吸引更多游客走入长沙这座城市。这是喜剧不同的“展演”方式,也恰恰是喜剧人在不同喜剧形式之间的流动,让喜剧的传承与创新变活了。正如阎鹤祥所说:“我在脱口秀舞台上的作品拿到相声舞台上,就是相声的新作品。”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