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杂糅还是创造,是个问题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杂糅还是创造,是个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2025-03-25 10:18

  明前茶

  当昔日青梅竹马的好友李斐被卷入一桩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中,庄树作为追查旧案的刑警,能否不带私情地与之对峙,查出真相?当8年后,男女主之间朦胧的好感点燃了炽热的欲望,稚气的约定生发出复仇的火种,李斐与庄树将何去何从?在刚上映的《平原上的火焰》中,充斥着“如果我能变成摩西,分开红海走到你面前”“那天没赴约的不止你,还有我的人生”这类激烈的台词。它们充满隐喻,也昭示了导演力图将犯罪悬疑、青春疼痛、作者电影与社会寓言等四种类型片融为一体的野心。于是,影片中的诸多人物,以一种冷酷的浪漫和撕裂式的苦恼出场了。导演张骥在拍摄中,加入犯罪片的麻辣味、青春片的薄荷味、作者电影的青木瓜味、社会寓言的老陈茶味——他努力将这反差感强的四种滋味,杂糅成影片的底味。

  野心不小,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摄影做得迷人,与导演工作出彩,完全是两回事。张骥试图将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拍出与《白日焰火》一样的酷烈浪漫感,试图将20世纪90年代末,被东北改革浪潮抛下的边缘人的命运,以一种“爱恨交织”的方式讲出来。这当然很有创作野心,但他试图纳入的类型片种类太多,贪多求全的改编,与执行能力的勉强,最终丢失了对主要人物成长的精确铺陈与交代,让影片对时代的苍茫映射,沦为一场“发小爱情”的背景板。

  尤其是为了加大戏剧张力,导演将112分钟的完整版又剪掉11分钟,电影的仓促感更明显。被删减的部分,是原著里那些细火慢炖的时代阵痛,尤其傅东心这条承载着知识分子命运困境的支线,被删得很彻底,只剩下梅婷切菜时颤栗的手。这导致整个故事在大尺度的犯罪戏与久别重逢的爱情戏之间横跳,同时,左胳肢窝夹着作者电影充满压抑感的视觉诗意,右胳肢窝夹着社会寓言的宏大叙事,然这四种类型片的糅合,难度是很高的。一旦强行嵌套,将令偏爱这四种电影的观众都不满。

  为让故事更好懂,影片把小说多线交叉的故事简化,只剩下20世纪90年代与2000年后相隔8年的两条叙事线。这样做的好处是,故事的确充满视觉冲击力,坏处是,男女主角的转变多少有点突兀:李斐从纯情少女到反杀烈女的转变,交代得比她工作过的东北大澡堂里的雾气还朦胧;庄树从叛逆少年到冷面刑警的成长线,也像剧本杀的关键线索被藏起。主角尚且如此,配角们如扮演庄树之母的梅婷,扮演庄树之父的陈明昊,扮演民警蒋不凡的袁弘,这些好演员的发挥余地就更小了。

  当然,有一部分观众会很喜欢《平原上的火焰》,尤其是电影《白日焰火》的忠粉,只因这部片子的气质与《白日焰火》一脉相承。

  首先,电影叙事场景切换很快,节奏前松后紧——前半程重在展现外部环境的坍塌与事件的接踵而至,后半程重在表露人的压抑情绪的爆发。导演为了不换演员,将少年期李斐和庄树的年龄改大,让主角由少年转青年,这样就没有割裂感,表演上更容易有层次。从整体上说,女主角周冬雨的戏要强于刘昊然,她把前期一个向往南方却苦于父亲的贫穷与懦弱的“带刺玫瑰”少女形象演得入木三分,又把后期角色挣扎求生的破碎、隐忍与癫狂,那种压抑着的不安感,都演了出来。尤其在瞬间爆发的反杀戏中,周冬雨以癫狂的笑意与含泪的质问形成强烈反差,将李斐内心的愤怒、绝望以及反抗的决心展现得如此决绝。

  其次,与《白日焰火》一样,电影美工组将背景搭建得相当出色。影片以冷色调还原上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城市的苍凉:斑驳失修的工厂外墙、颠簸感十足的老式出租车、褪色的毛衣与毛线帽,连女生的发卡都要从那个迷茫的时代打捞出来。冰封的东北平原、烧穿夜幕的焰火、蒸汽朋克风的老厂房,每一帧画面都是时代的尘埃底色。对时代背景的精细还原,方便从心理层面强化转型带来的冲击,让厂里安稳生活的人如同卡在了时代的缝隙里:坐不上的火车,穿不上的凉鞋,去不了的南方,这种无能为力的悲伤贯穿李斐父女俩的命运。

  第三,影片在酷烈硬朗的打戏、追逐戏、放火戏、暴雨戏之间,时常冒出来的“悲伤的浪漫感”,是很吸引人的。除了各种文艺腔十足的台词,李斐和庄树久别重逢的戏份也有种“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味道。庄树追李斐,却被“禁止通行”的围杆拦下,而此时火车浩浩荡荡地经过,横亘于二人之间的是消失的8年,时空记忆都被火车无情地遮蔽了。用火车来展示“物是人非”之味,让人回想起《漫长的季节》里,范伟饰演的王响,追着火车跑,让火车头上年轻的自己“向前看,别回头”。

  这一幕,对有阅历的观众来说,永远是动人的。

  从这一点来说,《平原上的火焰》很像是《白日焰火》的余烬,也有点像《漫长的季节》的余烬,它的弱点,就是创作得比后者都晚。观众首次目睹影视作品反思二十多年前重大的社会变革时,他们会对作品中的瑕疵更宽容,因为,一种诚实的年代再现方式,是新鲜的。但如今,反思东北重工业转型之作已经有很多了,在同一领域更新故事,应该选择怎样的表现手法,值得创作者重新思考——也许,需要创作更巧妙的类型片,而不要一味在“杂糅”上下功夫了。(作者为散文家、媒体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