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由电影,与他者相遇——评电影《小小的我》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经由电影,与他者相遇——评电影《小小的我》

来源:文汇报2025-01-07 09:12

  高凯

  《小小的我》是一个满溢温情、质朴深沉且富感染力的故事。电影的核心无疑聚焦于易烊千玺足够可见的表演,展现出脑瘫患者刘春和在命运困境中的坚韧与抗争。在观影过程中,观众透过银幕凝视着易烊千玺所演绎的刘春和,与此同时,刘春和也置身于电影构建的世界里,承受着来自电影中形形色色目光的打量。

  与此同时,观众的视角不止于对刘春和这一角色的直接观察,更延伸至对刘春和被电影中人目光审视这一情境的再度审视,从而获得一种独特且多层次的观看体验,且形成一条连续的观看链条。

  这样的观看链对电影意义颇重。

  其一,它有力地增进了观众的代入与共情。当看到刘春和遭受他人异样目光时,观众不再是局外人,而是仿若身临其境,真切体会到那些目光带来的刺痛。这种深度的共情,让电影成为连接电影人物与观众的情感纽带。

  其二,观众对电影中各类目光打量刘春和这一情境的再观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契机,观众能更深切地站在人物的位置,体会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尊严与平等的热切渴望,从而去审视社会现象以及自身的观念。

  经由对彼此的观看,尤其是对他者之痛的观看,开始关注他人的苦难,而非视而不见,便是迈向共情与关心的第一步。

  众所周知,演绎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诠释这类角色不仅需要精准的肢体语言模拟,更需要深入深刻的情感共鸣。它要求演员全方位沉浸于角色的生活情境,对角色心理的揣摩以及对身体姿态的反复雕琢贯穿于整个表演筹备过程。于是,角色塑造的艰难与演员自我的突破在易烊千玺饰演的刘春和身上激烈碰撞。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视觉文化便重焕生机,形体美再度成为大众文化体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影明星在其中无疑占据关键位置,他们作为视觉文化的核心承载者,以其独特的形象魅力,不断书写“视觉神话”。从观众感知出发,明星的脸与身体构成了其视觉形象的基本框架,是引发情感共鸣与认知反应的原始触媒。

  在《小小的我》里,易烊千玺以其独特的明星魅力与观众达成“共谋”。他借身体表演拓宽边界,以票房号召力吸引观众入场,观影中又以其表演引导观众沉浸,在创作与接受两端显示其关键影响与价值。尤其是易烊千玺的脸,在片中已经成为了情感的汇聚点与释放阀。这一点从影院的现场观影氛围中便能明显感知,尤其是在易烊千玺的脸部特写镜头出现时,整个影厅的情绪氛围会瞬间被调动起来,产生微妙的波动。

  特写镜头作为电影独特的语言形式,拥有强大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而在这部电影里,易烊千玺的面部特写更是将刘春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全盘托出,摆在观众眼前。电影的故事走向、情感的起起落落,都在他这张脸上展现出来,让观众仿佛亲身经历着角色的一切,不由自主地与角色心灵相通,沉浸在电影打造的世界里。

  不过,尽管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有不错的收获,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比如,在角色塑造方面,配角的刻画较为薄弱,以周雨彤扮演的雅雅和蒋勤勤饰演的母亲为例,其形象缺乏深度与立体感,未能充分展现出角色的复杂性,也未能充分交代其行动来源。剧情上,雅雅与刘春和的感情线发展显得生硬和突兀,缺乏自然流畅的过渡与合理的铺垫,有损故事的整体逻辑和连贯。从主题表达来看,即便导演多次强调对拍摄的平视视角,部分观众仍感觉电影存在消费特殊群体的嫌疑,认为其虽以该群体为题材,却未能真正深入挖掘群体背后的社会问题与人性挣扎。特别是刘春和的情欲及生理需求相关情节,许多观众认为这部分内容在电影中处理不当,不仅与整体风格和主题契合度欠佳,还扰乱了电影原本的情感节奏和叙事脉络。而易烊千玺在角色诠释上的准确性和深度,也引发了观众的不同看法。这进一步加剧了电影在舆论场中的争议热度,使得电影在获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质疑。

  诚然,电影存在的问题无法忽视,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内在价值。电影展现的人物于困境中坚守梦想的精神,能给予观众鼓舞与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在题材挖掘上的勇气与初心。尤为重要的是,它饱含着柏格森所提及的“生命之流”。这股“生命之流”在电影中通过角色的塑造而潺潺流淌,刘春和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步前行,都是生命力顽强喷薄的有力证明。这种生命力穿透银幕,他渴望像正常人一样独立生活、实现价值,这种生命冲动推动着他不断突破困境,向着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方向发展,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本质中那股不可抑制的、蓬勃的力量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的闪耀。

  在应聘老师讲述《苔》的那场戏中,刘春和站在讲台上,身体虽颤抖扭曲,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他口中念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不仅仅是在讲解一首诗,更是在倾诉自己的心声,系其生命的自我写照。他就如那苔花,虽身处不被阳光眷顾的角落,却依然怀揣着绽放的梦想,渴望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证明价值。这场戏直接点题,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不屈与韧性,以及人物对平等和尊重的深切渴望。

  哲学家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所描述的“同质化的恐怖”现象,深刻地揭示了当下社会中“他者”的隐匿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被封闭在自我的狭小空间内,陷入了一种孤立的“自恋”漩涡,自我因缺乏“他者”的凝视与否定性力量而变得空洞虚无,情感世界也因“他者”作为情感源泉的缺失,致使表达与体验变得苍白无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浮于表面,难以真正抵达彼此的内心,更遑论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而个体关系在这种情境下,沦为了自我展示与欲望满足的平台,社会关系愈发疏离,人们在孤独与焦虑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总体看来,《小小的我》并没有陷入“自恋”式的创作,而是引导观众经由对他者(以及对他者的痛苦)的观看,真诚地去共情、去爱。电影通过生活流式叙事,展现日常细节,没有简单定义特定群体,而是尽可能展现人物丰富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刘春和身患脑瘫而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这是他个人的“他者之痛”。在社会中,他或许最初只是一个被异样目光审视的对象,往往容易被视为与自己无关的他者。然而,电影并没有让刘春和的痛苦成为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他与外婆以及身边人的互动,展现了痛苦向团结转化的过程。

  如今,我们亟需重新审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而《小小的我》就从电影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与机遇。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系主任)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