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月19日,知名小提琴演奏家杨天娲将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演奏伊萨依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头顶“神童”“无可挑剔的演奏”等光环的杨天娲,在生活中低调且严谨。采访中,她将自己比作医生、运动员和传播者。
记者 陈俊珺
从巴赫到伊萨依
周末周刊:伊萨依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是继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与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之后,最重要的小提琴独奏曲。你是如何理解这组作品的独特性的?
杨天娲:伊萨依在1923年左右创作了这组作品,六首奏鸣曲分别题献给当时的六位顶尖小提琴家。浪漫主义时期很少有作曲家为小提琴写独奏奏鸣曲,他填补了这个空白。
伊萨依既承袭了巴赫的复声调结构,从和声的角度来说,又深受印象派作曲家,比如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影响。他既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也是优秀的小提琴家,他对这种乐器非常了解,这部作品打破了小提琴演奏的边界。
周末周刊:你对巴赫《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的演绎也非常出色,这两部作品从演奏技巧来说,哪一部更具有挑战性?
杨天娲:巴赫的这组作品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首先,它的和声是无与伦比的。从结构来说,巴赫既遵循了巴洛克音乐的框架,又突破了这个框架,很难用语言形容。他不仅超越了同时代的作曲家,他对于和声的认知、对复声调的技巧运用也是后世作曲家难以企及的。
这两部作品其实很难比较。从硬技巧来说,巴赫的作品里没有很多的炫技,但对音乐质量的要求、声音纯洁度的要求,不是靠大量练习就一定能练出来的,还需要对音乐有更深层的理解。一个人站在台上拉琴的时候要创造出两三个人甚至是四个人在演奏的效果。
伊萨依的这组作品里有很难的双音,很多连顿弓、快速的跳弓、左手拨弦等。在学生时代,对这些技巧一定是有敬畏感的,当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只掌握硬技巧还不够。在家练得再好,上台了也不一定能保证拉得完美,能不能让自己静下来,心情能不能放松,决定了当天的演奏的状态。而这就是音乐会的魅力,每一次演奏都充满了未知。
周末周刊:距离你2012年录制伊萨依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唱片已过去了12余年,如今你对这套高难度作品的演绎有哪些变化?
杨天娲:最大的变化可能在于对音色与和声的处理,以及对呼吸口的处理、时间感的把握等。比如,乐章与乐章之间停顿的时间感,当音乐中提出了一个问句,答案该何时出来的那个时间点的把握。
此外,这组作品中的第二奏鸣曲表达了伊萨依对于生命中不可预测的事物的畏惧,甚至是对死亡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
自律与天赋同样重要
周末周刊:不少年少成名的天才琴童成年后却成了泛泛之辈,不仅是因为手指优势的丧失,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更多的学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作为支撑。你是如何不断增加自己对音乐的认知与积累的?
杨天娲:我特别喜欢探究未知领域。虽然小提琴的曲目很丰富,但如果只关注小提琴作品,那视野难免会狭窄。无论何种乐器,表达的终究是音乐。因此我经常建议我的学生,要尽可能接触不同的音乐,比如交响乐、歌剧、艺术歌曲等。同时还要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周末周刊:你目前在两所高校任教,你的教学风格是怎样的?
杨天娲:从技术来讲,我觉得我更像是一个医生,我关注的是学生在演奏时为什么会遇到困难,为什么有些地方做不到,而不是让学生模仿我。并不是因为我不值得模仿,而是每个人的身体机能都不一样,拉琴要因人而异。
我上课时很喜欢问学生问题,希望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照着我教的弓法去练习,或者等着我告诉他们怎么去练习。我更希望他们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呈现出来,我作为一个挑剔的听众提出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想到或者想错的东西。当然,音乐并没有客观的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对曲目都有自己的认知,但你的演奏必须要有说服力,能说服听众。
周末周刊:你的老师林耀基教授曾经说,拉琴是自由自在的游戏。你觉得自由自在是拉琴的最高境界吗?
杨天娲:我从10岁到17岁,可以说最重要的阶段是跟林老师学习的,我非常感激他,也很认同他的观点。
音乐家就像是传播者,通过我们的理解和诠释让听众感受巴赫、贝多芬等伟大作曲家创作的美好音乐,并且通过音乐实现心灵的自由。
周末周刊:从天才琴童到琴童的老师,你认为天赋以及对音乐的热爱是成就一名优秀音乐家最重要的因素吗?
杨天娲:是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自律或者说分配时间的能力。职业音乐家的工作节奏和普通人不太一样,我们特别需要有条理地安排练琴、演奏、生活。比如,我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还要保证教学和练琴。我每天的时间表都制订得很精细,是以小时计算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家有点像运动员,平时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训练,而这些幕后功夫是大家看不到的,当你站在台上的时候就要抱着必须成功的心态。
古典音乐让人更专注
周末周刊:专注力也是音乐家非常重要的能力,你是如何排除干扰,保持内心的专注的?
杨天娲:我很庆幸我成长的年代不是现在,我小时候没有手机,更没有短视频,家长把电视机一关,就只能看书,我从小就喜欢阅读。现在的孩子很早就接触手机和网络,虽然很便捷,但注意力会变得短暂,思维结构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周末周刊:古典音乐让人心静,尤其是聆听现场演奏,是需要专注力的。
杨天娲: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鼓励孩子们从小多接触古典音乐,如果在台下能听得进去,一个多小时不走神,对集中注意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周末周刊:你从2016年起在德国创办了汇聚音乐节。创办这个音乐节的初衷是什么?
杨天娲:因为我非常喜欢重奏,重奏的曲目很广阔,而且很美妙。我平时演出大多数是独奏或者与交响乐团合作,重奏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我特别希望与志同道合的音乐家们演奏室内乐。
周末周刊:举办音乐节要应对许多琐碎的、音乐之外的挑战。
杨天娲:是的,音乐节初创的时候,要做方案、拉赞助、申请各类文化基金,确实很繁杂。但我很幸运,遇到了一群热爱音乐的朋友帮助我。
今年,汇聚音乐节要举办第十届了,很多工作都越来越顺畅。而我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曲目设计上,探究新的曲目和不熟悉的作曲家是我非常享受的工作。这9年来,我们没有演奏过任何重复的曲目。
人物
杨天娲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与“音乐神童”连在一起的。
1987年出生的她,4岁学习小提琴,5岁起就频频在各项音乐比赛中获奖。11岁开始受邀与国内外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指挥家小泽征尔授予她“明日之星”称号。她13岁录制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至今仍保持着世界上录制这套作品的最小年龄纪录。
杨天娲16岁赴德国学习,24岁就被德国两所音乐学院聘为教授。如今她担任瑞士伯尔尼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和德国维尔茨堡国立音乐学院两所院校的小提琴教授。
杨天娲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演出并录制唱片,好评如潮。她被美国及欧洲媒体称为“无懈可击的小提琴大师”“超越她的所有对手”。
杨天娲为拿索斯唱片公司录制了20余张唱片。其中,“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协奏曲专辑”荣获2022年度德国“回声古典音乐奖”的“年度最佳小提琴演奏家”,与小提琴大师穆特、齐默尔曼共享此殊荣。从2015年至今,她凭借“伊萨依独奏奏鸣曲专辑”以及2014年“门德尔松协奏曲”,数次获得德国最高古典唱片奖的荣誉。她的唱片专辑也被授予法国古典唱片大奖,法国乐评人称赞她“无可挑剔、无法超越的演奏堪与海菲兹大师媲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