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纪录片《遇见最美宋词》——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纪录片《遇见最美宋词》——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来源:人民日报2025-03-18 09:20

  高小立

  随着国风国潮涌动,近年来“宋韵”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影视作品。纪录片《遇见最美宋词》,以宋词为载体,构建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遇见最美宋词》的叙事突破了传统文学纪录片的线性模式,采用“散点式创作结构”,以情感主题为线索,串联起不同词人、词作及其背后的历史脉络。全片共7集,围绕雅情、知己情、爱情、山水田园情、家国情等主题展开,多个人物和多首词作形成“点·线·面”网格状的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打破了阐述宋词的单一,将文学、历史、人物生平交织呈现,避免陷入对词作或词人的孤立解读。比如片中将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家国情怀,与其“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形成鲜明对照,使观众从时空背景、人物命运、词作意境等多个维度,与词人产生共情。

  片中不仅收录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词人的经典名篇,也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冷门佳作。纪录片一方面通过“熟悉感”引发观众情感认同,另一方面又以陌生化的内容激发观众的探索欲,形成“知识增量”与“情感共鸣”的双重效应。纪录片并未单纯停留在宋词的文学赏析层面,而是通过词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联系,揭示宋词背后的精神力量。片中的宋词或婉约抒情,或豪放洒脱,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美的赞美,对恶的鞭挞。以此,宋词不再只是文字,而是承载着民族精神文化基因的代代相传。

  在艺术表达上,《遇见最美宋词》尝试传统美学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出兼具古典意境与当代审美的视听语言。该片以宋代绘画为灵感,采用小写意的青绿山水画为铺底,让词人在画中行走,观众在画外“卧游”。而这“卧游”恰是欣赏中国画最别具一格的形式。在古韵十足的传统意境营造外,纪录片引入现代科技打造一场时空穿越之旅,无论是李清照笔下“瑞脑销金兽”的闺阁场景,还是辛弃疾词中“金戈铁马”的战场画面都历历在目。再辅以主持人精彩的诵读与专家学者专业的解读,以及古琴、箫等传统乐器的背景音乐,共同构建出了“浅吟低唱”的艺术氛围。这种声画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在“赏词”与“听史”中完成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遇见最美宋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并非简单“复古”,而是通过叙事创新,激活其内在生命力。“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今人在面对人生逆旅之时,依然可以从苏轼身上汲取无惧风雨的勇气。为何片名中有“遇见”,就是因为我们不仅在宋词中遇见宋人,某种程度上也“遇见”内心中的自己。

  (作者为中国视协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