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访《哪吒2》主创 解锁成功密码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专访《哪吒2》主创 解锁成功密码

来源:人民日报2025-02-13 09:29

  记者 刘 阳

  今年电影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燃动银幕,实现票房收入和观众口碑双丰收。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官网数据,截至2月12日22时,《哪吒2》票房已超过94.81亿元。该影片雄踞全球单一市场、中国影史、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首,票房即将突破百亿元。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该影片满意度为87.3分,为近两年春节档观众“最满意影片”。

  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超过第一部镜头总和,主创团队4000余人,片尾出现了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创作团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死磕”到底,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不断崛起的缩影。

  图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海报。资料图片

  目 标

  “我们要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儿”

  《哪吒2》出品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仍然记得,当编剧兼导演饺子第一次把剧本放在面前时,自己的那份惊讶,甚至错愕。

  “剧本里面描述的场景,制作规模和难度都是前所未见的。”王长田说,“第一是我们能不能做到、中国的动画工业能不能做到,第二是投入多少资金、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到。”

  2019年暑期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曾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一举摘得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第二的优异成绩。《哪吒2》是第一部的续篇,延续了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性表达,讲述哪吒、敖丙重塑肉身,在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面临新挑战的故事。

  《哪吒2》创造了一个比第一部更宏大的世界观。从内容的复杂程度来看,敖丙和哪吒的关系,太乙真人和元始天尊的关系,以及申公豹一家、东海龙王一家的故事展开……这些都让故事变得更饱满。

  《哪吒2》的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影片里所有人物背后都有非常丰富的人物小传和故事。“每一个角色我都很在乎。创作之初就树立了这种观点,要打破成见,每个角色都得非常鲜活,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历程。”饺子说,“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尽量设定自己完不成的目标。先设定一个高目标,然后再拼命去完成。”

  长达5年的创作开始了。“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饺子的这句话成为主创团队打磨作品的座右铭,所有人都拼尽全力、突破极限。

  关于《哪吒2》的上映时间,王长田对外食言好几次,外界也曾对这个项目产生怀疑,但创作进度并没有因此过度加速。“这些不重要,要让导演根据自己的节奏创作,不要勉强。”王长田说。

  超期一年半,追加大量人力,王长田坦言,信任来自对导演的了解,“饺子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导演,他的压力首先来自他给自己设定的标准和要求。他涉猎很广,了解观众对动画电影的需求,能够把生活中领悟到的或看到的东西糅进作品,比如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感。”

  对此,饺子的回应是:“我们要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儿,这也是动画的想象力之所在,必须给观众看没看过的东西,不然没有新鲜感。”

  死 磕

  “只有尊重观众,观众才会尊重你”

  《哪吒2》的制作,集合了近140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的创作者形容:“中国动画人闻声而动,从各地赶来,就像是参加动画界的奥运会。”

  “这么多国内优秀的动画人才选择加入,首先是因为热爱,希望看到好作品的出现,其次是因为‘哪吒’IP已经被广泛认可。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浇筑在这部作品中,对动画人而言,这是一件挺热血、幸福的事情。”该片制片人刘文章说。

  “导演对创作的态度专注而纯粹,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同事们也都认可。”刘文章回忆,“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给自己设定很多目标,然后再逐个攻克,一点点‘死磕’。”

  在整个创作过程里,团队首要解决的是创意。刘文章说:“为此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效果研发上:既要美,又要实现剧作诉求,还得解决制作难度。很多镜头完全找不到参考,只能自己磨,这是创新必经的过程,当然周期也会被拉长。当效果确定了之后,再去生产内容,解决技术问题。”

  饺子认为,做好作品必须打磨,时间是省不了的,“原先,我心目当中大概有一个范围,可能3年差不多能做出来,但做到后面就刹不住车了。大家都希望精益求精,把自己手里的工作做到极致。”

