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传统戏曲中挖掘人物表演设计灵感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传统戏曲中挖掘人物表演设计灵感

来源:北京日报2025-02-24 10:06

  《哪吒之魔童闹海》今年春节在全球票房榜一飞冲天的炸裂表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创新能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该片联合动画导演郝姗近日接受记者专访,她介绍,《哪吒2》的人物表演设计参考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还致敬了导演饺子喜欢的多部经典电影,“一切都是为了让角色的表演得到观众的共情。”

  “大闹土肥坡”部分镜头有两版

  《哪吒2》中“哪吒大闹土肥坡”这场戏令观众印象深刻,土拨鼠们憨萌的表情逗乐了无数人。

  郝姗透露,这场戏在制作时有些镜头做了两个版本,“鼠老大被打败,鼠老二嘚瑟,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哪个版本更好一些。”经过研究后,饺子最终还是采用了郝姗定下来的第一个版本,“当时还是很开心的。”郝姗说,观众经常刷到的土拨鼠被哪吒指着鼻子的画面,土拨鼠们萌萌的可爱和傻憨憨的可爱,每一只的表情都不一样,这也是经过多次尝试才最终呈现的效果。

  郝姗透露,“大闹土肥坡”这场戏的特效由三家特效公司联合完成。一场几分钟的戏为何要用三家特效公司联合完成呢?郝姗解释,这是因为这场戏比较长且周期上很有压力,因此根据每家公司擅长的部分进行了分割,尽量提高工作效率。“这部电影的难度非常大,所有公司必须通力合作,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让这部电影完美呈现出来。”

  刻画申小豹的阳光与单纯

  《哪吒2》中的申公豹从《哪吒1》中的反派形象转变成一个正派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弟弟申小豹的死,是促成申公豹反转的最大原因,尤其是申公豹抱着弟弟时,脸上有一个从悲伤慢慢变为悲愤的表情转换,打动了很多观众。

  “这个镜头我们做的是加法。”郝姗透露,原来的版本中,这个镜头只有8秒长,但最后出现在电影中的长度变成了20秒。“这个镜头在角色的情绪表达上特别重要,因为这是申公豹转而反抗无量仙翁的决定性因素。”饺子导演想尽可能地表现出申公豹在情绪上的层次感,让观众通过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到他内心的挣扎和情绪的转变,光是这20秒的镜头就断断续续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来制作。

  郝姗有一场自己特别喜欢的戏,那就是申小豹第一次跟哥哥见面的场景。申小豹清澈的眼神、稚嫩的嗓音和对哥哥的崇拜之情,萌化了观众的心。“申小豹是个纯粹的少年郎。”郝姗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申小豹跟哪吒一模一样,只是他身上没有背负哪吒魔丸的压力,所以他很阳光和单纯。

  在设计这场戏之前和导演沟通时,饺子希望团队能刻画得尽可能细腻而直接,强化申小豹的少年感,尤其是把他的眼神做得很单纯。“为此,我们和制作公司找了很多参考,现在看来观众是完全能够感知到的,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

  无量仙翁动作借鉴《智取威武山》

  在人物表演上,郝姗介绍,饺子很早就定好了思路,“他希望角色的表演都带有中国特色,比如中国传统戏曲,同时致敬中国一些经典电影。”

  看过电影的观众能感受到,无论是申公豹、申正道还是无量仙翁,这些人物的行为举止和表情都不像现实中的人,他们的身体动作都有明显的抑扬顿挫之感。“申小豹的动作其实是在模仿川剧中武生的表演,无量仙翁在天元鼎上指挥大军时,身体的扭动和手指一点的动作,灵感来自《智取威虎山》等戏曲电影。”

  郝姗说,饺子对表演的要求很高,当制作人员拿不定主意时,他会亲自表演示范,而她自己也学过表演,会尽量配合导演呈现出更好的表演。一部电影的成功,往往体现在细节中。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表演风格,看似不经意,却能让观众感到亲切,为电影增色不少。

记者王金跃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西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

  • 包银高铁铺轨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蛟龙”号计划2月份完成水池试验,3月组织实施南海海试。
2025-02-24 09:30
2月21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2025-02-24 09:26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构建了野生和栽培辣椒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揭开了辣椒性状演化奥秘。
2025-02-24 09:25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历经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蛋白,并找到了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2025-02-24 09:22
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近日宣布,在基座大模型基础上,仅耗费数十美元就开发出相对成熟的推理模型
2025-02-24 09:20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