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没有“镜头面具”,成就真实的《十三邀》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没有“镜头面具”,成就真实的《十三邀》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2-08 13:49

  最近,纪实访谈节目《十三邀》第八季收官。收官短片名为“相遇在时间深处”,有些相遇是主动奔赴,有些则仿佛是时间的温柔回眸。

  当许知远时隔4年重访历史学家许倬云,许老夫人曼丽招待客人们吃自己烤的蛋糕,配料有胡萝卜、凤梨、葡萄干……蛋糕很美味,曼丽热心地让大家拍照留存她亲手写的食谱。按照这张食谱做出来的“曼丽同款”蛋糕,演员咏梅先尝到了。在北京胡同里,她很惊喜地问许知远:“一模一样的吗?”于是在这样一个秋日午后,他们吃到了美国匹兹堡的下午茶。

  徐婵娟(右)与许知远(左)。受访者供图

  《十三邀》第八季目前豆瓣评分9.3分,此前第七季也高达9.4分。一档做到上百期的长视频节目,完全没陷入后续乏力的“N代魔咒”。观众能隐约感觉到,最近两季的节目气质也有所转变。制片人徐婵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分享她眼中的《十三邀》在见证怎样的时光,讲述了哪些故事。

  2022年,记者出身的资深纪录片制作人徐婵娟正式加入《十三邀》,成为第七季的制片人。她曾制作过《秃然发生》《仅三天可见》等节目。

  徐婵娟最早在央视实习时,其老师就是现在《十三邀》的总监制李伦。徐婵娟说,当初李伦忽然找到自己,邀请加入《十三邀》,她特别意外——徐婵娟之前一直做新闻片,跟这档访谈节目没有任何交集,私下也不认识许知远。

  徐婵娟坦言,《十三邀》做了6季,在行业内有一定口碑,品牌又有比较强的辨识度,“制片人的风格会比较鲜明地注入这个节目里”。

  “很会选人”是大众对《十三邀》的印象之一。

  由网络数据堆积起来的名气、讨论度等,从来不是《十三邀》选人的标准。徐婵娟说,主创们讨论的是一些“关于感受”的内容,比如大家当下的感受是什么?未来一年想要探究什么?

  “每一年会发生很多事情,随着社会氛围的变化,每一年大家的心境也不一样,所以想要探寻的答案、寻找的人也不一样。”徐婵娟说,大家会交流自己内心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提出来一些拟拍摄人选。

  徐婵娟加入《十三邀》后,在第七季拍摄的第一个人,是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面对陈晓卿这样接受过不少媒体采访的对象,徐婵娟认为,如果《十三邀》拍摄的陈晓卿只谈美食,那会和其他很多采访、节目雷同。但陈晓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做美食纪录片前,他是拍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曾经也是“北漂”一族。

  因此,《十三邀》镜头记录的不仅仅是食材、食物,和一个人,而是向外延展至一个地方几十年的生活变迁、整座城市的变化。“人要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然后你才能打破自己的局限”。

  不同于以往访谈陈晓卿的节目,这一期故事的开头,是凌晨三四点钟,许知远去逛北京的菜市场。一直做现实题材新闻片的徐婵娟表示,让许知远去菜市场这个念头,是基于自己感受进行的一次尝试。

  “我想让他去感受一下北京城菜市场里的这些人,每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苏醒、经营、过日子的?他们怎么批发?菜市场里的菜怎么摆?鱼怎么收?他们怎么迎来第一拨顾客?”徐婵娟说,让许知远感受这些场景,或许会和他日常状态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产生一些新鲜的、具有反差感的东西。

  与熟悉的生活场景有所反差,能给予一个人“刺激”。但徐婵娟也提到,许知远是一个镜头内外几乎没有差别的人,不会有“镜头面具”。她笃信,这种真实性是做视频节目“特别核心的点”。

  访谈者的表里如一,是成就好节目可能性的基础。“一个‘不会演’的人,当置身于一个新环境里,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真实的,会诞生浅层次的戏剧性,以及更深层次的内容张力。”2019年,《十三邀》第四季拍摄的许倬云,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4年过去,当第七季又去美国拍摄时,他们打算再去探望一下许倬云,并用镜头记录一下这个过程。

  许老身体非常不好,行动也不便,但他愿意把时间空出来见见他们。在节目中,许倬云淡然说道:“我的瘫痪是一个问题,骨头和肌肉融合了,神经没法治好,脚也不能动了。”尽管日常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太太曼丽的照料,仅剩两根手指尚能活动,许倬云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

  他坚持写作、直播,用年轻人的方式与大众对话,传授智慧与力量。他说:“我94岁了,但该做的事情不能耽搁。”多年以来,许倬云始终如一践行自己的承诺,努力留给这个世界一些东西,帮当下的年轻人安顿身心。

  虽然《十三邀》被定义为一档访谈节目,但徐婵娟觉得,这不是访谈,而是一种交流。以“交流”为指引,拍摄就不会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完美”,而更追求真实交流场景的生活气息。比如,许知远和曼丽的聊天,就是在厨房餐桌上,曼丽招待大家吃蛋糕、喝茶,交流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许知远对话咏梅,让很多网友感叹“被治愈”。徐婵娟说,这一期选题来源是许知远去影院看了电影《出走的决心》,觉得咏梅特别好,很想和她聊聊。从个人角度出发,咏梅最触动徐婵娟的,是她面对巨大的名利时作出的选择。

  “咏梅火了以后,没有乘胜追击、把自己投到那个圈子。因为她发现当自己火了以后,找来的人、资源和机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她发现自己渐渐不care(在意)别人了,于是作出了和其他演员截然不同的选择。”这一点令徐婵娟很感慨,因为这件事“太难做到”了。

  中国原创绘本画家蔡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芭蕾艺术家谭元元、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的夫人张赞英……这两季节目细腻、有力的“女性视角”,得到网友们的好评。

  2024年秋天,秦皇岛的阿那亚海边,“十三邀100期”线下活动,林小英、蔡皋、黄灯参与了一场名为“想象教育的另一种可能”的论坛,现场反响极其热烈。那一刻,徐婵娟更深切地感到,女性的敏感性、共情力、感染力,能释放出很强大的力量。

  从陌生未知到建立关系,再到交心,甚至还有一些矛盾和碰撞……这些都是故事的元素。作为一个创作者,徐婵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去理解这些元素,理解“谈话”的意义——“《十三邀》是某种思想的交流,同时又是一趟旅程,或者是一个故事的发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燕赵”粮仓春耕正当时

  • 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首座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