  《哪吒2》的创作,饺子的参与贯穿全程——独立完成全片剧本,制定并确认所有创意方案,审核每一个阶段性效果,指导并参与配音,提出电影音乐构想……

  饺子说,为了保证人物形象准确、画面细节完整,全片70%以上的戏份他都自己演过一遍。经过导演的演绎,动画师能更精准地捕捉表演的层次感。

  片中,无量仙翁喝完甘露后皱了皱眉头,这个动作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增加了紧张氛围,让观众误以为无量仙翁尝出了破绽。这个细节的灵感就来自饺子的表演。饺子介绍,一开始的呈现是直来直去的,没有喜感。无量仙翁被捉弄还不自知,这样的细节既让观众一笑,又能在逻辑上自洽,让人物更出彩。

  侗族大歌、唢呐、呼麦、大三弦、埙……丰富的民族乐器为影片配乐添彩。原创音乐作曲杨芮说:“侗族大歌来源于生活和自然,能模仿蝉鸣、松鼠叫声,既明亮又内敛。”电影角色曲《就是哪吒》经历了600多遍录制,歌曲创作者唐汉霄认为,“民乐和国漫的结合有很强的化学反应,国漫的想象力、写意,可以给民乐新的发展空间。”

  影片的视觉特效赢得观众点赞。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该片的特效水平不仅代表了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最高水平,甚至可以比肩世界一流水准。

  谈及该片视效的创作宗旨,执行制片人刘潘说:“既要真实,又要有形式上的美感,同时这些特效设定必须有创意、有创新,最重要的是满足故事要求。”

  刘潘介绍,片尾“洪流对战”的场面宏大,人数数以亿计,而且每个人的表情和动作都不一样,有的挥动战旗,有的拿着武器进攻……仅这个视效就花了一年半左右。影片开头代表哪吒和敖丙的两坨藕粉,状态既要符合力学规律,又要实现美术造型上的“既有形又无形”,视效制作周期也长达半年。

  海妖攻击陈塘关的那场戏,锁妖阵下镇压的成千上万个海妖都要戴上锁链,这在视效团队看来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团队一度和饺子产生了分歧。为了解决问题,执行制片人陈畅江给剧组的上一级部门打去电话,企图让对方说服饺子,但最终的结果是:做!

  饺子说:“电影不是拍给导演看的,是拍给观众看的。只有尊重观众,观众才会尊重你。”

  王长田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导演饺子代表了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必然会出现的人物,《哪吒2》的成功也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当一个行业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有足够多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时,就会吸引很多优秀人才。”

  提 升

  “观众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在共同成长”

  5年前,《哪吒1》用口碑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实力,“哪吒”系列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重要IP。

  “5年来,观众一直都和我们有互动。这让我们感到,观众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在共同成长。”刘文章说。

  《哪吒2》中出现了3对父子关系:李靖和哪吒、敖光和敖丙,以及申正道和申公豹、申小豹。3对关系看似都是讲父子情,却呈现着3个不同的侧面,在情感表达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影片的情感角度有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师徒情等,每种情感又是由多组人物关系共同来表达的。”王长田说,这样设定可以辐射更大规模的观众。

  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影片全面打磨角色关系,从不同层面增进观众的共情。年轻人喜爱影片张扬个性的主题、炫酷的视效,中年人会代入申公豹的情感割舍,老年人则可能从敖光、李靖身上获得共鸣。

  源自传统的故事取材,立足当下的内容创新,《哪吒2》亦满足了观众对传统题材现代表达的需求。

  饺子认为:“传统IP能传承这么久,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我们把它的价值提炼出来,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重新创作出一个大家真正相信的故事,希望体现一种时代性。”

  目前,《哪吒2》观影人次已接近2亿,许多观众“二刷”“三刷”,直呼看不够。也有一些观众被其热度吸引,第一次走进影院。“《哪吒2》把一些原本不进电影院的观众拉进了电影院。比起电影票房,我觉得观影人次重要得多,这才是中国电影将来拥有‘大舞台’的基础。”王长田说。

