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将人物置于历史抉择与人文考量中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将人物置于历史抉择与人文考量中

来源:解放日报2025-01-16 09:57

  ■单跃进

  京剧《武帝刘彻》以刘彻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河西为背景,通过刘彻与一班重臣在重重危局中的冲突与共振为叙事,展现其强家国、靖边患、通万邦、安天下的宏图大愿。

  作为新编历史剧,演绎刘彻的故事,固然是基于创作者的民族情感与文化情怀的艺术构想,但这种构想,必须建筑于史实的客观真实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清晰认知之上,从而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史观。《武帝刘彻》对刘彻的塑造,恰是能够直面人物所处的历史境遇,在人物的历史作为中提炼其历史价值和贡献,予以艺术地呈现。

  剧本创作

  历史剧的演绎,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只是外在的,创作本身苦心孤诣的是历史进程中的人物,深究细探其在历史危局中行为抉择的情感困苦、思想情怀和性格魅力才是根本。剧中的刘彻、公孙弘、张骞等人物,便是被创作者置于这样的观察视角和人文考量中。

  刘彻,甫一出场就是踌躇满志的形象。他刚作出两路大军分头征战匈奴的布局,迎面而来的却是山东突发水患,灾民如浪似潮,亟待朝廷赈灾放粮的情势。而“征战正急,国库存粮,是为军粮,不可擅动”正是他的严令。陡然间,赈灾与征战,孰重孰轻?这让这位英年君主内心焦灼。备受刘彻信任的重臣汲黯,责难丞相公孙弘一味维护刘彻征战行动,故意隐瞒灾情,竟当着群臣质疑刘彻的征战“动摇国本负民心”。此时,前方传来战报,张骞兵败右北平。刘彻闻之,颓然呆坐,他的精心布局似乎面临破局。显然,这是创作者的精心布局,置刘彻于历史的危急关头,营造出严峻的戏剧情境。从史籍看,所述于史有据。

  张骞的兵败,迫使刘彻将所有希望都系于霍去病深入大漠奔袭成功,方可赢得战略主动。正当刘彻急欲给霍去病运送粮草时,大司农颤巍巍地报告,国库存粮已被丞相公孙弘调用赈灾。刘彻盛怒,唤来已病入膏肓的公孙弘。由此,舞台上出现了刘彻与公孙弘之间的一场重头戏。公孙弘性情敦厚,素来对刘彻服从。刘彻不明白,为何公孙弘竟然“敢悖朕钧旨,釜底抽薪,陷朕绝境”?创作者以两人的身份和个性反差为依据,引出了这对君臣之间一场披肝沥胆的对手戏。戏是从刘彻的厉声责问切入的,深入到君臣俩都意识到大汉基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死局”,直至公孙弘道出“擅自调粮”的原委,他要以“一死之力”为陛下“打开死局”。其间,人情世故、使命担当、治国谋略、家国忧患,环环相扣逐次推进。当公孙弘用尽生命中最后一丝气力吐尽心声,溘然死去之时,刘彻蓦然发现,在自己擘画的宏图之下,赫然站立着一个大汉江山的不死忠魂。正是凭着公孙弘的瞻远目光和务实施政,刘彻得以度过眼前赈灾与征战“争粮”的危机。

  全剧另一场重头戏,发生在刘彻与张骞之间。张骞受命出使西域,历经磨难不辱使命返回长安,之后被刘彻视为知己。剧中的张骞因“缺乏果决,贻误战机,招致大败”,自知罪当万死,却以归还刘彻赠剑为由,要与刘彻一吐心中块垒。于是,便有了刘彻悬剑夜访张骞囚牢的那场戏。这是一场充满煎熬却引人入胜的戏,表现的可谓灵魂的对峙,是两种悲悯情怀的交锋与升华。戏的舞台转折,出现在张骞泣述自己不忍目睹两军阵前厮杀之惨烈的那一刻。张骞的悲天悯人,勾连起刘彻心底的深重淤积。刘彻知道张骞真正胆怯的是与匈奴无休止的征战,于是,反问张骞:“边地子民家破人亡,断首裂身的惨状,你可曾看见?”进而又问:“你只看到西域诸国迁居远遁,逃避战火。你可曾想过,我堂堂大汉,泱泱万民又能逃往何处,避往何方?”这声声诘问,于张骞而言,不啻是灵魂的鞭挞。渐渐地,话题愈发深入,张骞顿悟了刘彻之所以遣他出使西域的深意,直至君臣俩在“唯有跨疆通域,诚联外邦,共利互惠。以求八方荣融”的意愿下产生共鸣。刘彻顺势要求张骞再度出使西域,实现强家国、靖边患、通万邦、安天下的宏图大愿。

