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当热气腾腾的“年味游”成为了冰雪上的欢腾景象,辽沈大地也再一次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来辽宁感受这里丰富的民俗文化,感受辽宁人热情的待客之道,是2025《辽视春晚》向世界发出的真诚邀约。作为传播辽宁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2025《辽视春晚》始终汲取辽沈大地的丰富情感与精神力量,以浓郁的东北韵味与深厚的东北情怀,在欢笑与浓情中展现出新时代新辽宁的崭新风貌与蓬勃气象。这是突破,更是诚意。
将辽沈风物酿成年味飨宴,编织独特迷人的文化图景
在辽宁这片雄浑壮丽的大地上,蕴藏着无尽的底蕴与可能。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和辽沈大地的文化血脉,2025《辽视春晚》将辽宁的壮丽山河、万千风物与淳朴民风一并通过镜头呈现给了广大观众。在春节喜庆、祥和、温暖的基调上,通过将本土元素与立意创新的交织,从歌舞创意融合节目,到晚会吉祥物、舞美设计、演员服装等都有文化元素的巧思妙用,碰撞出独特的辽沈美学和浓浓年味,心意满满,也新意满满。
在舞台设计上,2025《辽视春晚》全情致力于在新春氛围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当福字、拜年、团圆绘就年俗长卷,记忆中的“年味儿”溢满了每一寸空间;当全场闪耀的中国红营造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尽遐想;当360度沉浸式舞美重现千年宫灯辉光,映照出承袭千年对于新年的美好希冀……将诸多源于生活的欢庆场景和普通人对春节的喜悦悉数纳入其中,正是2025《辽视春晚》传递出的带有强烈情感共鸣的浓浓年味。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着无数的文明密码,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尤以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为甚。在2025《辽视春晚》的舞台上,同名舞蹈以舞为语、以曲为韵,当垂眸而出、步履蹁跹的舞者从古画中走出,千年如新,如梦如幻。对历史场景“活化”般的立体式呈现,让古老的文物及文化遗产在年轻观众的心中焕发新生,也由此开启了辽宁文旅的全新热潮。今年春节,辽宁省博物馆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单日参观人数屡创新高,带着《辽视春晚》视频赏文物,也为游客增添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感。
在开场歌舞《金蛇狂舞向北方》中,同样融入了丰富的当代表达,不仅有多种艺术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还成功融入了体育元素与非遗元素,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内容的审美价值,也以极具画面感的方式展开一幅辽沈大地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画卷。2025《辽视春晚》开播后5分钟破2%,18分钟破3%,实时峰值达4.16%,正是开场歌舞带来强大收视吸引力的直观体现。
浓墨重彩描绘腾飞画卷,辽沈大地的脉搏跳动不息
作为一台胸怀大局、温暖有力、积蓄澎湃能量的文艺晚会,《辽视春晚》始终是一众省级卫视春晚中最具独特标签的存在,也在近40年的积累和沉淀中不断擦亮着自身的品牌名片。从官宣之日起,这台承载了无数期待的晚会,就巧妙地让观众在欣赏高品质精彩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乡的进步与变化。
近40年的风雨历程中,《辽视春晚》的生命力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养分正来源于向下扎根的这片土地,来源于辽宁人民奋发图强的日常生活,是他们的故事谱写了辽宁腾飞的壮丽篇章。就像晚会中的那些语言类节目,之所以会拥有吸引那么多观众沉浸其中的魅力,恰恰在于这些作品就取材自真实的人间烟火,也最能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每个辽宁人都可以在这些节目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平凡而可爱的普通人也用他们的际遇起伏构成了辽宁发展的强劲脉搏。这是对辽宁气质的生动书写,也激励着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用热情、智慧和创造力去书写新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扎根于深厚的艺术底蕴,又能以开放、兼容的姿态拥抱时代变迁。一个拥有着包容胸怀与国际化格局的辽宁形象,也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全新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窗口,2025《辽视春晚》为广大观众送上了一台热气腾腾、温情满满的文化大餐,尽展奋进新征程的喜庆律动,同时也见证着辽宁的发展成就,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每个不负韶华的人继续昂扬前行,以勇于争先的精神面貌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