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再见爱人4》收官:呈现一次自我“打破——重建”的深度示范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再见爱人4》收官:呈现一次自我“打破——重建”的深度示范

来源:北青网2025-01-17 16:00

  近期,全网热议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节目《再见爱人4》迎来收官。节目采用纪实手法记录三对面临婚姻危机的夫妻,观察他们踏上为期18天的“再爱之旅”。在18天的时间里,《再见爱人4》记录下黄圣依与杨子、麦琳与李行亮、葛夕与刘爽三对夫妻的婚姻样本,而胡彦斌、papi酱、黄执中、沈奕斐、侯佩岑、武艺组成“催更团”也以第三视角对节目中的婚姻话题进行解读,引发了全网关注。

  节目将诸如情感控制、述情障碍、金钱问题、女性困境以及夫妻生活等以往鲜少公开探讨的情感话题,引入公共讨论领域。同时,借助嘉宾的真实经历与专家的专业解读,使观众对亲密关系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比如,在黄圣依与杨子的婚姻里,除了育儿问题方面引发的矛盾,张灵泉、蔡明直接点出其更大的问题在于夫妻财产与个人事业等层面;麦琳与李行亮,一个缺爱一个少言,而需求的错配也导致两人的情感中争吵不断,一人声嘶力竭背后是那些不被看见的创伤;看似独立强大的葛夕,在与刘爽的婚姻中也存在着长期过度付出的问题,这引发了观众对独立女性的讨论,在观察室的黄执中也给出了他的观点:“很多人以为独立就是不依赖,其实独立不是不依赖。所谓的独立是指依赖的来源更多,而不会单一。”从三对夫妻到观察室嘉宾,节目里关于亲密关系的金句频出,也给观众更多启发与思考。

  《再见爱人4》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名为婚姻的水池里,在公众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涟漪。在豆瓣上,许多网友真情实感地写下评价:“这三对选得太典型了,生活中很多人和关系模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心理学学生表示这都是极好的案例啊,可以从他们身上反思自己,也可以从观察团身上学习到很多”“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样的综艺节目,让我最触动的就是每一期观察室令人沉默甚至流泪的一些观点和反思,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好show”“有一说一这综艺做得太好了,嘉宾能这么打开自己、袒露内心,绝不是简单地走个流水线程序就可以达到的,场景设置和任务设计绝对是花了大心思的”……这些观众们的“小作文”,正是被节目的真诚、真实所打动。

  13期节目,《再见爱人4》既是一场真实的社会性实验,将亲密关系中的诸多话题摆到台前,激发了公众对婚姻的激烈讨论,也是一次天地辽阔的温暖疗愈之旅,让嘉宾、公众有机会在不同的镜像关系中审视自己的生活。

  在最新的回门宴上,麦琳诚恳感谢大家18天来对她的包容,亮子也分享了自己买冰箱后悔的事情,从矛盾频发到自我反省、坦然面对,节目生动记录下麦琳个人的成长历程,这对cp也为两人困境中的婚姻带来更为开阔的解法;黄圣依开启了EMBA课程的学习,迎来了自己企业家的全新身份,并明确拿到了自己的个人财产,杨子也调整生活作息更多陪伴家人;葛夕与刘爽正在离婚程序之中,两人也开启了各自全新的生活。

  无论是“再见,爱人”还是“再,见爱人”,嘉宾们都以焕然一新的状态走向人生的新阶段,完成了一次“打破——重建”的公共示范,也给处于婚姻困境的观众释放出更多积极的信号——从“我们的问题”迈向“我的人生”,走出亲密关系,人生依旧辽阔。荧屏内外,这份疗愈是双向的:对于参与节目的嘉宾而言,18 天的旅程促使他们直面内心的伤痛与困惑,获得重生的勇气,摆脱内耗,迈向新生活;而观众也可以从嘉宾的故事中产生共鸣,汲取力量,从而获得直面生活困境的勇气。

  秉持直面真实的态度,《再见爱人4》引发屏幕内外的情感共鸣与共同成长,使得“爱迎万难,也可赢万难”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励人们在面对感情问题时不再逃避,而是积极应对解决,让“不被看见”的关系迷局有了“被看见”的机会,更加理性去处理婚姻问题,长期以往对“小家”“大家”都有积极影响。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修复古围墙:香港保育抗战遗址

  • 四川泸州:晨雾弥漫乡村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