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来源:光明网2025-03-10 11:06

  由景甜、张晚意(排名不分先后)领衔主演,郭涛特邀主演,张弛、徐好、白冰可主演,马苏、黄奕、章呈赫、吴冕、戴春荣特邀出演,曹斐然、崔航、赵昕主演,岳旸、宣言、管栎、刘亭作、嘉泽、天爱、夏娃、钟丽丽友情出演的现实主义古装情感大剧《似锦》正在腾讯视频独家热播。播出以来,剧集凭借立体生动的群像图谱描刻、甜爽交织的情节高潮推进、鲜明细腻的女性力量输出和极具意蕴的古典审美表达,收获了热议与关注。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广泛热议激起情绪共鸣 高能爽感叠加现实思辨

  《似锦》讲述了东平伯府四姑娘姜似(景甜 饰)意外“死于”爱人余七/郁锦(张晚意 饰)之手、拥有重活一世的机会之后,决定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与郁锦再次重逢后,二人携手共同越过诸多坎坷困局,查清隐藏在谜团背后的真相,守护家国承平、收获一世繁花的故事。

  剧集上线播出后热度迅速攀升,腾讯视频热度值突破26000、进入“爱看俱乐部”,最高峰值达到26636,并登上腾讯视频站内多个榜单第一。同时,剧集3月9日起在东方卫视黄金档开启1.5轮播出,首播酷云收视峰值达0.6037%,位列同时段卫视收视率第一。自《似锦》播出以来,围绕高能剧情、热烈情感、鲜活角色及深刻立意的讨论层出不穷,社交平台、短视频渠道的热度居高不下,#似锦中式美学越品越有# #似锦节奏# #古偶终于有不拘小情得女性互助# 等词条轮番登上热搜榜单。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似锦》以单元案件的形式串起了整个故事架构,通过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追剧钩子”,让观众随剧情的起伏牵动心绪,快节奏、强情节搭建起剧集爽感的基础架构。更为重要的是,剧集通过姜似重活一世、反击命运的基础设定,打破了传统隐忍内敛的叙事逻辑,一方面将姜似从委曲求全到主动破局的成长脉络、郁锦从放逐边疆到置身漩涡的博弈路径清晰地勾勒出来,另一方面则同步通过剧中阶层、性别等层面的冲突,呈现出封建社会背景带来的压迫与桎梏,两条线紧密交织之下,姜似与郁锦的反抗、周旋和挣脱才能呈现出更深层、更扎实的情绪爽感。同时,在持续、极致的爽感输出下,姜似与郁锦在打破困局、冲破束缚的过程中,二人步调一致、心志契合,在一次次磨砺中欣赏对方的智识、看清彼此的真心,呈现出势均力敌、双向奔赴的情感样态,以及拉扯感与赤诚热烈兼具的爱恋体验。

  尽管《似锦》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架空的古代,剧集却在故事的肌理中注入了更多现实思辨和价值思考,体现出难得的现实主义精神价值。姜似与郁锦之间平等对话的情感模式,以及姜似与父兄、长姐之间的亲情羁绊,郁锦与景明帝之间的亲近孺慕,构建起更具亲和力和现代平等意识的情感缓冲带,让观众得以在剧中感受到更具普世价值的情感力量输出。此外,姜似与郁锦对自我主体意识的鲜明掌控,以及通过行动改变命运轨迹的主动性,让观众明确感受到人物对困境的打破和对命运的重塑,以此观照现代人面对逆境时不妥协、不让渡、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细密输出坚韧女性力量 宋韵融入打造高范式审美

