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产影视行业“她力量”在崛起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国产影视行业“她力量”在崛起

来源:北京晚报2025-03-10 09:38

  记者 李夏至 袁云儿

  环顾近年中国影视,从大银幕到小荧屏,从古装到现代,女性力量的崛起不容忽视。一大批中生代女演员活力迸发,在影视题材中重塑中国女性的不同侧面,年轻的后起之秀也不甘落后,“90后”乃至“00后”小花演员正在迅速成长,以独特的自我表达引领着影视语言的迭代更新。更多以女性为主角,关注女性生存境遇,聚焦社会性别议题的作品目不暇接,“她力量”在影视行业的重要影响正逐渐凸显。

  电视

  打破传统性别议题 展现女性角色无限可能

  蛇年新启,荧屏热播的作品中不乏女性题材作品。以女性律师为主角的《无所畏惧2》开年打头,聚焦传统女性群体和家庭关系的《六姊妹》在高收视中落幕,以新时代母女关系为主题的《180天重启计划》在高口碑中顺利收官。都市家庭剧是女性题材的天然沃土,但如今影视剧表达早已打破传统题材的内容限定,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女性角色成为新女性叙事的内核,以全新的价值观重塑当代女性形象。

  《无所畏惧》系列以律政女性为群体刻画对象,主演热依扎塑造出独属于中国女性坚韧乐观的白领形象;《六姊妹》中反常规的婆媳关系打破家庭剧陈旧叙事框架,“女性互助”的主题才是本质;《180天重启计划》更是塑造了一对新式母女,女性的自我觉醒和成长成为话题中心。

  类似国产剧不胜枚举。从网文IP开始,国产剧早已在“大女主”题材的类型中深度挖掘多年,掌握自我命运的女性角色层出不穷,性别议题的题材热度也自古装逐渐蔓延至现代题材。女主角们不再被动等待命运的安排,不再是男性视角中的“花瓶”背景,而成为各种时代背景中勇于挑战偏见、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卓越女性。她们是《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打破时代局限的女首富,是《梦华录》里破除世俗偏见的经商女性,是《大江大河》系列中勤劳勇敢极具韧性的姐姐,是《风吹半夏》中勇闯异国的女老板,是《繁花》中搅动餐饮江湖的女老板和外贸厂长,更是《山花烂漫时》中为办女校而奉献全部人生的桂梅校长。

  女性角色逐渐从常见的家庭议题中“破题”,她们的职业各处开花,走向了经商、办厂、当律师、开学校,影视角色与社会议题高度重合,既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角色的无限可能,也在不同主题中进一步强调转变的发生。

  众多优秀女演员拿出与角色匹配的表演,从主角到配角都熠熠发光,表演与人物的相得益彰更是改变了国产剧女演员的固有格局。从宋佳、马伊琍、袁泉、吴越,到刘亦菲、赵丽颖、唐嫣、辛芷蕾,从“70后”到“90后”,女演员们抓住时代的风口,在新鲜的故事里绽放异彩。

  2025年待播剧集中,女性题材打头的大剧依然耀眼,《生万物》《灼灼韶华风禾起》《你好1983》《了不起的她们》等虽题材各异,但不约而同地将叙事焦点投诸女性角色。国产剧女性题材百花齐放,这是女演员的春天,更是一个时代尊重女性、为女性提供广阔舞台的注脚。

  电影

  女性题材走向主流 “中女回春”“小花绽放”

  电影领域的“她力量”同样令人瞩目。2019年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作为颁奖嘉宾的海清以一番真情实感的发言,道出中生代女演员的尴尬处境。她说,中年女演员的身份常常让她们远离优秀作品的创作机会,甚至无戏可拍。六年过去,现在恐怕没人认为女性电影是小众、文艺类型,更不会有人质疑女性电影缺乏市场了。女性题材电影已从“边缘”走向“主流”,“中女”回春,“小花”绽放,涌现出一批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若论这几年市场反响火爆的电影类型,女性题材绝对有一席之地。以贾玲、邵艺辉等为代表的女性电影人,或从自身经验出发,或展现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先后创作出《热辣滚烫》《爱情神话》《出走的决心》《好东西》等作品,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这些电影将镜头对准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展现了更加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出走的决心》《春潮》等影片聚焦家庭中的女性,讲家庭主妇、母女关系,引发观众对家庭关系的反思;《好东西》《爱情神话》等关注中年女性的情感困境和自我成长,展现了她们在面对生活变故时的坚韧和勇气;《鹦鹉杀》《我的姐姐》《想飞的女孩》等则将目光投向更边缘的女性群体,探讨“杀猪盘”、原生家庭、单身妈妈等社会问题,展现了女性在不同境遇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

  这些电影打破了以往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被困于婚恋与家庭的单一化局面,塑造了更加真实、立体的女性角色。从市场反响上看,《热辣滚烫》《好东西》等均成为当年现象级影片,获得远超预期的票房回报。

  随着女性电影的兴起,马伊琍、宋佳、咏梅、张小斐等中年女演员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些中年女演员拥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和扎实的演技功底,将人物塑造得真实可信、打动人心。她们身上散发着成熟女性的自信、优雅和智慧。她们的成功突围,不仅是女性电影人在影视行业内的一次胜利,更给无数观众带来温暖与力量。

  根据《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2024年女性观众占比达到58%,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女性观众的市场潜力巨大,女性电影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她力量”的崛起,不仅是中国影视行业的进步,更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体现。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三届链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