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提名揭晓,40名演员获提名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提名揭晓,40名演员获提名

来源:解放日报2025-02-13 10:37

  昨天,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公布奖项提名名单,提名奖获奖演员共40人,其中主角奖20人、配角奖10人、新人主角奖5人、新人配角奖5人。2月27日晚,颁奖晚会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现场揭晓各奖项名单。

  第33届白玉兰戏剧奖受理参评剧目88台,参评演员165位,剧目和演员数量均创白玉兰戏剧奖历史新高。参评主角奖的有68名,参评配角奖的有48名,参评新人主角奖的有24名,参评新人配角奖的有25名,既有来自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院团的演员,也有来自基层剧团和民营剧团的演员。获提名奖演员中,国有院团申报演员34人,民营机构申报演员6人,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21岁。靳东凭借《温暖的味道》、张震凭借《江/云·之/间》、玛雅·哈克福特凭借《麦克白夫人》获得提名,上海戏剧“源头”“码头”效应日益显著,名人、名团、好戏向上海不断集聚。

  参评剧目中,上海剧目27台,外省市剧目58台,国外剧目3台,既有整理传承的传统戏,也有新编的历史剧与现代戏。其中戏曲类剧目48台,涵盖京剧、昆剧、越剧、淮剧、豫剧、黄梅戏、粤剧、川剧等17个剧种,戏剧类剧目有25台,涵盖话剧、儿童剧、肢体剧、木偶剧、滑稽戏,音舞类剧目有15台,涵盖歌剧、音乐剧、舞剧。参评剧目地域分布广,涵盖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湖南、湖北、福建、四川、辽宁、宁夏、黑龙江、云南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国台湾和美国、英国、荷兰等地。提名奖获奖演员中,上海申报演员11人,外省市28人,国外1人。演员们赋予剧目个人色彩,使人物形象充满意蕴。

  上海京剧院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传承人李炳淑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李炳淑的表演端庄大方,充分发挥嗓音清亮甜润的特点,运腔婉转流利,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演出《凤还巢》《霸王别姬》《玉堂春》《宇宙锋》《太真外传》《廉锦枫》等一系列梅派经典剧目。她扎实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和突破,主演《杨门女将》文武兼擅,在现代京剧《龙江颂》和神话京剧《白蛇传》中分别饰演身份、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取得巨大成功。她多次深入基层演出,赴海外弘扬京剧艺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月27日将在文化广场举办的颁奖晚会主题为“最是春好处·花开白玉兰”,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郑大圣担任总导演,融合跨界、非遗、AI等多重元素,在“本来”“外来”“未来”三重维度中,衬托本年度获奖的优秀戏剧表演艺术家。红毯仪式邀请全国代表性剧种表演艺术家、本届评委会成员、所有提名奖获奖演员与特邀嘉宾出席。

  颁奖晚会后,获奖演员将赴浦东进行深入基层文艺志愿惠民演出,4月中旬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宛平剧院等举办“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剧目展演”,以本年度“主角奖”“新人主角奖”获奖演员的参评剧目为主。每场展演剧目配置30%公益票,赠送给市劳模协会、市志愿者协会和广大戏剧爱好者,邀请残障人士、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群体观摩剧目。6月中旬,获奖演员代表受邀参与2025“濠江之春——澳门与内地艺术家大联欢”系列活动,走进澳门校园开展戏剧普及推广,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上海著名文化品牌之一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设于1989年,至2024年已举办32届。截至第32届白玉兰戏剧奖,“白玉兰”累计评审海内外戏剧作品1797台,吸引参评演员4405名,为867人次颁发了奖项,涉及剧种品类90余个,覆盖中、美、英、俄、日等国家和地区。记者 诸葛漪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