  “我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能发现一些巧思,被导演惊喜到。”王长田举例说,导演设置了很多铺垫,有的可能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为剧情发展留下线索,“这也是很多观众会去反复观看的原因,每次都有新发现。”

  “我相信这次的成功对电影创作会有很大启发——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产品。”王长田说,《哪吒2》的成功是坚持“长期主义”的胜利,“我们从最早做动画到现在,已经12年了,直接投入达25亿元。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坚守和挑战的过程。对创作人员来讲,要尊重观众、了解观众,尊重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满足尽可能多的观众的需求,而不是被短期利益蒙住了眼睛。”

  期 许

  “永远都没有真正的新高度,只有更好”

  《哪吒2》将于近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正式上映,是迄今映前关注度最高的中国电影之一。

  从几年前开始,国产动画电影悄然崛起。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从《姜子牙》到《深海》再到《长安三万里》……一批优质动画电影呈现出国产电影整体向前迈进的步伐。

  “总体来讲,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在国际上处在比较领先的地位,当然,还不够稳定。稳定,指的是每一年都会有作品出来,而且不止一个,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准,这个现在还做不到。”王长田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三维动画的技术能力和制作实现能力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哪吒2》中就有一些高难度视效镜头,在国外顶级工作室制作后未达到预期,最终全部由国内团队完成。“国外做的风格、手法可能并不适合我们的内容和审美,另外就是不像我们这样对细节这么死抠、这么较劲。”王长田说。

  然而,崛起中的国产动画电影还面临一些挑战。“长期来看,要保持制作能力,或者提升制作实力,需要让动画公司日子过得更好,要让投资者有收获,让从业者的生活和薪酬得到改善。”王长田说。

  为改善这一局面,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助力动画电影发展的政策举措。2021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扶持优秀动画电影创作生产:扶持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东方美学风格的动画电影,更好满足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观影需求,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审美水平、树立文化自信。”

  王长田表示,这两年各级政府在动画方面给了很多支持,出台很多政策,包括让动画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动画制作基地、给予动画项目补贴等。“要解决动画电影行业存在的问题,还是要有足够多的好作品,依靠市场的力量,带动公司成长和人员待遇改善。”

  面对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现状,导演饺子保持着清醒:“我们只能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永远都没有真正的新高度,只有更好。”

  “不管从内容题材、表现形式,还是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来看,动画电影都具有比真人电影更大的国际传播优势。”王长田对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去”充满期待,希望以《哪吒2》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能像《黑神话:悟空》等产品一样,担当起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任。

  饺子也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动画电影里会诞生出一些新的玩意、新的内涵、新的灵魂,让全世界都能够来欣赏它。”

  (实习生马泽祥参与采写)

  链接

  “我给它打满分!”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悉尼等地举行首映礼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1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IMAX影院举行首映礼,吸引了中澳两国文化界人士、影视行业从业者、影迷等300多人到场。该片将于13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正式上映。

  “我给它打满分!”悉尼当地演员沃伦对影片赞不绝口,“动画质量是一流的。”澳大利亚电视节目主持人克里斯·雷米说,从制作上看,影片里所有人物和场景都非常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中国的动画片太棒了!”接下来,他打算要疯狂“刷片”。

  据了解,《哪吒之魔童闹海》10日起在悉尼提前上映。由于观众热情高涨,几乎所有场次爆满,悉尼影院已开始大幅增加排片。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8日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TCL中国大剧院举行北美首映礼,吸引了数百名影迷和部分中美两国电影界人士参与。该片将于14日在北美院线全面上映。

  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大片级别的动画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国电影进入北美观众视线。

  美国小朋友塞娜·约翰逊和弟弟凯·约翰逊随家长来参加首映礼。两人在2019年观看过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他们说,电影塑造的这一中国神话少年角色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中国影片。

  (综合新华社记者梁有昶、张淑惠、高山报道)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台江:“舞龙嘘花”庆元宵

  • 新春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