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好电影不惧岁月长

来源:北京日报2025-02-28 10:21

  记者 王金跃

  截至昨天20时,由王家卫执导的经典爱情电影《花样年华》25周年导演特别版上映14天票房超5400万元,作为一部重映片,这个成绩实属难得。同时,该片的上映,再次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各种解读和探讨,让人看到了一部好电影是可以历经岁月检验,在一代又一代观众中引起共情和共鸣的。

  20至24岁观众是观影主力

  “这版《花样年华》绝对不可错过。”观众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以前看过很多遍《花样年华》,但当得知该片重映时,还是迫不及待地准备再看一次。为此,他特意选择了IMAX影厅,“此次放映的是4K修复版,画面本来就非常清晰,再加上IMAX的超大银幕和震撼的音效效果,观影感受太美了。”

  《花样年华》曾于2000年11月24日在内地公映过,此次重映,时间已经过去了25年,不仅很多年长的观众再次走进影院,年轻观众也被吸引。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花样年华》的观众中,女性观众占比69%,男性只占31%;20至24岁的观众占了30.3%,成为主力观影人群,40岁以上的观众占21.5%。

  片尾彩蛋成观众情绪出口

  此次公映的25周年导演特别版时长为103分钟,被称为是“史上最长的版本”,其中,片尾彩蛋中发生在一个小超市里的爱情故事时长为5分多钟。这段故事以前只在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师班”上放过一次。而王家卫也保证,这个版本只在影院中才能看到,可谓是吊足了观众胃口。

  借助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留白”,《花样年华》打开了观众心中的想象空间。而在结尾彩蛋中出现的短片《花样年华2001》则跟前面的故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互文关系。有观众发现,这个剧情简直就是王家卫2007年执导的电影《蓝莓之夜》的浓缩版,浓烈放肆的情感代替了之前的拘谨和退缩。这个彩蛋故事更像是现在流行的微短剧,提供了极大的爽感,让观众的情绪有了一个出口。

  提供足够解读空间

  《花样年华》是一部将电影语言做到极致的经典之作。杜可风、李屏宾的摄影,梁朝伟和张曼玉的表演,张叔平设计的二十多套旗袍,梅林茂的配乐和纳京高的三首用西班牙语演唱的爵士乐,在意境的营造上也充满创意。作为一个文本,它提供了足够多的空间让观众解读,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看点反复欣赏。

  借助于此次推出的IMAX版本,许多已经看过多遍的观众依然能够在片中发现新的亮点。观众陈女士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忽略了一个细节:影片快结尾时,苏丽珍躺在周慕云房间里的一张椅子上,她翘起的脚尖上晃动着一只中式拖鞋,“这个细节非常重要,王家卫简直太了解女人了!”而网友“电影滋味”说,之前自己看电影时没有发现苏丽珍伏在桌上写武侠小说的画面,在这次修复后的版本中可以清楚看到,“这个画面一闪而过,但对于铺垫两人关系的进展却非常重要,正是在两人长时间的相处中,爱情不知不觉地滋生了。”

  好电影随时间慢慢生长

  张曼玉多年前聊起《花样年华》时坦言,“我一开始觉得不能花15个月拍一部戏,那我这一年怎么赚钱?但现在觉得,电影拍出来是永远的,15个月的痛苦不能代表什么,因为50年后大家还会看这个电影。”她自信地说,“我觉得我演的电影是可以带进棺材的,但钱不能。”

  知名影评人周黎明认为,《花样年华》在美学上“是《小城之春》的继承和延续,纯粹的中式情感和表达。”演员周冬雨在首映式上感慨地说,自己小时候就看过该片,现在首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感受到了更多的情感张力,“好电影会随着时间慢慢生长,沉淀出更多的共鸣。”

  “此次修复后的《花样年华》版本色彩更鲜亮,相比曾经那份光影斑驳的怀旧感,如今更有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笃定,堪称‘岁月严选’。”影评人陆支羽认为,王家卫的这部经典之作值得多刷几遍,“毕竟这种只在影院与王家卫的浪漫相逢的时刻非常珍贵。”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