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首页> 文娱频道> 大视野 > 正文

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来源:光明网2025-01-13 17:08

  在宇宙无垠的时间长河中,人类始终在探寻生命起源与存在的终极奥秘:那看似遥不可及的上古岁月里,是否存在着某个瞬间,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深刻地塑造了生命的轨迹,赋予灵魂以最初的火种?这一切,宛如梦幻般的谜题,在《山海经》所构筑的广袤天地间,徐徐展开——这部华夏古籍,宛如一座承载着无数先民智慧与想象的巍峨丰碑,屹立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它以其诗意而深邃的语言,引导着后人对自然界的奥秘与生命的本质进行深度探寻,更为当代艺术创作、文化创新源源不断地注入灵感与活力。

  1月11日,备受期待的“上古幻境-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在首创·郎园Station E4库盛大开幕,为观众带来一场直击心灵的文化盛宴。该展览由斯巴诺萨设计精心策划,携手中国著名当代雕塑艺术家、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邱启敬共同打造,旨在通过当代艺术表达形式将《山海经》这部古老经典中的奇幻世界呈现在世人眼前。通过一件件极具震撼力的雕塑作品,引领观众穿越时空的重重迷雾,深入探寻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的全新风貌与深刻内涵。

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斯巴诺萨设计自创立伊始,便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前沿高地,以传承与创新为使命,致力于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进行深度融合。他们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重新审视并精心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传播过程中,斯巴诺萨设计不拘泥于传统的传播方式,而是积极借助多元化的渠道,如社交媒体、线上展览、国际艺术交流活动等,打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们不仅专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通过不断创新的表达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了充满活力的当代基因,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艺术家邱启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自2021 年起,围绕《山海经》主题精心创作了一系列展览,从《能降饕餮》《五方坛城》《烛龙创世》《混沌开窍》《幻聚山海》直至此次的《人造女娲》, 每一场展览都是他对《山海经》这部古籍所蕴含的神话宇宙的深度解读与再创造。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技巧,更彰显了他对古老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本次展览是邱启敬与斯巴诺萨设计的第三次携手合作,他以“人造女娲”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主题为核心,深入挖掘《山海经》中“海内经”和“海外经”中的神秘部族和创世神话,巧妙地将古老的神话元素与现代雕塑语言相结合,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精湛的技艺,构建出一幅震撼人心、充满奇幻色彩的上古洪荒景象。

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艺术家邱启敬

  女娲,这位在中国神话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创世女神,其传奇故事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她以黄土抟人的伟大壮举,赋予了人类最初的形态,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之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这一古老传说,不仅仅是古代先民对生命起源的质朴想象,更是他们对天地间万物和谐共生哲学思想的深刻阐释。在《山海经》这部浩瀚的古籍中,尽管关于女娲的记载仅有寥寥数语,但她“造人”与“补天”的伟大事迹,却如同一束永恒的光芒,穿越时空的隧道,照亮了古人对生命、自然和命运的无尽思索与无畏探索之路。

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本次展览以“女娲抟人”雕塑为核心,邱启敬以其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雕塑技艺,围绕这一创世神话,精心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与奇幻色彩的上古世界。当观众踏入展览空间的那一刻,仿佛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上古幻境之中。展览内,22 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神秘部族雕塑,上千件精致入微、活灵活现的《山海经》神兽模型,以及艺术家精心绘制的数百张手稿,相互交织、相互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立体而生动的《山海经》文化画卷。这些作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与震撼,更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出艺术家对生命本质、人类创造力以及未来走向的深刻思考与哲学探索。

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民间工艺等珍贵文化元素,成为了非遗传承与现代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源泉。众多非遗项目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山海经》的灵感,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将古老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具有当代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文化艺术的内涵,为文化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创新者和传播者。他们以艺术为桥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给世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上古幻境: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邱启敬山海经:人造女娲”艺术展启幕

展览出品人、斯巴诺萨设计创始人敖慈悦致辞

  展览的策展人、斯巴诺萨设计创始人敖慈悦女士表示:“通过《山海经》系列展览,我们希望引导世人重新审视这部承载着千年智慧的伟大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古代文明的珍贵结晶,更是当代文化创新的无尽源泉,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与无限的创作可能。”本次展览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与艺术对话平台,持续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交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28日,观众可以关注斯巴诺萨设计的官方账号,获取更多关于展览的详细信息。

(张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温故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 帕米尔高原上的蒲公英老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