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杂糅还是创造,是个问题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杂糅还是创造,是个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2025-03-25 10:18

  明前茶

  当昔日青梅竹马的好友李斐被卷入一桩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中,庄树作为追查旧案的刑警,能否不带私情地与之对峙,查出真相?当8年后,男女主之间朦胧的好感点燃了炽热的欲望,稚气的约定生发出复仇的火种,李斐与庄树将何去何从?在刚上映的《平原上的火焰》中,充斥着“如果我能变成摩西,分开红海走到你面前”“那天没赴约的不止你,还有我的人生”这类激烈的台词。它们充满隐喻,也昭示了导演力图将犯罪悬疑、青春疼痛、作者电影与社会寓言等四种类型片融为一体的野心。于是,影片中的诸多人物,以一种冷酷的浪漫和撕裂式的苦恼出场了。导演张骥在拍摄中,加入犯罪片的麻辣味、青春片的薄荷味、作者电影的青木瓜味、社会寓言的老陈茶味——他努力将这反差感强的四种滋味,杂糅成影片的底味。

  野心不小,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摄影做得迷人,与导演工作出彩,完全是两回事。张骥试图将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拍出与《白日焰火》一样的酷烈浪漫感,试图将20世纪90年代末,被东北改革浪潮抛下的边缘人的命运,以一种“爱恨交织”的方式讲出来。这当然很有创作野心,但他试图纳入的类型片种类太多,贪多求全的改编,与执行能力的勉强,最终丢失了对主要人物成长的精确铺陈与交代,让影片对时代的苍茫映射,沦为一场“发小爱情”的背景板。

  尤其是为了加大戏剧张力,导演将112分钟的完整版又剪掉11分钟,电影的仓促感更明显。被删减的部分,是原著里那些细火慢炖的时代阵痛,尤其傅东心这条承载着知识分子命运困境的支线,被删得很彻底,只剩下梅婷切菜时颤栗的手。这导致整个故事在大尺度的犯罪戏与久别重逢的爱情戏之间横跳,同时,左胳肢窝夹着作者电影充满压抑感的视觉诗意,右胳肢窝夹着社会寓言的宏大叙事,然这四种类型片的糅合,难度是很高的。一旦强行嵌套,将令偏爱这四种电影的观众都不满。

  为让故事更好懂,影片把小说多线交叉的故事简化,只剩下20世纪90年代与2000年后相隔8年的两条叙事线。这样做的好处是,故事的确充满视觉冲击力,坏处是,男女主角的转变多少有点突兀:李斐从纯情少女到反杀烈女的转变,交代得比她工作过的东北大澡堂里的雾气还朦胧;庄树从叛逆少年到冷面刑警的成长线,也像剧本杀的关键线索被藏起。主角尚且如此,配角们如扮演庄树之母的梅婷,扮演庄树之父的陈明昊,扮演民警蒋不凡的袁弘,这些好演员的发挥余地就更小了。

  当然,有一部分观众会很喜欢《平原上的火焰》,尤其是电影《白日焰火》的忠粉,只因这部片子的气质与《白日焰火》一脉相承。

  首先,电影叙事场景切换很快,节奏前松后紧——前半程重在展现外部环境的坍塌与事件的接踵而至,后半程重在表露人的压抑情绪的爆发。导演为了不换演员,将少年期李斐和庄树的年龄改大,让主角由少年转青年,这样就没有割裂感,表演上更容易有层次。从整体上说,女主角周冬雨的戏要强于刘昊然,她把前期一个向往南方却苦于父亲的贫穷与懦弱的“带刺玫瑰”少女形象演得入木三分,又把后期角色挣扎求生的破碎、隐忍与癫狂,那种压抑着的不安感,都演了出来。尤其在瞬间爆发的反杀戏中,周冬雨以癫狂的笑意与含泪的质问形成强烈反差,将李斐内心的愤怒、绝望以及反抗的决心展现得如此决绝。

  其次,与《白日焰火》一样,电影美工组将背景搭建得相当出色。影片以冷色调还原上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城市的苍凉:斑驳失修的工厂外墙、颠簸感十足的老式出租车、褪色的毛衣与毛线帽,连女生的发卡都要从那个迷茫的时代打捞出来。冰封的东北平原、烧穿夜幕的焰火、蒸汽朋克风的老厂房,每一帧画面都是时代的尘埃底色。对时代背景的精细还原,方便从心理层面强化转型带来的冲击,让厂里安稳生活的人如同卡在了时代的缝隙里:坐不上的火车,穿不上的凉鞋,去不了的南方,这种无能为力的悲伤贯穿李斐父女俩的命运。

  第三,影片在酷烈硬朗的打戏、追逐戏、放火戏、暴雨戏之间,时常冒出来的“悲伤的浪漫感”,是很吸引人的。除了各种文艺腔十足的台词,李斐和庄树久别重逢的戏份也有种“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味道。庄树追李斐,却被“禁止通行”的围杆拦下,而此时火车浩浩荡荡地经过,横亘于二人之间的是消失的8年,时空记忆都被火车无情地遮蔽了。用火车来展示“物是人非”之味,让人回想起《漫长的季节》里,范伟饰演的王响,追着火车跑,让火车头上年轻的自己“向前看,别回头”。

  这一幕,对有阅历的观众来说,永远是动人的。

  从这一点来说,《平原上的火焰》很像是《白日焰火》的余烬,也有点像《漫长的季节》的余烬,它的弱点,就是创作得比后者都晚。观众首次目睹影视作品反思二十多年前重大的社会变革时,他们会对作品中的瑕疵更宽容,因为,一种诚实的年代再现方式,是新鲜的。但如今,反思东北重工业转型之作已经有很多了,在同一领域更新故事,应该选择怎样的表现手法,值得创作者重新思考——也许,需要创作更巧妙的类型片,而不要一味在“杂糅”上下功夫了。(作者为散文家、媒体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