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焦社会人文展现多元女性群像,《女子推理社2》收官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聚焦社会人文展现多元女性群像,《女子推理社2》收官

来源:北青网2025-02-07 14:48

  近日,女性剧式沉浸推理节目《女子推理社2》圆满收官。第二季中,戚薇、张雨绮、李一桐、李雪琴、田曦薇、张艺凡原班人马回归,在第一季积累的默契上进一步明确分工,为观众展现了更立体且多元的女性群像。节目持续第一季的高热度,并凭借精准的“全女性视角”差异化定位和沉浸式“剧情推理”模式升级,以及对社会议题的敏锐洞察力,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女子推理社2》形式上大胆创新,内容上敢于突破传统框架,实现场景剧情、内容叙事、嘉宾表现等多维升级,沉浸式“剧情推理”的模式,让案件“实景”且“实时”发生,力求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沉浸迷综体验。与此同时,节目铸造了相比第一季更丰富且立体的女性NPC形象,例如:为拯救卫生巾厂让更多姐妹们过上好日子的珍情红英,虽然严厉但总能在细节处关心到基层员工的全昶,还有明明自己也害怕到不行,却还是挡在众人面前、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人的千可迎等。

  场景上,《女子推理社2》再度升级,不仅打造了59层的“八钻”酒店,更是借用酒店主题把恐怖和戏剧张力糅合在一个日常而密闭的空间里,由一个主线案件牵起多个单元案件,最终通过沉浸式的推理与解密,逐步解锁令人感到炸裂的新空间,带领观众拨开迷雾。围绕酒店所发生的种种案件,逐步查清背后的谜团,甚至牵连到了第一季故事埋下的伏笔,让观众感慨:“女推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

  《女子推理社2》聚焦一系列紧扣时代脉搏的热点议题,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阳光的回响》中的珍情、红英,均有入狱经历并饱受歧视,给予很多女性群体就业机会的卫生巾厂收留了她们,面对资本强权拆地的威胁,珍情、红英选择以极端方式拯救卫生巾厂的姐妹们,最后,向往阳光的两人在雨中饮下毒酒,紧紧相拥作生命最后的告别。节目用一个故事将资本逐利与大众权益的冲突推到台前,通过巧妙融合社会议题的沉重感与推理综艺的娱乐性,凸显了对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对女性价值单一化定义的再思考,让节目有了更强的社会价值承载力,也表现出极强的现实性。这种对社会现实关注的设置将推理的内涵再次扩大,无论是关于女性议题的深度挖掘,或是构建女性话语空间,以及展现女性互助力量,传递正向价值观,均给予了正向表达。

  此外,节目延续了上一季的经典板块“懂法下班后”,深层解读案件背后的“法理情”。让观众了解案件真相的同时,对法律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兼具智性与人文情怀,进一步巩固节目“以推理为镜,映照女性史诗”的独特定位。

  由芒果TV打造的首档以女性视角为核心的推理综艺,《女子推理社》通过创新的叙事逻辑、议题表达和互动模式,精准捕捉了当代观众对有温度、有情感和沉浸式表达的现实需求,既感受推理过程中的烧脑过程,又能体悟到现实的观照,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沟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种“新范式”不仅体现在内容层面,更在于其重构了娱乐与现实的连接方式,激活了年轻群体在公共议题中的话语权与行动力,给迷综赛道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样本。节目以智趣方式彰显深耕于温暖共情的细腻情感,同时满载现实意义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展现了智慧、勇敢、团结的多元女性力量,更是进一步彰显了芒果TV对于迷综赛道的深刻理解,也正是当下综艺破圈的有效尝试。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