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白雪公主到暴雪公主 迪士尼真人动画是如何崩盘的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白雪公主到暴雪公主 迪士尼真人动画是如何崩盘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4-03 10:18

  ◎董铭

  迪士尼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真人版《白雪公主》终于和全球观众见面了。果不其然,没能逃脱票房口碑“双崩盘”的命运。从最早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到之后的《灰姑娘》《美女与野兽》《花木兰》《小美人鱼》,迪士尼真人动画一路走来,一直争议不断,面临着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的老难题。

  童话太古早,难逃魔改命运

  从缩水的首映礼,到“交口称赞”后的光速打脸,《白雪公主》(2025)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远低于迪士尼产品的平均水准。上映首周末票房仅4220万美元,还不及2019年的《小飞象》;烂番茄网上41%的新鲜度,比前年那部吵翻天的《小美人鱼》还要低一大截;国内的豆瓣网站也给出了超低的4分,可见影片真的冒犯到了部分观众。

  为什么这部《白雪公主》(2025)能犯众怒?不谈场外因素,电影本身的制作水准、剧情推进、演员表演、CG特效等多个层面,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迪士尼和导演马克·韦布似乎没有理清楚,现在这部作品到底要如何改编才能同时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如今再拍《白雪公主》这个中世纪的童话,其实有很多可以再创作的空间。除了公主,其他配角如王子、猎人、公主父母,以及作为大反派的邪恶王后,都可以在真人版中填充丰满,毕竟87年前的动画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只有83分钟,很多细节都没来得及展开。回看当年的作品,我们认可的是其在动画手法、造型设计方面的创新以及对“长片动画电影”这一形式具有开创性;但彼时的动画片在人物塑造、剧情结构等方面是薄弱的,作为主角的白雪公主除了善良单纯外,性格特点不突出,“等待王子拯救”的被动命运也受到诟病。

  作为经典童话,《白雪公主》改编的电影和动画数不胜数,好莱坞在十多年前也拍过《白雪公主之魔镜》(2012)、《白雪公主与猎人》(2012)。这两部影片中的白雪公主要么聪慧机敏,要么勇猛飒爽,两位反派王后更是由朱莉亚·罗伯茨、查理兹·塞隆这样的超级女星饰演,先不论剧情是否改得过头,单看角色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更别说法国女导演安妮·芳婷的“现代版”《白雪公主》(2019),把故事背景放到了现代社会,由伊莎贝尔·于佩尔来饰演“大反派”继母,七个小矮人也都被“魔改”了,即便如此颠覆童话,继母嫉妒的动机和于佩尔的表演也是具有说服力的。

  畏手畏脚的改编,逻辑难以自洽

  相比之下,迪士尼翻拍自家动画反而是最“畏手畏脚”的,就像那件湿透了也不会换下的蓝黄色礼裙,传统反而成了某种束缚。毕竟白雪公主对于迪士尼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说米老鼠是迪士尼的发家吉祥物,那么白雪公主才是真正的“奠基者”,是迪士尼定位合家欢、公主题材和动画布局的起源。因此,迪士尼很难像其他电影厂商那样,对这个压箱底的IP大刀阔斧地改动。真人版故事的主线依然是公主遭到继母王后的嫉妒,逃到森林里遇到了七个小矮人,误食毒苹果,最后被“真爱之吻”解救——听上去是不是就很老套?

  但也不能说迪士尼完全“不思进取”,没有顺应时代做出改变。童话和动画里的德裔白种公主,被改为由拉丁裔棕肤色的女星瑞秋·齐格勒主演。迪士尼为此不得不“魔改”原著,把人人皆知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硬改成所谓“在暴雪中诞生的婴儿”,被网友调侃为“暴雪公主”。更令人意外的是,齐格勒身为女主居然也看不上《白雪公主》,嘲讽这是一个“女孩和尾随她的男人”之间的过时故事,上映前就引发了原著粉丝的不满。事实上,新版影片虽然将王子改成了侠盗,让他与白雪公主有了更多接触和互动的机会,但齐格勒的表演却算不上有灵气,也就在唱歌时能找回自信。