  《武帝刘彻》的剧本创作因触及民族纷争与交融,而被视为畏途。由冯钢、章楚吟、沈颖组合的编剧,能够从历史进步和民族和睦的视角出发,谨慎拿捏民族交流史中征战与融合的分寸,着力塑造在历史进程中人物的艰难抉择和性格表现,刻画了刘彻等历史人物颇为复杂的性格、情怀,乃至宏大胸怀与政治抱负,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历史人物的人性和心理的深层潜藏。

  舞台叙事

  《武帝刘彻》的舞台叙事,由导演王青主持。在演剧风格上,似乎有意遵循上海京剧院历史剧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叙事节奏明快与沉稳相济,历史氛围浓郁。舞台置景追求凝练而粗粝,于深沉端庄中折射历史情境的严峻与宏阔。

  剧中三位主演,皆由老生应工。扮演刘彻的是余派老生傅希如,扮演张骞的是麒派老生鲁肃,扮演公孙弘的是言派老生陈圣杰。仨老生一台戏,虽不常见,却也不见得犯忌。好在这三大老生流派,声腔个性色彩差异性还是鲜明的。余派声腔的中正大度与刚柔相济,倒也适合于刘彻的君王形象。言派声腔相对婉转清幽,于细腻中寄深情,挺贴合公孙弘之气质。麒派虽以表演和白口见长,但声腔的叙事与渲染也别有一功。从舞台效果看,三位主演很是注重发挥流派声腔对人物塑造的独特性优势,无论余派与言派同场,还是余派与麒派同场,皆能让声腔张弛有致地构成和谐对位,稳稳地立足于舞台,让观众毫不觉得违和,反而觉得是一次有意味的组合与巧思。

  上海京剧院是鼓励演员对表演艺术的境界有所追求的。这种境界,并不是让演员摒弃京剧的程式艺术和表演语汇,而是在程式表演的基础上融入对人物的心理体验,以点滴之功,不断充实自身的表演。有一个细节是,第一场刘彻问众大臣“国库存粮该不该用作军粮”那句台词的末尾,傅希如目光凝视,眼中有人,用鼻音挤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嗯”,外化了一个君王对大臣们语焉不详的不满。这种处理,在老戏里是难以得见的。陈圣杰饰演的公孙弘,其人物衰而又衰的程度,按一般衰派老生的身段无以体现。陈圣杰极度地放大了衰派老生的身段台步,配合由内而生的颤颤巍巍状态,从台词到身段浑然得体地塑造了公孙弘形象。张骞与刘彻的对儿戏中有大段的念白,鲁肃当仁不让地发挥了麒派的擅长,将台词念得声声入耳,直抵观者心扉。而孙亚军扮演的霍去病,虽说角色使然而游离了全剧的人物关系,但最后那场大漠鏖战,尽显其文武小生开合自如的潇洒身姿,少帅英气肆意张扬。剧中仅两位女角卫子夫、须兰,卫子夫的扮演者杨扬本工荀派花旦,这回是应了青衣的唱念,演得中规中矩,但气质上的大度与温润依然清新可人。扮演须兰的刘韩希烨,表演上也表现了匈奴女子的硬朗与率性。上海新生代的京剧表演艺术阵容,从中可见一斑。

  初登舞台的《武帝刘彻》,以主题立意的积极明确和文本结构的坚实,以及文学意涵的现代价值指向,而显现出良好的艺术品相。深以为,这是一出可以期待的新编京剧历史剧。无须讳言,该剧在文本叙事和舞台叙事两个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为显著的是,重点场次文本叙事逻辑有待梳理调整,要处理好人物间的交流逻辑与观众剧场接受逻辑这两者的关系,使之契合。进而牵动舞台节奏、表演节奏的优化与精进,乃至唱腔与布局的调整与出彩。总之,《武帝刘彻》值得予以精心打造,使之成为新时代历史剧创作的优秀作品。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华山迎来新春旅游高峰

  • 福州:簪花“簪”福气 千年坊巷展非遗风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