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次次留住“首发” 北京魅力何在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一次次留住“首发” 北京魅力何在

来源:北京晚报2025-03-27 11:00

  当大大小小的演出填满一年的日历,当观演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场还能为见多识广的观众提供什么?北京给出的答案永远充满惊喜,一台台带着“独家”“首演”标签的新戏、好戏总是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新鲜感。如今,各个城市竞相角逐“首发经济”,在演艺行业的赛道上,“演艺之都”是毫无疑问的领跑者。2025年,北京能看到哪些首发,又缘何能一次次留住首发?在文旅消费迸发强劲活力的当下,许多经验值得分享,也有挑战需要直面。

  今年2月,音乐剧《雨中曲》在北京艺术中心连演16场。

  更多好戏

  接力上演 剧迷乐迷大呼很过瘾

  这段时间,爱看音乐剧的剧迷元宝(化名)发现,不用特意规划,自己的观演日历已经被北京密集上新的好戏“安排得明明白白”:2月,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雨中曲》同期开演;3月,歌坛巨星莎拉·布莱曼领衔的18场音乐剧《日落大道》接棒《雨中曲》,继续登台北京艺术中心。

  与元宝同在一个观剧交流群的邓先生更偏爱严肃艺术,最近,一场场分量十足的演出也让他频繁奔向剧院:89岁指挥巨匠祖宾·梅塔执棒的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刚刚离去,3月28日,享誉国际的编舞大师约翰·诺伊梅尔率领德国汉堡芭蕾舞团,携《仲夏夜之梦》而来;翌日,维也纳交响乐团将到访,以5场颇具诚意的音乐会点亮北京繁花似锦的音乐之春。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演出均以北京作为中国巡演的起点,甚至是中国演出的唯一一站。以全国仅此一站的《雨中曲》为例,演出期间,元宝的两位朋友专程从天津来到北京,一睹台上水花飞溅的灵动浪漫;维也纳交响乐团的5场音乐会也亮出了“全国独家”的金字招牌,乐团新任首席指挥彼得·波佩尔卡将把他上任的第一场演出献给北京观众——对北京的舞台,观众期待的不仅是大戏、好戏,更要看首发和独家。

  “北京总会有那么几台演出,是你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邓先生说。如他所言,2025年开年以来,每个月,都有重磅演出和知名院团在北京舞台率先亮相——李六乙执导的话剧《雷雨》、俄罗斯奥西波夫国立模范民族乐团音乐会等轮番登场,接下来两个月,北京演艺集团全新推出的舞剧《主角》、话剧《远方的拉萨河》,国家大剧院倾力制作的瓦格纳歌剧《女武神》等重要作品很快将迎来首演。

  2021年6月,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

  更有信心

  带动票房 巡演第一站爱选北京

  在剧场和舞台的情景中谈及首发经济,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永远的根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细数起来,北京的首发传统积淀深厚。

  在北京,大批艺术院团集聚,捧出创作、首演于这片沃土上的众多佳作,从数十年前的话剧《茶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民族歌剧《江姐》、新中国引进的第一部西洋歌剧《茶花女》等传世经典,到这几年火爆出圈并接连斩获大奖的舞剧《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以及为国粹艺术拓宽时代表达的京剧《齐白石》……北京舞台见证了太多的“首发”记忆,近年来,《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等一系列利好创作演出的顶层设计接连出台,助力北京舞台不断推陈出新。

  同时,数不清的外国艺术家也把北京作为访华的首选之地。昔年,指挥大师阿巴多率领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破冰使者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等世界级大师名团与中国结缘,这些故事也在北京起笔。2023年以来,马林斯基剧院、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等大批顶尖艺术团体纷纷亮相北京舞台。

  “北京的地位非常独特,而且对优秀的文艺作品,观众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赵菲说。在听到座无虚席的音乐厅响起长久的喝彩时,即便是叱咤乐坛几十载的祖宾·梅塔也由衷感慨,北京的观众太棒了,大家如此理解并热爱世界经典,他非常感动。统计显示,在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部分热门场次5分钟内即可售罄,《雨中曲》等音乐剧售票率超过九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2024年,20个首演、独家项目总票房超4600万元,占全年2亿票房的23%。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演出方通常“对北京的市场更有信心,也期待演出的口碑从这里发酵、辐射,带动其他城市的巡演票房,所以都很倾向把巡演第一站落在北京”。而如果行程过于紧张,只有在中国演出一站的时间,北京往往会成为艺术家的不二选择,“这要求宣传营销、技术交接、人员接待等能高效进行。”

