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何以春节 何以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2-07 10:02

  郑 娜

  乙巳蛇年迎来“春节”申遗成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汇古今中外文化精粹,在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上万里舒卷,于风雨彩虹的征途中笔走龙蛇,将东方审美、时代气息和未来想象注入“中国年”的国际表达,向世界展示了“何以春节”“何以中国”的底蕴和自信。

  2025总台春晚节目《我的家》。

  春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共享、共情的文化时间,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合唱歌曲《我的家》中,40多名生态文明建设者代表共唱“我的家,到处都是绿的”,展现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中国的生动实践。由《小巷人家》《凡人歌》等2024年热播大剧中的演员闫妮、殷桃、宋佳、蒋欣合唱的歌曲《假如》,给予了前行路上的人们温暖与力量。歌曲《世界赠予我的》中“世界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让人想到“外卖诗人”王计兵的那一句“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见多少个春天”,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舞蹈《太平有象》中,舞者们借助时而分散时而聚集的阵型演绎出一幅流动画卷,通过有形之“象”表达无形大“象”,构建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展现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成果。

  今年总台春晚,向世界打开了读懂文明中国的精彩一页。以“中国古建”为切入点创作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通过XR、裸眼3D等数字技术,展示了包括天坛祈年殿、孔庙奎文阁、佛光寺、独乐寺在内的多座传统古建筑以及榫卯、斗拱等中国建筑结构之美,结合凤凰传奇铿锵奔放的歌声,寓意中华民族堂堂正正、不畏风雨的“栋梁”。导演组还将节庆民俗、传统技艺等进行创新转化,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小品《借伞》围绕“白蛇传”的故事,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传统戏曲与喜剧巧妙串联结合,让中国经典传说与当代故事隔空呼应。武术表演《笔走龙蛇》以生肖蛇为主题,以砚台为舞台灵感,用太极武术的力与美,展现草书书法的神与意。

  今年总台春晚,向世界打开了了解当代中国的一扇窗口。歌曲《伟业》聚集多位各行各业劳动者代表,他们用激昂豪迈的歌声唱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的时代心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曲童声合唱《玉盘》,唱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宇宙的畅想和探索,用歌声致敬中国航天。从青藏高原到江南水乡,从西部到东部,重庆、湖北武汉、西藏拉萨、江苏无锡4地分会场,蕴含各具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充分展现新时代发展的蓬勃活力——700多辆新能源汽车与数千架无人机齐上阵,为重庆的璀璨夜景再添新彩;新派戏曲、杂技、楚乐和经典影视IP相互碰撞,尽显武汉“英雄城市,还看今朝”的昂扬姿态;原汁原味的藏族歌舞,展现西藏各族群众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守望相助的动人情谊,传递出齐心协力共建美丽新家园的坚定信心;当江南水乡风光遇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时代光彩,无锡“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独特风韵一览无余。

  今年总台春晚,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座桥梁。在节目编排中,中外文化元素互相交融,民乐与西洋乐“琴瑟和鸣”,芭蕾与《诗经》“翩翩起舞”。由全球网友共同完成的歌曲《一起China Fun》,以火爆的网络词条“China Travel”“City walk”为出发点,来自五大洲的数十位留学生参与演出,向四海宾朋发出热烈邀请,快来一起玩,感受中国的无限魅力。歌舞《潮起舞英歌》取材于大热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英歌”,将音乐与戏曲扮相、舞蹈动作和武术招式相融合,舞出中华少年英姿飒爽的生命之美。此外,总台推出了“春晚序曲全球看春晚”活动,通过多样态的文艺表演、非遗体验、节目展播等方式,走进美国、肯尼亚、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多个国家,以春节文化为纽带促进国际人文交流。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 湖北冰雪运动“滑出”经济新动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构建“教育-认证-就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让每个飞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升空航道”。
2025-02-06 14:23
松下的重组绝非简单的业务收缩,而是日本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次战略校准。
2025-02-06 13:20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06 09:20
不能否认,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未解决,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2025-02-06 09:23
我们知道,光速是人类已知的速度极限。1秒时间里,光可以穿越3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圈半;而在1阿秒内,光只能传播0.3纳米的距离,大概相当于一两个硅原子的长度。
2025-02-06 09:22
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确认了合声波的局部生成是由电子运动引起的,并量化了波与电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  谈及未来的研究计划,刘成明说:“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合声波背后的非线性机制,特别是其普遍性和作用条件。
2025-02-06 09:49
加拿大Xanadu量子技术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研究人员指出,数千个这样的单元可以通过光纤电缆连接,从而创建具有巨大处理能力的大型量子计算机。为了验证这一理念,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由四个服务器机架组成的原型系统。
2025-02-06 09:35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科技产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西方技术封锁不断加码,另一边是AI、量子计算等新赛道竞争白热化。而今,创新的火炬已经点燃,当点点星火汇聚成璀璨星河,声声号角激荡起创新浪潮,当信心之帆迎风鼓满,东方大国必将驶向科技强国的星辰大海。
2025-02-06 09:29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