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尽情热舞吧,释放对生活的坦诚与关爱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尽情热舞吧,释放对生活的坦诚与关爱

来源:文汇报2025-03-10 10:03

  张素琴

  刚刚过去的周末,赫法什·谢克特新作《盗梦剧场》亮相申城,以极具冲击力的舞动和持续击打的重金属鼓声,激活现场能量。台上台下,跳跃齐舞,那些踉踉跄跄的莽撞,带着横冲直撞的勇气,燃爆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的整个空间。赫法什的舞蹈不仅是唤醒,更是爆破、是粉碎,仿佛给观众吞下一粒“魔丸”,足以让人忘却“本我”,尽情释放。

  一直以来,赫法什的创作态度是——但凡能用身体表达的,就绝不多写一个字的剧情介绍,为那些渴望从舞蹈中寻找确定性答案的观众增加了理解难度。舞作《Theatre of Dream》被译为《盗梦剧场》,借电影《盗梦空间》的热度。以“梦”为名,舞蹈变成大型的催眠实验,将观众带入潜意识世界,让他们离开座位,冲到通道和台口,与演员共舞,体会“奋力的失控感”。

  赫法什的编舞依然故我又变幻莫测。那些熟悉的,也是标志性的双足交替点跳、上身痉挛与战栗,竭尽全力又突然松弛万分的力量变化,“五马分尸”般“撕裂”身体又突然间的造型凝固,极度舒展四肢又对细微关节的把玩与沉迷,日常动作的重复再现与异化疏离,制造出荒诞与真诚的矛盾拉扯,展示着生命的种种真实和魔幻。但《盗梦剧场》并非单纯让人肾上腺素激增、心率飙升,从而制造表面狂热。那些混合着非洲原始动律、拉美热辣造型、摇滚野性节奏的动作,传达着舞者对生活的坦诚与关爱。

  赫法什的舞台从来是不加掩饰的“和盘托出”,《盗梦剧场》不仅是创作者将生活景观化作微缩模型的再现,更是他对虚实之间重叠割裂的思考。舞台上,在幕布的一次次开启闭合中,舞者完全发自身体本源的肢体律动,充分展示集体意识的真实存在。赫法什的作品从不拒绝表达脆弱渺小,甚至常常呈现鲁莽愚笨的形象,他刻意不用面光来弱化个体,反之以舞者之间的对视、拥抱、依偎、抚触,以及温柔的耳语,为作品注入了一抹温存与暖色的基调。

  或许,我们可以从法国当代艺术家杰罗姆·贝尔的代表作《生活必将继续》中找到一些《盗梦剧场》的相关性。相较于杰罗姆的“反表演”,赫法什的作品有着更深刻的后现代剧场艺术特征。这一方面是当下观众对于“沉浸式”剧场的多类型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观演关系从“对象”到“情境”的转变,进而实现现代剧场暌违已久的仪式性。

  作品尾声,震动耳膜的鼓声渐渐停止,灰蓝色调的光雾隐去金色帷幕,舞者面向全场观众,缓缓退回舞台深处,极度克制的动作制造出身体的悬浮感,增加神秘厚重的仪式性。片刻之间,全场鸦雀无声,台下的沉默无言与台上的纯粹舞动,引领着观众飞升到某种超验感知层面,延伸出难以言表的深度共鸣。正如充满仪式感的舞蹈结束时,场灯亮起,剧场所发出的那一阵轻微的喟叹声。(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舞评家)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