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繁花”落定的《花样年华》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繁花”落定的《花样年华》

来源:文汇报2025-02-17 10:07

  ■记者 柳青

  电视剧《繁花》播出一周年之际,电影《花样年华》重映,以导演特别版的形式在影院与观众再见面。再没有比这更适合重温《花样年华》的时机,《繁花》戏里戏外的“阿宝”和“汪小姐”重逢在大光明电影院,看到黑色字幕卡上出现刘以鬯小说里的文字:“那些消逝了的岁月,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这个“他”,是小说的男主角,是电影里的周慕云,又何尝不是导演王家卫本人。《花样年华》被视为王家卫最复杂也最神秘的电影,《繁花》揭开了《花样年华》里藏得最深的秘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彼此的身上辨认各自伴侣的痕迹,而王家卫在1960年代的香港“上海角”寻找他的故乡,那是他在现实中错失而只能在想象中去往的“贡布雷小镇”,是他的追忆逝水年华。

  《花样年华》的第一个画面是讲一口地道上海话的房东孙太太的背影,周慕云和苏丽珍的第一次邂逅,两人擦身而过,周慕云只看到楼梯转角处那抹穿旗袍的婀娜背影——这电影被公认的谜一般的魅力,在于一切都没有正面出现。

  在香港北角的“上海街区”,随着梅林茂所作的蛊惑人心的探戈舞曲响起,南迁此地的街坊们打起麻将,周慕云和苏丽珍先后离开牌桌,很快观众将发现,被替下牌桌的这两人,在各自的婚姻里也被替换了,他们分别遭遇了伴侣的背叛。这一切如何发生?真相没有机会在镜头前揭示,只有镜像般的“暗示”。苏丽珍知道她的上司何老板给妻子和情人买了同款手包,也看到老板赴家宴前,用妻子选购的领带换掉情人赠送的那根。何老板的情事,是苏、周二人遭遇的“镜像”,周慕云发现苏丽珍的手包和妻子的是同款,苏丽珍在周慕云的胸前看到丈夫的同款领带,至此,他们无法装聋作哑。

  这时,电影已经过掉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两人终于发生了真正的交集。确认了自己的伴侣和对方的伴侣有了私情,这对同病相怜的尴尬人走在僻静的街巷,月色温柔,背景音里响起一首叫《魔力月光》的歌,电影的“魔力”也在这个时刻正式施展。男人问:这么晚了,你先生不会说你?女人心不在焉地答:他早就睡了。男人做出了第一次接近女人的大胆动作,他抚上她的手:今晚别回去了。她瞬间退到角落,眼神无波地说出:我先生不会这么说。张曼玉用一个眼神定义了两个女人,一刹那,观众明白了这对被各自伴侣抛下的男女并不是报复般地迅速在一起,而是,他们扮演起对方的伴侣,他们试图在扮演中想象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那段私情是怎样开始的。

  因为周慕云这个角色,梁朝伟在2000年的戛纳影展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回到香港,他接受《电影双周刊》专访时说:“这跟我以前演过的戏很不同,我在同一时间演两个角色。”周慕云既是没有露面的周太太的丈夫,同时,他面对苏丽珍,扮演着想象的“陈先生”。苏丽珍同理,她既是陈太太,又在扮演背弃了周慕云的“周太太”。在饭局和约会之外,在小旅馆的2046房间里,究竟发生些什么?王家卫不响。这一段不了情开始过吗?还是两人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产生的幻觉?

  情感和情感的对象都是暧昧的。周慕云最后一次扮演陈先生,苏丽珍想象着如何质问丈夫出轨,这个情境,他们排演了两次。第一次,苏丽珍虚张声势地打了周慕云一巴掌,对方正告她:你这太假了。第二次,苏丽珍凝视着周慕云,镜头推近,她双眼蓄满泪水,静默克制的身体里涌动着如此清晰强烈的痛苦,她透过周慕云寻找不在场的丈夫;周慕云见她如此神伤,安慰她“这是假的”,更让她崩溃,伏到他肩头痛哭:“假的也这样难受。”一句顶一万句,她痛心的究竟是不忠的丈夫,还是眼前的周慕云?他们之间开始于假装的扮演,但在观众和当事人都没有意识到时,虚构和真实互换了身份。

  真相是无法抵达的,只能在接二连三的类比、影射和假扮中接近。苏丽珍和周慕云一起合作给报纸写武侠小说连载,两人在写作中共度的时间,无疑是心意相通的时刻。但这些时候,他们永远背对镜头,观众看不到他们的正面,只能看到镜面里两人不完整的身影。他们不必带着负罪感的相处时刻,发生在无人知晓的房间里,即便观众见证了,看到的也是镜中花、水中月的“映像”。

  观众在镜像里看到这对男女没有机会开始的感情,他们在彼此身上寻找各自配偶的痕迹,那么导演王家卫呢?他在1960年代的香港情爱故事里,辨认着故乡的痕迹。1960年代的北角是上海移民的聚居地,潘迪华扮演的房东孙太太,讲一口带尖团音的老派上海话。按照剧情,周慕云和苏丽珍是说上海话的,这些角色和现实中的潘迪华一样,从上海移居香港,他们租房住,不学广东话,必须雇会做上海菜的帮佣,楼道里飘着京剧和评弹的声音,而不是流行于华南的粤剧……他们心想在此地只是过客,要过了很多年才愿意承认,那些消逝的岁月是他们回不去的地方,恰似周慕云错过了苏丽珍,而孙太太去了更远的大洋彼岸。

  刻骨铭心的不仅是爱情,还有乡愁。就这样,《花样年华》成为王家卫创作的转折点。之前,他着迷于飘飘不定的港岛爱情,自此以后,这只自由洒脱的无脚鸟被百转千回的乡愁所缠绕,周慕云活在对苏丽珍的回忆里,叶问和宫二无法割舍“家山北望”的情意结,王家卫终究要回到上海,迎来他的《繁花》。拍摄《繁花》番外短剧时,胡歌问王家卫:阿宝和汪小姐为什么重逢在《花样年华》的首映现场?王家卫回答:因为这是“双城记”的故事。从《花样年华》到《繁花》,王家卫完成了一个漫长故事的戏剧闭环,1960的香港和1990的上海组成了宛如游乐场的镜厅,重重叠叠的双城镜像构成特殊的音符,奏响周璇的一曲《花样的年华》,而这歌最初是电影插曲,电影名叫《长相思》。

  《文汇报》(2025年2月17日 05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地迎来“五一”假期出行高峰

  • 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