  《似锦》自开播以来,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喜爱,亦获得了不少主流权威媒体的积极评价。人民日报客户端认为“剧集随着重活一世的姜似的视角,与郁锦再度相遇,也让观众随着二人间故事的展开,看到形象鲜活、性格立体的百态众生,向观众展开一幅栩栩如生的古代社会世情画卷。”中国新闻社则点赞剧集的审美质感,表示剧集“在一步一景的转换中呈现属于传统古建园林的美学韵致,以典雅浪漫的风格打造出浓厚的东方审美意蕴。”中国青年报对剧中角色的塑造表示肯定:“姜似的觉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接受、挣扎到反抗的复杂过程。剧集通过姜似的逆袭之路,塑造了一个坚韧、果敢、温暖善良的女性形象。”工人日报则点赞剧集:“《似锦》在紧凑的故事节奏中,以跌宕起伏、张弛有度的情节搭建呈现了姜似和郁锦的每一次反击和破局,最终得以掌握一切选择权和自我命运,让观众获得极致的追剧爽感。”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剧集在做好基本结构搭建、丰满叙事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对女性困境的多层次描写和女性力量的密集输出,打造出百态多样的女子生存图景。剧中,以姜似和郁锦的携手破局之路为主线,延宕塑造出数个立体的女性角色:在姜家,有把家族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的姜老夫人、擅见风使舵却屡遭利用的肖氏、与世无争却又勇敢坦荡的姜依、无奈妥协后又幡然醒悟的姜倩、谨小慎微却又温暖善良的姜俏;而在更森严的皇宫内院和更广阔的市井之中,有一身侠气性情飞扬的卢楚楚、野心勃勃又舐犊情深的荣阳长公主、骄纵成性跋扈张扬的崔明月、清醒独立目标明确的巧娘……性格各异、立场不同的女性角色随着剧情的推动和事件的交互,逐渐血肉丰满、各具成长弧光,组成一幅极具魅力、紧密交织的女性图谱。《似锦》通过对女性的着力刻画,将不同女性面对的困境一一抛出,并不吝描摹女性在命运沉浮之间的挣扎与蜕变,通过姜似等人重构自我、扭转命运的无畏无惧,借“自救者,天助之”等掷地有声的台词,呈现出全新视角下的女性关怀,输出了极具韧性、绵密不断的女性精神,并以此传达出“先利我、再利她”的先锋价值观,从而完成对女性力量的重塑和再发掘。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更难能可贵的是,剧集在文化底蕴传承和审美范式进阶的层面,也做出了大胆而扎实的尝试。《似锦》以宋韵文化为依托、宋代美学为基底,将故事放置于疏朗典雅兼具的视觉空间内,巧妙运用宋代园林“移步换景”的造园理念,使剧集在意境十足的亭台庭院间渐次展开,颇具审美价值。同时,《似锦》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融入古代五礼、制香挂画、点茶插花等文人意趣,它们并非仅限于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深度参与到故事的推进和人物的成长中。随着姜似从闺阁走向市井,她笔下所绘不再是居于一隅的花鸟之趣,而是更为开阔的山川风景;而随着郁锦从边疆返回朝堂,他的随身之物也不再只有沙场之上的金戈铁器,增添了象征君子端方的玉器。剧集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真正融入故事肌理,使故事呈现出古风今韵的全新样貌,并以东方意蕴和轻盈表达焕新古装剧审美范式,为未来的古装题材剧集创作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环环相扣推高剧情悬念 多线交织拓宽叙事格局

  在《似锦》的故事中,姜似重活一世,拥有了对未来“预知”的能力,并决心改写自己、父兄和姐姐在前一世中悲惨结局,郁锦则在查找南乌间谍的过程中意外进入都城司任职,二人在数起案件中联手破解了一个个难题。随着姜似成功退婚、开设香铺、执掌姜家中馈,她将自己成功从注定悲剧、泥淖狼藉的婚约中解脱出来;而随着长兴侯曹兴昱犯下的少女屠杀案、崔明月(徐好 饰)主使所为的姜湛(张弛 饰)落水案、善安堂人口贩卖案的逐个告破,姜似和郁锦改变了越来越多人的命运。

《似锦》口碑高涨热议不断 拓宽古装情感题材表达空间

  在最近播出的剧情中,姜似的长姐姜依(曹斐然 饰)在经历了险些坠崖、被诬偷情等事件之后,终于知晓了丈夫朱子玉攀附上被贬至陵水的崔明月的事实,心灰意冷的她在姜似的帮助下与朱子玉和离、回到了陵安。同时,姜似从彩云班飞娘口中得知,母亲苏珂曾与驸马崔旭(章呈赫 饰)有过一段情缘,并意识到这可能是荣阳长公主(黄奕 饰)不断针对东平伯府的原因之一。另一面,南乌潜伏在陵安的夜莺门动作不断,甚至将姜似和郁锦的通信截下、提前来到二人约定相见的九曲亭,打晕了前来赴约的姜似……剧情环环相扣,一方面呈现姜似与郁锦“逆袭改命”的层层爽感,另一面将姜似与郁锦的感情路径嵌入家国语境下的宏大叙事中,使得剧集呈现出情感与义理相互交织的开阔格局。

  在后续的剧情中,终于明白自己身上“南乌圣女”图腾如何而来的姜似,将如何面对前世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夜莺门众人?郁锦迟迟不愿恢复七皇子身份,与景明帝(郭涛 饰)的父子亲情将何去何从?姜似又将何时得知郁锦的真实身份?答案亟待观众在后续剧情中一一揭晓。

  由西嘻影业出品,腾讯视频联合出品,西嘻影业制作,杨晓培担任艺术总监及总制片人,王为任总导演,王为、李才导演,李文婷任总编剧,蔡蔡、刘佳思、王珂、董芳辰、王翔编剧,黄杰、李黎明、贾延龙任总制片人,姜莹莹、祝凯、陈晶晶任制片人,郭贺任美术总监,段元合任美术指导,侯云怡任造型指导,张晓龙任礼仪指导,现实主义古装情感大剧《似锦》正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青岛:小小蓝莓果 致富金豆豆

  • 甘肃敦煌开通两条新航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