  肤色的更改已让白雪公主的人设崩塌了一角,颜值和装造则导致影片的逻辑更难以自洽。童话中的王后本是因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才痛下毒手,但在真人版里,饰演王后的是“以色列小姐”出身的盖尔·加朵,即便扮相诡异,颜值和气场也足以碾压齐格勒。于是,新剧本只能在“内在美”上做文章,用道德给白雪公主加分,然而本就邪恶的王后又为何要在意道德分呢?同时,加朵也完全找不到她在《神奇女侠》中的表演状态,角色显得单薄、愚蠢,唯一令人动容之处是她化身老巫婆时的面容变化,毕竟“容颜焦虑”才是王后真正的心病。

  至于盗贼如何逃出城堡,白雪公主如何与他携手同军队周旋,又如何反攻回来重夺权力,影片处理得都如同儿戏,这在动画版中或许还可容忍,但在真人电影里就显得尤为敷衍。真人版公主虽然比动画里多了些勇气,最终重返王国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但仅靠一张嘴就能策反士兵、喊喊名字就能夺权的操作,也幼稚得近乎荒唐了。整部电影显得幼稚、简陋,王国就像是个小村落,城堡里也没几个人,所有的戏剧冲突、打斗都像是在过家家,最大的场面居然是最后的“印度式尬舞”。

  当然,真人版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森林里的小动物、七个小矮人还是花了心思的,且最符合原著设定。因为遭到著名侏儒演员彼特·丁拉基的吐槽,真人版中小矮人全部改用CG生成,倒是让影片多了份童话才有的奇幻感,尤其是他们唱起那首著名的小矮人主题曲时,让人不禁想起其他同类西方经典,甚至是迪士尼乐园的项目,而这种感觉在真人演员身上反而寻找不到。或许迪士尼高达2.7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大部分都用在了小矮人身上,所以才让森林的故事比王国和城堡的故事更可爱。

  迪士尼炒冷饭,“换肤色”能走多远

  按照现在的票房走势,这部《白雪公主》的全球收益大概在4亿美元左右,算上1亿美元的营销预算,迪士尼这次恐怕要折本了。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如今已是好莱坞领头羊的迪士尼在项目开发上一直是“两手抓,两手都想赚”。在前总裁鲍勃·艾格回归掌舵后,一方面要规整旗下动画制作部门,保证每年产出至少一部动画电影(不包括“皮克斯工作室”出品);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将经典动画片翻拍成真人版,从《睡美人》《灰姑娘》《美女与野兽》《阿拉丁》《花木兰》到《小飞象》《狮子王》《木偶奇遇记》和《小美人鱼》,无论是公主还是动物,都不放过。其中,既有像《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这样复刻动画版,照样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的奇迹;也有《小飞象》《木偶奇遇记》这种即使有蒂姆·伯顿、罗伯特·泽米基斯、汤姆·汉克斯等名导明星加盟,但票房仍然惨败的案例。

  最困扰迪士尼同时也让全球媒体和影迷忍不住吐槽的,正是这些真人翻拍动画经典的意义。如果只是为了炒一波冷饭,唤起“千禧一代”的情怀,再赚上“Z时代”观众的钱,那像《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这样几乎不做任何设定、构图上的变动,“逐帧翻拍”就足够了。但这种看似保险的操作,实在是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即便主题、主线不变,终归还要有些与时俱进的新意。然而,迪士尼选择了最简单也最“激进”的操作——改肤色,2023年的真人版《小美人鱼》,坚持起用非裔女演员海莉·贝利来饰演安徒生笔下源自北欧的“白肤红发”角色,黑肤黑发的颠覆性形象,从立项起就掀起热议,网络上各种嘲笑梗不断,最终也只获得5.6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如果说,《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扮演者娜奥米·斯科特拥有乌干达和印度血统),多少还算贴近原著里的“东方印象”,那《小美人鱼》和《白雪公主》坚持起用非洲裔的贝利、拉丁裔的齐格勒来饰演,其背后的原因肯定是复杂的,绝不仅仅是女主“歌唱得好”那么简单。至于这种“改肤色”的趋势今后将如何演变,还有待观察,《白雪公主》的口碑和票房或许会带来一些启示。好在,迪士尼的下一部真人公主电影《海洋奇缘》(由夏威夷血统的凯瑟琳·拉加艾亚和“巨石”道恩·强森主演),能够幸运地跳过此类争议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阳泉考察制造业企业发展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