  深耕市场 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

  “演出方最关心的就是收益。”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树聪相当直白地点明,剧场要得到首发、独家的优先权,“一定要有能力让大家一起变得更好”。在营销策略上,北京各大剧场持续深耕市场,可以实现演出与观众群的精准对接。以迅速崛起为南中轴文旅新地标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为例,围绕年轻女性的核心观众画像,剧场在音乐剧、舞剧、戏剧、亲子剧等领域重点发力,音乐剧和舞剧更是成为尤其耀眼的标签。去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主导打造的舞蹈诗剧《九歌》从北京走向全国,就是把握市场动向、反哺文艺创作的成果。

  “我们非常了解拥有消费能力的核心观众群偏好哪类作品。”杨树聪说。《九歌》可谓量体裁衣,它取材于传统文化,用当下备受欢迎的中国式审美舞动瑰丽神话的灵感,再加上胡阳、李祎然、张翰等明星舞者的号召力,12场演出场场爆满,既实现了多方共赢,也为未来更多的首发时刻提供了一手范例。

  “演艺之都”能为人先的吸引力,还源于领跑全国的技术水准。舞台造梦,离不开一个个信号、一条条线路搭起的基石,比如,《雨中曲》用6吨水和100米的重型橡胶软管打造了漫天雨幕,背后的雨水循环系统非常复杂,需要中外两方团队默契配合。开幕运营17年来,国家大剧院在110余部自制剧目、约1.4万场商业演出中积累了深厚的制作经验,“剧组还在迪拜演出时,我们就派了一支技术团队去观摩,后来才有了《雨中曲》在北京的‘丝滑’上演。”赵菲说。北京先“打样”,全国再跟进,《雨中曲》剧组原想返回英国后暂做休整,但现在,来自中国其他城市的邀约可能已经“打乱”了艺术家们的计划。

  今年2月,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

  更大利好

  构建枢纽 引领餐饮等多元消费

  随着“跨城观演”等消费模式的持续走热以及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北京舞台的“首发”效应正在撬动票房收入之外的更多可能。

  大麦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凤凰传奇在“鸟巢”开唱,跨城观众的占比超过一半,强势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多元消费。类似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京的剧场中,《雨中曲》上演时,有人从上海、深圳远道而来。面对如此热情的观众,“我们为大家提供的不只是舞台上的内容,更是一次全方位的艺术体验。”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部长江涛说。那段时间,从检票的一刻起,观众就会被强烈的《雨中曲》的氛围“包裹”,整座剧场里,复刻老电影名场面的打卡装置和步入式展陈区排起长队,以剧目为灵感的特调气泡水新鲜上市,带动盲盒等文创产品的销售相当火热。

  杨树聪同样发现,“热门剧目演出前后,会有大量观众排队抢购剧目文创周边。”2024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文创产品销售额历史性地突破800万元,剧场内的文创商店不仅是人流如织的打卡点,也为观众提供了线下交流的空间。“首发经济,特点在‘首’,本质在‘新’。”杨树聪说,剧场围绕首发、独家项目引入多元业态,意义不仅在于创收的数字,“更在于构建了一个以剧场为枢纽的文化消费生态圈”。

  “在‘演艺之都’的建设进程中,首发和独家项目已经成为一架重要引擎。”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会长张海君说,“它彰显了北京强大的创作实力和人才优势,也展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未来,“演艺之都”若要长久推进首发经济,张海君认为,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如何能把首发和独家留在北京”的问题,为此,坚持推出并引进优秀的文艺作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是重中之重。

  眼下,各大城市对优质、特别是头部文艺资源的竞争越发激烈,要维系乃至提升北京的优势地位,提高审批效率、加大补贴力度、完善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环境等服务举措更显急迫,“‘演艺之都’承载着各界不同寻常的期待,北京舞台绝对具备深入打造首发经济的条件,但我们要看到面临的挑战,把巩固优势变成即刻的行动。”张海君说。

  记者 高倩 文 方非 摄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 习近平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